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讓老人“一頓飯”吃得安心

2019-11-27 09:21:2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李佳藝 |責編:石麗敏

  位於靜安區洛川路上的“虹橋人家”飯店,最近一到午、晚市,就會派出兩輛老年助餐車,身著制服的送餐員騎著送餐車,將剛剛出鍋的老年餐運往周邊居民區的集中供餐點。由於口味經得住挑剔、衛生環境有保障,“虹橋人家”配送的老年餐受到老年居民的歡迎。此舉不僅擴大了街道養老服務人群範圍,也盤活了飯店的富餘資源,調動起飯店參與助餐服務的積極性。

  老人的“一頓飯”關聯著家家戶戶,也是讓靜安老年人有幸福感、安逸感的最直接體現。靜安區是深度老齡化城區之一,“一頓飯”尤其是午餐問題,排在“靜安老年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養老服務首位。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靜安區將如何解決好老人的“一頓飯”作為重要課題。

  其實,在老年助餐服務方面,靜安區起步早、耕耘深。2006年,上海老年助餐服務就起步于靜安區靜安寺街道。如今,靜安區已建設完成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場所65家;每月提供老年餐數量約30萬客,佔全市當月老年助餐供應量的12.5%;不少助餐點供應一日三餐。在對標執行上海市各項補貼政策的同時,靜安區至今還堅持給予每客老年餐2元的補貼……“老年助餐服務,靜安有一定先發優勢;但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區領導説,做好老人的“一頓飯”,靜安要有更高的眼界,要向更高標準看齊,不僅是解決老年人供餐“有沒有”問題,還要向老人供餐“好不好”的需求升級。

  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下,靜安區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19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和一批老年助餐服務場所,服務水準參差不齊;助餐服務難以實現區域內老年人全覆蓋;社會餐飲單位在口味和價格上極少有專門面向老年人的服務……發現問題,逐個破解。

  靜安寺街道的老年助餐服務堪稱靜安的一面旗幟:1.57平方公里轄區土地上分佈著7個老年人助餐場所,老年人出門步行最多5分鐘就能到達一個助餐點,不願走出家門的老人還可以申請全年無休的送餐服務。為讓老人吃得上、吃得好,靜安寺街道在上海較早吸引社會化力量共同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美麗園大酒店、華東醫院、孫克仁老年福利院等三家重點供餐點常年為街道各個樂齡站點供餐。如今,街道又引入了上海戲劇學院、吉祥餛飩、靜安寺等社會力量,充實到為社區老人供餐隊伍中,為老人帶來了餛飩、素面等麵食新口味。 

  不僅在靜安寺街道,整個靜安區正在織密老年助餐服務網絡。進一步壓實責任、加快推進速度,靜安以構建10-15分鐘“樂齡生活圈”為目標,加快推進“社區長者食堂”建設,同時鼓勵更多養老機構供餐向社區拓展,引導支持酒店、醫院等駐區單位以及社會餐飲企業參與助餐服務。靜安區民政局局長賈先斌透露,調研中發現,很多白領午餐點還有富餘的接待能力。就在上周,區民政局與靜安白領協會選定7個白領午餐點,計劃將其同時升級為首批為老助餐點。通過挖掘老年助餐服務資源與渠道,近幾個月,靜安區每月老年供餐量已從去年同期的23萬份增加到30多萬份,預計年內還能增加10%,每月達到近35萬份。

  從實際需求出發,靜安區還積極推動有條件的街鎮實現助餐服務“三個延伸”,即從提供一頓午餐向提供一日三餐延伸、從工作日供應向全年無休延伸、從上門就餐向上門送餐延伸,使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獨居、失能、行動不便的老人都能就近便捷地吃上熱飯菜。

  彭浦新村街道的社區長者食堂不僅供應早中晚一日三餐,現在每天下午3時到4時外賣窗口會賣饅頭、花卷、發糕等點心,10多種點心翻著花頭賣,老年人日日排隊購買。靜安區引導相關單位在提供基礎款菜品的基礎上,發

  揮自身優勢,推出各種特色助餐服務。

  如大寧路、彭浦新村、臨汾路等街道提供包子糕點和餛飩麵條等老上海點心;彭浦鎮為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量身定制低鹽、低糖、低脂、低油的“四低健康套餐”,探索自助餐式開放服務等……

  同時,區衛健委與區市場監管局正在探索為老年助餐服務制定菜品品質、營養標準、助餐設施等統一標準,包括定期對用餐滿意度進行抽樣調查和第三方評估,制定老人一日膳食餐盤推薦模板,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老人的參考食譜等……以標準化引領,靜安為老人供餐已將更安全、更營養,服務更為精細化列為目標。(本報記者 唐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