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30年來“台獨外交”失敗之我見

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30週年。近30年來,台灣“獨派”和綠營政客在多數時間把持了台灣的朝政。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三人有著共同的突破一中框架和讓台灣“獨立自主”走向世界的終極目標,卻因政治性格差異而採取了不同的“外交政策”路徑。老謀深算的李登輝戒急用忍、以退為進的“務實外交”為後任者鋪設了基本框架;律師出身的陳水扁則是精算和冒險有餘而政治格局不足,其“烽火外交”最終落得天怒人怨的結局;而同時繼承了李的戰略思維、扁的律師性格的蔡英文,則在前者經驗教訓基礎上,以更為模糊、隱忍、陰柔的方式,和更加系統、長遠的思維推行其“柔性台獨外交”。

 

總體而言,30年來台灣“外交政策”的主流都是以爭取“國際生存空間”之名,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勢必受到大陸的堅決反擊,且世界多數國家奉行一中政策,極大地限制了台灣的“外交空間”,也決定了其必然失敗的命運。

 

李登輝時期:以退為進的“務實外交”

 

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會員席位,聯大2758號決議確立了一中框架在國際上的規範地位後,台灣的“國際參與”因失去合法性而舉步維艱。1989年後,李登輝一改兩蔣時期“漢賊不兩立”政策,推行“務實外交”。

 

“務實外交”與蔣經國末期“彈性外交”的根本分野是不再堅持對中國的代表權,而是凸顯“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為目標。李任內積極開展“過境外交”、“度假外交”、“觀禮外交”,先後30余次“出訪”;每年邀請“邦交國”在聯大發言、提案,鼓吹“中華民國返聯”,謀求與大陸“並存”。1995年,李用重金打通美國國會和總統克林頓的關節,實現以台灣地區領導人身份“訪美”,引發1995-1999年的兩次臺海危機。

 

李登輝的做法為後續台灣領導人爭取“國際空間”設定了模板,在扁、馬、蔡三朝得到不斷的重復和演繹。

 

陳水扁時期:引火自焚的“烽火外交”

 

2000年5月,民進黨首次執政。2002年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論”後,“務實外交”升級為“全民外交”,意圖在台灣無法突破一中框架和與大陸正面衝突的情況下,轉守為攻,在國際社會打遊擊戰和爭取空間,也被稱為“烽火外交”。

 

陳水扁將“烽火外交”視為製造“國際能見度”、凸顯台灣“事實存在”和釋放“台獨成就感”的機會,提出“以台灣名義加入國際組織”,或者以“技術層面因素”謀求參與WHO、WHA等以政府為成員的專業性國際組織;通過重金收買、經濟援助挖大陸“墻腳”;在一些“非邦交國”收買“親臺”勢力,造成這些國家對華政策的內部不一致。

 

但島內各界逐漸發現,“烽火外交”造成兩岸關係惡化、統“獨”對立和族群矛盾激化,“拼外交”補“政績”的效用越來越差。事實上,儘管扁斥鉅資“固邦”,但其任內台灣丟掉9個“邦交國”,總數降至23個,證明“烽火外交”已經實質破功。

 

更讓陳水扁始料未及的是,“烽火外交”招致美國猜忌。曾稱要“武力協防台灣”的小布什因扁不斷挑動“入聯公投”、“正名制憲”而視其為“麻煩製造者”,直接導致美臺關係惡化。最終,在台灣2008年“大選”時,美國選擇支持“親中”的馬英九。而正是馬推行的“活路外交”,較成功地讓台灣在大國博弈間找到了均衡,為台灣實現正常、合理的對外交往和“國際參與”的可行路徑進行了一次有益但短暫的探索。

 

蔡英文時期:所謂“踏實外交”不踏實

 

2016年5月,口稱“維持現狀”的蔡英文上臺執政,作為李登輝的忠實門徒和陳水扁的下屬,蔡既不放棄“活路外交”的政治遺産,又要借鑒李、扁經驗教訓,尋找一條能夠更有效、更可持續的讓台灣“走出去”“柔性台獨”的道路。

 

因此,蔡英文一方面延續了其回避和否認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的態度,設定了“親美日,遠大陸”的“外交”原則;一方面又刻意模糊兩岸立場,以及減少“點火”和壓抑“獨派”衝動,表現其“不挑釁、無意外、可預測”的“踏實外交”取向。

 

