泰特、蓬皮杜們為何紛紛搶灘上海辦展

2021-07-28 16:55:48|來源:文匯報|編輯:趙春曉 |責編:石麗敏

泰特、蓬皮杜們為何紛紛搶灘上海辦展_fororder_50728_p28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合作的“萬物的聲音”展覽現場。

◆◆浦東美術館“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展覽現場。

本報記者 袁婧攝 製圖:李潔

  這個夏天,海外藝術“頂流”正在搶灘登陸上海,一次又一次點燃大眾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憧憬——繼“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特展”到訪藝倉美術館,“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胡安·米羅:女人·小鳥·星星”為浦東美術館揭幕,西岸美術館今天迎來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的第二個大型常設展“萬物的聲音”;三天后,迄今中國最大規模的夏加爾作品巡展將登陸上海久事美術館;再過12天,“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意大利卡拉拉學院藏品展”將現身外灘壹號美術館……事實上,海外藝術名家名館特展于申城舉辦的高頻次,近幾年漸漸常態化,成為上海藝術生態乃至上海城市文化軟實力中引人注目的一塊“拼圖”。

  是什麼讓海外藝術名家名館對上海情有獨鍾,紛紛遠渡重洋前來辦展?顯見的答案,藏在一個個展覽的舉辦地——這座城市太多各美其美、富於魅力的藝術展館裏。無形之中將這個問號拉直的,更有由城市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所形成的強大“引力場”。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院長孔達達告訴記者:“上海打造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國際級藝術都市的構架已逐步凸顯優勢,加上中國在防疫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在國外看來,中國上海提供了一個既有活力又安全的國際藝術平臺。”

  “硬核”的藝術展館自帶弧光,與世界一流藝術展品彼此輝映

  大大小小的藝術展館星羅棋佈于上海,僅官方登記在冊的美術館就多達近百個。它們在水邊、雲間、街巷、鄉野,其中相當一部分位於寸土寸金的城市C位,具備承接海外藝術名家名館特展的“硬核”實力。這種實力不僅僅指展館在溫度、濕度、安保條件等方面達到的國際通行標準,也來自建築的魅力、空間的魅力,它們像一劑催化劑,悄然放大著所展藝術品的魅力。從某種程度上説,一流的藝術展館與一流的藝術展品正是相互成就、彼此輝映的。

  13個展廳、總計超過1萬平方米展覽面積、6個可容納不同尺寸展品的倉庫、全館配備24小時中央集成恒溫恒濕系統……這些“硬指標”都確保新近啟幕的浦東美術館能夠滿足多規格、高品質的展品展覽需求。成為“頂流”藝展的舉辦地,承接全世界最珍貴的藝術品及文物,正是這家佇立於陸家嘴“詩歌級位置”的美術館建立的初心。其四大重磅開館展令人驚艷,例如與泰特美術館合作的“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包括鎮館之寶《奧菲莉婭》在內的百餘件珍貴藏品中,不少是首次走出泰特;米羅美術館則帶來迄今為止在中國最大的胡安·米羅展“胡安·米羅:女人·小鳥·星星”。在這裡,海外頂級美術館珍貴藏品不出借給新館的慣例得以打破。

  與標準化一流展陳條件比翼齊飛的,是上海多家藝術展館提供的個性化展陳空間。這得説到各美其美的藝術展館建築及空間本身。例如,由原南市發電廠變身而來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坐擁一座高達165米的大煙囪。在這一超酷的展覽空間,已故法國藝術大師波爾坦斯基2018年舉辦中國首次個展“憶所”時為其量身定制了作品《心》,一盞燈泡隨著心跳的節奏在通天塔裏搖擺閃爍、忽明忽暗,給了許多觀眾獨特的體驗。在由原北票碼頭更新而來的龍美術館西岸館,有著弧形天頂的超敞闊主展廳和階梯展廳讓不少藝術名家興奮不已。2016年有“當代藝術達·芬奇”之譽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至此辦展時,即創作了《開放的金字塔》等幾件大型場域特定裝置作品。而這場展覽的觀眾之中,就有“全球最貴在世藝術家”傑夫·昆斯,他當即感嘆展覽呈現出的空間與作品的對話耐人尋味,似有無限可能性。貫通地下一層至地上四層的34米中央展廳“X”和面向外灘、安置整面高反光LED螢幕的鏡廳,則均為浦東美術館全球首創的特殊展示空間。而吸引蒙克、夏加爾等特展接踵而至的久事美術館,曾迎來莫奈《日出·印象》特展、莫奈和印象派大師特展等的外灘壹號美術館,其所處的外灘歷史建築,本就是一道值得一再品味的風景。

  貼心且優質的軟實力潤物無聲,由此升騰的藝術氛圍讓這座城值得被嚮往 

  最近幾年,海外藝術名家名館特展在上海形成常態化的同時,頻次越來越高日益顯見。不少海外知名美術館與上海藝術展館的合作不止一次,正越來越具有可持續性。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正向循環的形成,與申城許多藝術展館同樣堪稱一流的運營能力、公共服務模式等緊密相連,而背後正是上海朝著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奮力邁進過程中所逐步構築起的健全、蓬勃的藝術生態,是城市文化軟實力所賦予的底氣。“上海躋身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的藍圖已具雛形,海外藝術名家名館對於上海的情有獨鍾,就是頗具説服力的印證。”孔達達指出。  

  隨著“萬物的聲音”揭幕,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的進度條劃過三分之一。一年半以來,西岸美術館沒有辜負蓬皮杜帶來的太多珍貴館藏,竭盡所能地創新公眾教育方式,讓“頂流”藝術展品抵達更廣闊的觀眾。例如,圍繞正在舉辦的“抽象藝術先驅:康定斯基”特展,館方就在常規公眾導覽以外推出分齡導覽,如內容通俗化、生活化、趣味化的長者導覽,鼓勵自主探索的兒童專場導覽,適合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英語導覽,邂逅式的快閃導覽。“我們正在雙贏”,這樣的判斷,來自巴黎蓬皮杜中心前主席塞爾日·拉斯維涅。 

  儘管初出茅廬,浦東美術館與泰特美術館在合作中也已贏得外方的尊重。受疫情影響,開館展“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不得不以“雲布展”的方式在展館現場推進,這考驗著雙方的默契。隔著時差,雙方的每一次現場連線只能在晚上進行,中方每為一件作品調整好具體位置,都會拍下照片視頻、寫明報告發給外方。泰特美術館館長瑪利亞·巴爾肖表示:“很高興能與來自上海的同行親密合作。”

  (文匯報 首席記者 范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