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冠疫情援助專線:焦慮源於“失控感” 作息規律很重要

2021-08-16 10:20:42|來源:解放日報|編輯:趙春曉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新冠肺炎心理援助專線來電增加,心理醫生及時干預 疫情焦慮源於“失控感”,作息規律很重要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上海在原有的“12345-5”心理熱線基礎上,開通上海新冠肺炎心理援助專線“55369173”,專門接聽與疫情相關的心理諮詢。目前全平臺共有來自上海各區的200多名接線員,長寧區精衛中心的援鄂心理醫生顧俊傑是其中之一:“最近接線量明顯增加,除了上海本地電話,還有很多是從南京、揚州等地打來的。”

  來電者中有醫護人員、正在酒店隔離的人員,也有普通的白領、學生……“新冠疫情發生一年多,對大部分人來説相當於經歷了一次‘心理教育’。”

  居家辦公久引不適

  小張所在的公司位於浦東川沙新鎮的心圓西苑小區旁邊,小區被列為中風險地區以後,公司出於安全考慮,讓所有員工居家辦公。可小張的擔心並不在於居家辦公,“我擔心公司會裁員。大家居家辦公,會讓公司意識到維持運作並不需要這麼多人”。也有人對居家辦公叫好。“終於不用每天擠公交上下班,可以在辦公時間一伸手就夠到床了!”然而,時間一長,這種狀況又會讓人受不了。

  居家環境和正式工作環境下,人的精神狀態完全不一樣。“辦公桌就在床頭,做完一個活兒,躺到床上玩會兒手機,刷一下抖音,不知不覺,三個小時過去。起身叫個外賣,邊吃邊看劇,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剛開始,有人會很依賴這種舒適的感覺,可一旦這種狀態成為常態,就會讓人焦慮。”顧俊傑説,有的來電者甚至已進入白天和黑夜顛倒模式。有一次,他在淩晨兩點鐘接到諮詢電話,對方稱剛忙完一份計劃書,卻感到心裏很慌:“這種狀態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啊……”

  整天面對面母子生矛盾

  楊浦區精衛中心開設的心理熱線,疫情後變成面向全國的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在最近接聽的案例中,親子關係和夫妻矛盾的個案最為突出。

  小艾是一名社區醫生,從去年到現在,每到假期就趕上疫情防控加班,已經很久沒帶孩子出去玩了。這個暑假,她早早向單位請好假,準備一家三口去雲南旅遊。兩個星期前,她沮喪地回去銷假:“行程取消了……”而比起自己的失望,更讓人難受的是孩子的失望。

  “在這一系列不可控事件面前,父母作為大人具有一定的應對和調節能力,但是孩子沒有。”負責熱線工作的楊浦區精衛中心醫務社工鄒坤良説,很多時候往往是孩子的焦慮加劇了父母的焦慮,而這關鍵是親子間如何溝通。

  有個男孩子打電話來:“我媽平時忙得要命,幾天見不到人,這段時間在家辦公,各種看不慣我,每天幾點睡覺要管,連喝水的杯子放在哪都要管……”

  焦慮源於一種“失控感”

  年輕小夥阿樂這段時間經歷戲劇性的一幕。“去國外工作是我等了很久的機會,這次正好有個工程,我鼓足勇氣去了。”沒想到剛到當地,就開始發燒、拉肚子,項目一天都沒參與。後來,當地暴發疫情,同行的人全部回來,通過機場直接轉運到隔離點。

  在隔離點,阿樂接受多次核酸檢測,雖然每次都是陰性,但他依然深度懷疑自己染病。“我一到當地就發燒了,到現在還在拉肚子。”他認為是核酸檢測沒有測清楚,隔三差五打到熱線來求助。熱線心理醫生告訴他,拉肚子等症狀,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的軀體化現象。“身體沒有問題,但懷疑自己有病的焦慮情緒通過軀體表現出來了。”阿樂的焦慮不僅源於對病毒的恐懼,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失去工作機會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這一階段的公眾焦慮和去年是不一樣的。”楊浦區精衛中心的公衛醫師胡嘉説,去年疫情剛暴發時,大家關注的焦點是自己會不會感染,每天盯著病例數、死亡數,焦慮來源於對病毒的恐懼。而這一波疫情下的焦慮則源於一種“失控感”——想做的事情不能做,計劃內的一切變得不確定,一下子對生活失去掌控力。此時,人們更希望改變當下狀態,更關注未來生活如何繼續。

  對抗焦慮首要作息規律

  去年援鄂回滬後,顧俊傑也經歷過隔離期的心理焦慮。“放假宅在家和在隔離點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前者是主動不外出,後者是被動不能外出,只能通過互聯網與人交流,這會帶來強烈的不真實感。”

  如何對抗心理上的焦慮?心理醫生給出幾個建議。

  首先要作息規律,不管在家辦公還是出門上班,即便作息因為疫情而做出調整,也必須規律。

  何謂規律,就是如果你習慣早睡早起,那麼請堅持;如果你習慣深夜辦公,也請每天在同一時間作息。規律就是絕對不能隨性,隨性發展下去會慢慢産生焦慮。

  “我媽總是一邊看手機,一邊叫我不要玩手機,我爸一邊打遊戲一邊叫我去看書。”有孩子打電話來説。疫情大大增加了電子産品使用時間,手機成了最主要的排遣方式。但心理醫生指出,每刷一個30秒的手機視頻,人的興奮點就會被激發一次,長此以往,大腦習慣這種被動激發,不再主動尋找興奮點,主觀意志力會被慢慢消磨。

  其次要接納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有情緒,不要過分壓抑自己,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情況下適當釋放情緒,或者嘗試聽音樂、看書、做運動來轉移注意力,都可以達到緩解焦慮的效果。”但醫生提醒,如果焦慮的情緒持續太久,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做心理諮詢。(解放日報 記者 黃尖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