蔡當局“中華民國是台灣,是獨立主權國家”的論述,為“柔性台獨”提出了可見的初階目標,使其不必主動“點火”,而可專注于發展與主要國家的“實質關係”。蔡當局還將“踏實外交”整合到其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柔性台獨”系統工程中,並且更加強調“人的層次”,例如,蔡的“新南向”雖然與李扁“南向”做法相似,都包括將臺商台資從大陸導引向東南亞,但蔡當局還表現出加深與東南亞國家社會、人文和種族連結的野心。蔡當局以單邊免簽等政策吸引“南向”外勞、留學生和外配,推廣島內東南亞“母語”教學,強調台灣屬於“南島語族文化圈”等手段,推動台灣與“南向”國家進行深度的社會民族融合,最終謀求更改島內的“國族認同”,創造出基於“多元文明”而與漢族文化無關的“台灣種族”,為其“柔性台獨”搭積木。因此,雖然“新南向”如李扁時期一樣在政治和經濟上磕磕絆絆,卻有不容小覷的潛在影響。

 

在此基礎上,蔡當局初步實現了增進與主要大國的“實質關係”的進展。

 

首先,臺美關係暗流涌動、虛中求實。在中美元首會晤、臺巴“斷交”等事件刺激下,不甘被動等待的蔡當局主動出擊,提出“臺美關係新架構”,並通過重金“公關”,一方面打通特朗普本人的關節,實現“川蔡通話”等政治“揩油”,另一方面收買“親臺反華”勢力,如國會“台灣連線”向特朗普施壓以影響其決策。國會先後提出包含“親臺”條款的《國防授權法案》、“台灣旅行法案”和“台灣安全法案”,並加速了特朗普任內首次對臺軍售,還促成薛瑞福等“親臺派”進入美國涉臺部門。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美關係通過元首會晤重回正軌之後,臺美尚可借助“一中政策模糊性”謀求升級“實質關係”,在充滿多種可能性的未來,“台灣牌”將能超越短線要價,在更廣的維度上為美國提供更多地緣政治可能。美臺雙方皆有讓台灣成為美西太平洋橋頭堡的戰略默契,美國有意將台灣整合到美國的東北亞安全棋局和印太戰略之中,構建以反導體系、情報共享為核心的“美日韓台東亞小北約”,並將台灣整合到美國軍工産業鏈中,深化雙方的“軍事準同盟”合作水準;在經濟社會層面,除了加速雙邊經貿談判,美國還試圖通過賦予台灣“快速通關”等優待,以軟硬兩手瓦解台灣的自主性,最終讓台灣淪為美國的政治附庸。

 

在大陸提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願景之時,美國也對台灣有自己的終極政治想像。對此,蔡當局則表現出強烈的“挾洋自重”和依賴美國“以武拒統”意願。

 

其次,臺日關係醞釀實質提升,合謀色彩強烈。當前的臺、日當局均以中國大陸為最大假想敵,對內均需轉嫁執政矛盾,其地緣政治路線有廣泛交集,雙方在升級臺日關係上展現高度的合謀色彩。例如,日本現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公開訪台、日臺對駐的窗口單位相應更名,都是試圖突破“七二體制”,構築臺日高層互信;公開謀求“美日安保體系”實質覆蓋台灣,以及展開軍事對話和情報共享;經濟上不但通過日本農産品輸臺解禁和地方經濟交流升級,謀求“互惠互補”,還分進合擊開發東南亞,推動多邊經濟整合以對抗“一帶一路”;此外,“獨派”與日“親臺派”還以民間交流為掩護公開勾連,塑造“反華價值同盟”。

 

不過,雖然臺日關係的調整兼具“柔性”、“剛性”和“韌性”,但地緣政治規定性仍是臺日關係的閾值所在。一方面,中日弈局是長期、複雜的鬥爭,另一方面,美國仍是臺日關係幕後執棋者。美日的對華戰略定位和打“台灣牌”的力度並不一致,特朗普更多視台灣為籌碼,自居“自由世界盟主”的美國也不允許有獨立於美戰略利益和“管控”範圍之外的臺日關係。

 

值得玩味的是,如果説諸如安倍這樣一個區域大國的領袖,尚無法完全自主主導對外關係,甚至於貴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本人,其地緣政治政策也要根據外部形勢、大國互動和國家利益做動態修正——近期特朗普訪華即再次説明瞭這一點——居於蕞爾小島上的蔡英文,又何以能有如此“宏圖大願、深謀遠慮”,敢於將2300萬人的命運押寶在其“台獨外交”的死亡列車上呢?

 

我以為,蔡當局所奉行的“踏實外交”其實並不踏實。蔡當局有如下致命的誤區:

 

其一,雖然蔡英文看似從前任處吸取了經驗教訓,策略上更為務實、漸進和系統,但其“謀獨”的根性和對抗的思維沒有改變。李登輝和陳水扁路線的謬誤與失敗,並不僅僅是由於其策略和節奏上的失誤,而是如陳水扁所言,“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是由於“台獨”分裂活動本身是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浪潮與根本利益,逆兩岸人民歷史記憶、民族情感和共同命運、逆國際法與國際政治既有事實、規範安排和區域穩定,除了符合少數極端分離主義分子的原教旨,損害的是兩岸全體中國人的利益,同樣不符合任何域外國家的利益。換言之,“台獨外交”之敗是由於其目標,而不是路徑本身。

 

其二,蔡英文的“柔性台獨外交”其實無異於盲人瞎馬、夜半深池的火中取栗之舉。蔡偏執的截取看似對其“有利”的片面因素,卻忽略了兩岸關係最大的決定性變數,即中國大陸的統一意志和軟硬實力與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語且與日俱增,而台灣則在黨爭與內耗帶來的斷崖式下墜和螺旋式下跌中徘徊,兩岸實力對比不可逆轉的此消彼長決定了兩岸關係主導權的歸屬。大陸不但從未動搖統一意志,統一的能力和手段也在不斷豐富。中共十九大後,大陸將繼續沿著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路徑推進和平統一歷史進程,而蔡當局仍回應以消極回避對抗思維。近日,台灣《聯合報》2017年“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島內民意出現了傾統立場回升、對大陸官方與民眾的印象趨正面、青年赴陸就業求學的意願增加,以及對蔡當局兩岸政策不滿上升的重大轉折。可見,在越發自信、張開懷抱的大陸和渲染仇恨、謀求分裂的民進黨之間,台灣的民心認同歸於何處,民眾如何用腳投票,兩岸中國人又將如何書寫這段歷史,並不因島內“獨派”的一廂情願而轉移。

 

                                                       (本文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匡宇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蔡當局的兩岸政策豈能只有拖字?

2017-11-24

台灣《中央網絡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從去年“5.20”之後,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政策只有拖字,甚至臺當局在拖的過程中,“去中國化”動作不斷,欲在執政時期大搞“人造獨”,勢必使得兩岸僵持的局面趨於惡化,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必無法好轉,包括國民黨執政時期爭取到的國際場合得而復失,以及“邦交國”棄臺而去。屆時當局再以此訴求悲情牌,作為拒不回應“九二共識”的理由,不僅説服力愈來愈低,台灣的損失也愈來愈大。

 

評論摘編如下:

 

年初,有關方面曾放出消息説,蔡英文會于下半年提出兩岸關係新論述,看來又是虛晃一招,這將無力因應中共十九大後更趨積極的對臺政策。

 

去年“5.20”蔡英文的就職演説,因拒原本作為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立即導致雙方制度化協商機制中斷。此後,民進黨當局不斷呼籲大陸復談,不過大陸始終堅持台灣必須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和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深知兩岸關係重要性的台灣各界,也持續建議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

 

於是臺當局相關人士預告,蔡英文將於去年10月10日的演説中,進一步提出回應大陸的説法,結果並無動靜,兩岸授權管道只好繼續虛懸。接著歷經今年元旦,原本蔡英文可援前任往例發表談話,也是加強正面表達兩岸政策的良機,她卻乾脆連元旦談話都予以放棄。

 

今年年初,台灣有關方面又透露,蔡英文會于下半年發表新論述。如此當然令各界聯想到下半年的中共十九大,那麼屆時蔡再回應大陸自屬合理,卻也等於預告了“5.20”的就職週年縱使有談話,也不會有新意,還是只有拖字。終於等到了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召開,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的對臺政策部份受到台灣高度關注。

 

由於大陸的對臺政策一直具有很強的延續性,所以堅持“九二共識”及堅定反“獨”遏“獨”,都應該是可以預見的,“球”也就還是停在蔡英文腳下。

 

然而數天后,蔡英文在出席紀念兩岸交流三十周研討會的重要場合,仍然對“九二共識”只字不理。甚至臺當局在拖的過程中,“去中國化”動作不斷,欲在執政時期大搞“人造獨”,勢必使得兩岸僵持的局面趨於惡化,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必無法好轉,包括國民黨執政時期爭取到的國際場合得而復失,以及“邦交國”棄臺而去。屆時當局再以此訴求悲情牌,作為拒不回應“九二共識”的理由,不僅説服力愈來愈低,台灣的損失也愈來愈大。

展開全文

滬臺傳媒座談:媒體融合關鍵在了解、滿足需求

2017-11-23

一場以“傳統媒體與數字媒體的融合發展”為主題的上海、台北兩地傳媒座談會21日在台北舉辦。多位與會者表示,新聞本質沒有改變,關鍵仍在於媒體能否了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當前,新聞素材收集、觀眾收視習慣、自媒體文化盛行等因素對媒體生態造成劇烈影響,媒體融合影響新聞傳播各領域,兩岸面臨著相似的挑戰。

 

台灣《風傳媒》總主筆夏珍提出,今天媒體面臨的問題,是選擇做“內容的平臺”或是“訊息的媒介”。她認為,新媒體當下不可能再打造“航母”,如能清楚了解消費者訴求在哪,不論內容輕薄短小,或提供長篇優質報道,仍有機會在混亂時代脫穎而出。

 

上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編輯中心總監陶峰介紹該報過去一年融合轉型的過程和思考。《解放日報》目前僅有不到10%的人力專門服務於傳統報紙業務,其餘記者、編輯都轉向互聯網內容的生産傳播。他説,上觀新聞在內容産量、客戶端下載量等方面已收穫很大的變化。不過,對於“內容為王”的理念與碎片化的閱讀趨勢二者是否矛盾,仍存困惑有待解決。

 

關於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台灣《東森新聞雲》資深副總編輯周佩虹表示,近日有同事前往愛奇藝、騰訊、湖南衛視等大陸媒體同業參訪,帶回不少新的想法。

 

她説,在討論及實際運用AI(人工智能)的過程中發現,搶發即時新聞等方面,AI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數百則新聞,通過測試也分辨不出機器人寫作和人工寫作的區別;但讀者仍然十分需要深度新聞,AI無法完成。

 

上海電視臺融媒體中心主任助理周煒認為,轉型中的傳統媒體仍應以內容影響力為優先,守住有優勢的地方(以傳統方式生産優質報道),力求在新聞雲的時代“做比較亮的一朵雲”。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廣電係系主任章平對未來抱持較樂觀看法。他説,數字媒體發展太快,其應用帶來的變化超乎想像;業界仍需開拓思路,找到消費者本身還未能清晰了解的需求、提前開發産品,例如大陸已出現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等案例,説明需要是可以被創造的。

 

當天的座談由台灣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和上海市臺辦共同主辦。協會創會暨執行會長黃紫玉表示,作為民間交流平臺,該協會希望為兩岸媒體加強相互了解,也願為兩岸各項交流活動增添動力。(中新社台北11月21日電   記者 劉舒淩 楊程晨)

展開全文

台灣加入CPTPP終究只會是一場夢

2017-11-23

在亞太經濟合作領袖會議(APEC)之後,跨太平洋夥伴包容與全面進展協議(C P T P P)已成為國內熱門話題,連日來臺當局高層紛紛表態,似乎加入極有可能,其實縱使標準降低,台灣要想加入的機會仍然是微乎其微。

 

這次APEC會議閉幕前,原先屬於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的十一個會員國,決定另起爐灶,成立C P T P P,頓時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包括美國在內,十二個TPP會員國佔全球GDP 37%,美國退出之後,其他會員國總經濟規模仍有十兆美元,佔全球GDP的13.6%,2016年與台灣雙邊貿易佔台灣貿易總額25.25%。台灣如果真能加入C P T P P,當然有利以外銷為主的製造業拓展市場,對於維繫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確實也會有很大幫助。

 

連日來,民進黨當局從上到下,對此都十分看好。蔡英文指出,臺當局會調整産業結構與體質,以向區域間國際夥伴展現台灣參與區域經濟的最大企圖心,台灣走出去會爭取每一個國際場合發聲的機會。

 

臺“行政院長”賴清德也表示,台灣經濟發展要融入區域經濟,無論多邊或雙邊都非常重要,他要求相關部會及早因應,做好各種準備,爭取加入C P T P P。“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表示,新架構標準比較寬鬆,台灣較易達成,會爭取第二波加入;“政務委員”鄧振中更強調,成員國的目標是讓協議趕快生效,他們也希望台灣可以準備好,在適當條件下,歡迎台灣加入。

 

台灣地區真有可能在第二波加入C P T P P嗎?由各方面衡量,顯然都不太樂觀。

 

首先,台灣要想加入C P T P P,必須先與所有11國都簽訂雙邊貿易協議,但現在只有新西蘭與新加坡跟台灣有雙邊協議;在兩岸關係交惡的情況下,短期內其他國家跟台灣新簽雙邊貿易協議的機會,幾乎是零。

 

其次,C P T P P仍採共識決,台灣要想加入C P T P P的前提,必須十一個原始會員國,沒有一個國家反對。鋻於中國大陸即使不是這些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對各國也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縱然台灣委請日本出面協助,試問,其他國家會不考慮中國大陸的態度嗎?

 

再者,C P T P P雖然標準比較寬鬆,但台灣若要加入,必須大幅降低門坎,開放海外農産品進口,會不會引起農民的反彈?是否做好因應的準備?臺當局都還只是紙上談兵,根本沒有妥善週全的規劃。

 

另外,C P T P P雖然已經成型,不過仍有變數。舉例來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除了缺席C P T P P成立的記者會,會後也表示,為維護加拿大國民的利益,還需要時間協商及後續作業;這也意味著C P T P P雖然暫時妥協,接受加拿大原先堅持所有成員國杜絕童工及強制勞工,並執行“可接受工作條件”,但未來其他會員國是否願意落實這項嚴格的勞工與環境條款?其實並不確定。

 

更重要的,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已經表示,中國大陸堅決反對其建交國“與台灣簽署任何含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議”。試想,和中國大陸都有邦交的這十一個國家,會不清楚中國大陸的立場嗎?難道會冒著被大陸反制的風險,非要堅定支持台灣加入C P P P P嗎?有鋻於此,只要兩岸關係不改善,台灣加入C P T P P終究只會是一場夢!

展開全文

台灣社會態勢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2017-11-24

整整六十年前,毛澤東在分析社會政治發展趨勢後,撰寫了一篇後來被形容為“從整風到反右轉變”的黨內指示文章:《事情正在起變化》。儘管“反右”是一場政治悲劇,傷害了大批正直敢言有思想的知識分子,並成為“社會上不敢講真話”的濫觴(“反右傾”則是中共黨內不敢講真話的發端),但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目前台灣地區社會上出現的種種 “事情正在起變化”微妙現象,是一種“物極必反”,自我糾偏的正面發展趨向。遺憾的是,最大的在野黨中國國民黨缺乏政治智慧,缺乏魄力能力,缺乏鬥志勇氣,各路頭面人物終日價只是想著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情事,而沒有好好地抓住目前台灣社會正在悄悄發生變化的有利時機,並充分運用政治謀略,將這種社會政治現象擴大化以至是極大化,促成政黨輪替,重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門,眼看可能會白白流失目前難得的良機,悲乎!

 

目前在台灣地區,“事情正在起變化”,可分兩個層次。其一是兩岸關係,其二是內部事務。

 

在兩岸關係方面,從今年全國兩會開始,台灣社會對大陸的觀感及兩岸關係的訴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並逐漸朝向正面發展。尤其是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後,不少人被習近平揭橥的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藍圖,及中國執政黨為此而展示的政治魄力、方略智慧及強盛的進取心而震撼。因而藍綠兩造的民調都出現了“逆轉式”的數據變化。其中由資深民進黨人創辦的“台灣民意基金會”,獲得的數據是台灣民眾對習近平感覺溫度大幅上升,好感大為高於對蔡英文的滿意度。而一向對民進黨持強烈批判態度的《聯合報》,在同一時間公佈其所進行民意調查的結果,也顯示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民眾的觀感逆轉,百分之四十九對中國大陸民眾有好印象,創八年調查新高;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政府的觀感也與八年前大不同,四成有好印象,負評為歷年調查最低。

 

台灣民眾尤其是偏綠民眾對大陸的觀感發生逆轉性的變化,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儘管 十九大政治報告的涉臺政策部分,仍然是呈現“反獨促統”及“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主調,但卻沒有宣揚“武統論”,也沒有提出具體的“統一時間表”,而是將國家統一的願景,融合到“兩個一百年”的時程之中。而且,習近平在報告中倡議“兩岸一家親”理念,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向在大陸的台灣居民實施“居民待遇”措施,這給正在為缺乏出路而苦悶的台灣青年,提供了可以較好地就讀、就業以至是創業的良好環境和待遇甚至是前景。因而有超過五成年輕人願意西進就業,四成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就讀。台灣民眾願西進就業、移民、讓子女赴陸就學或定居意願,創高八年新紀錄。這有利於“台獨”聲浪的消降,及兩岸民間交流意願的增長。島內媒體就此評論,民進黨當局冰封兩岸關係,卻擋不住大陸日益強大的影響力,也遮不住島內民眾探尋真相的眼睛。網絡時代,有關大陸的真實信息也將越來越順暢地傳播到台灣,更多台灣民眾將發現大陸崛起對台灣是件好事。

 

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及創業,不但可具體解決他們在台灣社會所面陷的失業及低薪問題,而且也有利於他們與大陸同胞的思想融合,消弭所謂“天然獨”思維。誠然,大陸也並非全無缺點,但問題是,整個社會都在奮發向上,人們都懷抱強烈的進取心,台灣青年在融入之後,也將受到感染以至是“催迫”,這總比困守在台灣一隅,被那種“小確幸”滿足感束縛,更能催人奮發,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産業。因而,雞有時可能飛得比鷹還高,但雞還是雞,而不是鷹,怎麼都飛不到鷹那麼高。

 

而在島內的層次,蔡英文似乎已經背叛了民進黨的左傾帶有社會主義意識的黨綱。實際上,台灣的政治學者繪畫的各政黨的政治光譜,民進黨是被擺放到左的一端的,與國民黨的右端正好相對。而其黨綱,撇開其“台獨”的部份,其餘的大多是左傾理念,充滿社會主義理想,因而被認為是社會主義政黨。只不過是,與中國共産黨信仰的科學社會主義不同,民進黨所追崇的是社會主義各流派中的福利社會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

 

就此,民進黨長期以來得到“三中一青”尤其是基層民眾的支持,因而其所收到的政治獻金大多是小額捐款,就是由低層民眾一毫幾角地捐贈者,鮮有大財團挹注的情況,再加上民進黨的政策理念也帶有類似“打土豪,分田地”的成分,因而形成了“反商”的固有形象。

 

按照政治學的道理,民進黨執政後,應當落實貫徹其撇除“台獨黨綱”部分的社會主義黨綱,遵循民主與自由的“憲政”秩序;施行成長均衡的經濟財政;建立公平開放的福利社會;創新精進的教育文化;尤其是“制訂合乎社會正義的財稅制度,縮短國民所得差距,杒絕貪污浪費,減輕人民稅賦負擔。重建有秩序的金融制度,以利企業籌措資金,改善民間儲蓄收益。”但一方面,民進黨有執政包袱,而且整日想的是爭取實現長期執政,而蔡英文具體想的更是爭取其本人能爭取成功獲得連任,因而其轉向大財團,比國民黨更不遑多讓。實際上,近年民進黨收到的政治獻金多於國民黨,而且大額的很多,這就是大財團已經輸誠押寶,與當年是小額捐款相比,完全不同。

 

因而民進黨在主導政策或法案,尤其是涉及勞工利益等法案時,往往政策向大財團傾斜,從而得罪了用選票將蔡英文拱進“總統府”的基層民眾。實際上,昨日在“立法院”內外就上演了“顛覆性”的戲碼:原來是民進黨“鐵票”的勞工階層,聚集在“立法院”外抗議“勞基法”修法,當他們得悉蔣介石的曾孫蔣萬安鎮在以拖延發言程式來阻止“勞基法”修訂才按草案按原計劃完成委員會審議時,竟然為蔣萬安加油打氣,“蔣萬安,撐下去!”勞工階層竟然支持當年大地主、大官僚資産階級的總代表蔣介石的曾孫,是否一齣“黑色荒謬劇”?

 

蔡英文與陳水扁不同。陳水扁是佃農兒子,從基層選舉出身,靠苦學成功,並經歷了從市議員到“立委”、台北市長,及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群眾親和力甚高,較為懂得民間疾苦。他的厄運是從其第二任開始的,是因為挑戰兩岸關係“紅線”,而導致成為“麻煩製造者”,在百萬“紅衫軍”包圍中狼狽卸任,並隨後遭受“囹圄之災”。

 

但現在蔡英文還在第一任,就已經完成了陳水扁“由盛向衰”的過程。民眾的不滿情緒正在醞釀總爆發,據説民間已大量傳播耳語,説她不一定做得完第一任,隨時會被賴清德取代。

 

但是,國民黨卻對此大好形勢無能為力,其領導人一代比一代弱,違反了“螺旋式上升”的法則,真是令人遺憾。

展開全文

對臺商分享大陸發展新機遇的幾點建議

2017-11-23

首先,臺商要有民族情懷,有主人翁精神。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與“十九大報告”所揭示的國家發展宏偉藍圖,臺商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衝破政治障礙,以更大視野與長遠目標,積極投入到國家經濟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時代進程之中,共享大陸發展商機,共享大陸發展紅利,共同開創兩岸經濟合作新局面,共同開創中華新盛世。

 

其次,臺商要做好“五個把握”。臺商要參與、分享、開拓大陸經濟發展商機與“率先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就善於把握國家發展大方向,把握大陸重要政策發展規劃與方案即把握政策引導、政策傾斜、政策支持所提供的政策紅利,把握大陸區域發展與區域佈局的政策差異性與發展機遇(特別是要關注大陸的重大發展規劃。“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互聯網+”、“智慧城市”、“健康中國2030”、“十九大國家發展藍圖”等,是最值得關注的大陸發展重要或重大方向、規劃、方案,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與發展機會),把握大陸龐大市場規模與市場潛力所蘊藏的龐大商機,把握大陸經濟創新與新業態、新模式等潛在商機與機會。

 

再次,臺商充分理解、吃透、用好、用足大陸政策。不只是關注大陸涉臺方面的重大政策或“惠臺”政策,而且要關注與了解大陸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規,特別是要“用好用足大陸給予的政策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能”。

 

第四,臺商要重視兩岸融合發展,臺商要積極融入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來,實現融合發展與共同發展。融合發展預示著政策與市場的開放,特別是大陸政策的開放。特別是要融入大陸主導的經濟鏈、産業鏈、生態鏈、價值鏈,建構中華産業體系,共同振興中華民族經濟。這是兩岸經濟合作的新方向、新趨勢。

 

第五,臺商要借助大陸市場將其擁有的獨特技術或技術專利市場化與國際化,將企業或産業“做強做大”。一些臺商有不錯的或獨有的技術或專利,但在台灣市場小,推廣成本高,不易市場化,更難國際化。如果借助大陸市場,兩岸開展合作,共同制訂技術標準與技術推廣,臺商的技術優勢才能發揮最大市場效益,獲得發展機會。

 

第六,臺商要關注與把握“五大新經濟”。數字經濟、智慧經濟、共享經濟、綠色經濟、健康經濟,這是具巨大發展潛力的經濟或産業發發趨勢。未來臺商大陸投資不是更多的求大、獨資或找良廉價勞動力、便宜購地,而是要走專、精、新,技術、人才與新的商業模式才是立足之本。

 

第七,要把握好“十九大報告”涉臺政策論論述所提示的政策導向商機。一是“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大陸的發展涉及面非常廣泛,也創造與提供巨大的機會。關鍵字是“率先”。這個機會,是大陸同胞、臺港澳同胞所共有與共享的。“十九大報告”專門提出“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説明政策是向台灣傾斜的,是有優先機會的。這是臺商需要認真體會、領會的,也是需要認真對待與努力積極爭取的。二是“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關鍵字是“擴大”。就是未來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仍是中央對臺政策的基調與重要抓手,這也是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組成部分與重要支撐力量。儘管沒有具體的方案與內容,但卻指明瞭方向,尤其是強調“擴大”兩字,則內涵豐富,有更多想像空間,可讓臺商放心、寬心與用心,可以大膽參與及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兩岸經濟合作在大陸經濟穩步發展與不斷創新進程中依然有龐大商機。但要注意與強調的是“擴大”兩岸經濟合作,同時“實現互惠互利”,要逐步調整“讓利”與“單方面利益導向”的思維,不能一方得利另一方失利,而是互惠互利共贏。三是“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關鍵字是“同等待遇”。這是一種“惠臺”政策,主要是基於一個中國原則與“兩岸一家親”的對臺工作理念,體現台灣同胞與大陸居民享有基本相同的待遇。這對臺商同樣適用,而且重要,是一種新的“政治福利”與“政策紅利”。未來大陸會持續出臺具體的相關政策,對臺商絕對是好事。日前,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9月27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9月15日,國臺辦會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授牌設立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這個合作區是“一區三園”,包括防城港産業園、崇左産業園和欽州産業園。這是國臺辦對臺商釋放的重要政策信號,值得臺商思考,把握商機。

 

第八,臺商要在新的大陸改革開放進程及參與、分享大陸發展商機中,要重視大陸“依法治國”新理念,嚴格遵守大陸的法律、法規與政策,不打擦邊球,不搞灰色地帶,不走過去“求人不求法”的經商老路,以減少經貿糾紛。

 

總之,臺商需要高度重視與關注中共十九大描繪的國家發展藍圖,抓住祖國大陸新的歷史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努力開拓,大展宏圖,再創輝煌。(王建民,作者係福建漳州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展開全文

正視台灣人才外流的警訊

2017-11-23

昨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佈“2017世界人才報告”,台灣在受評比的63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23,針對這項研究成果,IMD研究專家對台灣人才外流又無優勢吸引外籍人才提出警訊,值得臺當局高度重視,畢竟人才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社會的整體發展,法規與制度固然相當重要,但制定法規與制度,以及執行法規與制度的是人才,所以人才對於整體發展更顯得重要,沒有人才就好像等於人沒有大腦、沒有手腳一樣,很難正常運作。

 

過去台灣創造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時,政府部門就有相多的人才,包括:孫運璇、尹仲容、趙耀東、蔣碩傑、王作榮等等,這些國家棟樑人才為台灣的各項發展做出長足的貢獻,也為台灣經濟建設奠定了紮實根基。

 

然而,最近幾年台灣卻無法吸引台灣人才根留台灣,甚至連國外人才也無法吸引來臺,究其原因除了經濟成長趨緩、投資不振、消費疲弱、薪資停滯不前外,還有兩岸關係緊張、朝野嚴重對立、經濟前景堪憂等因素。

 

首先,就兩岸關係緊張而言,自從去年520民進黨執政後,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方面認為是破壞兩岸政治協商基礎,使得兩岸和平穩定現狀受到嚴厲破壞,包括:兩岸經貿、人員往來受到衝擊、海協海基兩會中斷交流協商、“兩岸事務首長會議”與電話熱線停止等等。

 

也因為兩岸關係惡化,導致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及其活動受到衝擊,除了未獲WHA邀請函外,台灣也無法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同時也失去了幾個多年的邦交國。在兩岸關係持續惡化的狀況下,人才是不可能長留台灣的。

 

其次,就朝野嚴重對立而言,民進黨執政後,推動各項的對立政策,包括:“不當黨産處理條例”造成朝政政黨的對立、“年金改革”剝奪部分退休人員應有的權利、“一例一休”形成勞資糾紛等等,在朝野關係破裂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很難在立法院通過相關的法規與預算來建設台灣,又如何能吸引人才投入國家發展呢?

 

除此之外,民進黨執政後,造成上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爭議、當局與民間的歧見等等,幾乎每天都有民眾上街頭抗議,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氛,試想台灣社會在這樣不安的氛圍下,如何能吸引人才來臺呢?

 

第三,就經濟前景堪憂而言,近幾年台灣經濟表現不佳,去(2016)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50%,2017年全年經濟成長預測為1.92%;2016年全年民間消費成長為2.14%。預測2017年全年民間消費成長1.75%;2016年全年固定投資(包含民間、政府與公營事業)成長率為2.71%,預測2017年全年固定投資成長率為1.80%。在經濟前景堪憂的情況下,台灣如何吸引人才投入經濟發展呢?

 

除了兩岸關係緊張與朝野對抗造成經濟前景堪憂外,國際經濟情勢也對台灣大不利。在11月10日至11日於越南舉行的第25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中,原本參加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的11國同意續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議”(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s, CPTPP),臺當局必須儘速尋求管道加入,然而,台灣加入 CPTPP的可能性相當低。

 

除 CPTPP之外,目前在亞太地區最重要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s, RCEP),已于2012年底展開談判,目前已有積極進展,台灣也必須積極尋求加入RCEP之道,才能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避免經濟被邊緣化與空洞化的危機,但這有可能嗎!

 

總而言之,臺當局必須正視人才外流的警訊,儘速制訂各項人才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留在台灣,尤其是要加快解決兩岸關係緊張、朝野嚴重對立與經濟發展堪憂的問題,特別是要妥善處理台灣被國際經際社會邊緣化的危機,如此才能吸引人才留在台灣,為台灣整體的發展貢獻心力。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