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7月31日發佈公告,宣佈從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試點。公告全文40個字,理由是“鋻於當前兩岸關係”這8個字,顯得過於簡潔,引發了兩岸乃至國際輿論界的猜測。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記者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明確表示,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朱松嶺教授説,首先,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係越來越明目張膽的倒行逆施會對大陸赴臺個人遊的民眾造成不確定的危害。

 

為了維護遊客的安全和利益,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2016年民進黨重新上臺後發生的“火燒車事件”,就曾嚴重傷害了大陸赴臺遊客的利益。儘管台灣當局方面一再以所謂習俗為由,為有區別地對待客車司機和死傷大陸游客的善後舉動辯解,但是,這一事件給大陸民眾造成的陰影和傷害卻難以抹去、撫平。按説,那個時期就應該及時調控兩岸旅遊,但大陸方面考慮到民眾對寶島的感情,對赴臺旅遊的興趣,並沒有對赴臺旅遊加以政策層面的調控。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大陸方面如此善舉,卻並沒有打動民進黨當局的心,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在阻礙兩岸交流上更加變本加厲,不僅修改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更磨刀霍霍要進行所謂“中共代理人修法”,這就意味著,赴臺自由行的大陸游客本來是自由自在地去走親訪友、參加各種活動,卻有可能被貼上莫名的標簽,受到民進黨當局的質疑或傷害。因為台灣行政部門的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就強調説,中共代理人的樣態非常多,媒體只是其一。自由行接觸的對象不特定,如果接觸到黨政人員等,極有可能受到民進黨當局無謂的盤查。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為了選舉,無所不用其極。這就不排除他們通過製造事端,把兩岸關係當靶子,把大陸游客當炮灰。在對台灣當局的可能行為進行合理預期後,為了保護大陸赴臺遊客的利益,大陸方面採取斷然措施,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台灣民進黨當局一方面賺取赴臺旅遊大陸同胞的利益,另一方面卻在兩岸民眾之間製造對立、拉仇恨,這一行徑已經引起了大陸民眾的強烈不滿。台灣當局“觀光局長”周永暉就向媒體表示,旅遊不應該有政治特別考量,也希望兩岸可以繼續交流,儘早保持開放。實際上,關閉兩岸交流之門的人正是民進黨當局。正是他們,為了選舉,為了關起門來搞“台獨”,不斷在兩岸關係上製造事端。要知道,大陸游客赴臺,要麼是為了一覽祖國寶島台灣的大好河山,要麼是為了走親訪友、愉悅心情,絕不是為了受民進黨當局的無謂盤查,也不是為了去傾聽所謂“一邊一國”的“台獨”言論。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倚美抗陸,在香港問題上煽風點火。比如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就經常對香港問題指三道四,含沙射影,妄圖引導島內輿論和國際輿論,給香港暴力事件犯罪嫌疑人下“指導棋”。這種行為,已經引起了大陸民眾的公憤,也進一步加深了兩岸之間的不信任。目前暫停大陸赴臺自由行,只是大陸為了維護大陸同胞利益而採取的第一步措施。而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大陸方面還將採取什麼相應措施,還要看台灣政客的表現。最後,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必然對台灣地區的旅遊業造成一定衝擊,這不是大陸方面想看到的,也不是大陸方面想要的結果,所有的一切,民進黨當局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明確表示,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像對待大陸百姓那樣服務於台灣同胞。我們希望台灣同胞能夠在兩岸和平發展中收穫紅利,與大陸實現互利共贏。但是,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令人不能容忍。這就像大陸輿論的共識“我把你當同胞,你把我當錢包”,民進黨當局認為自己可以一邊賺取大陸的紅利,沾沾自喜地鼓吹地區經濟增長的成績,另一邊又可以肆無忌憚地用惡招損招去損害大陸游客的利益,損害兩岸關係發展。如果説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會影響到島內的旅遊業,那麼,這筆賬也應該記在民進黨當局的頭上。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其實,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應詢時已經為民進黨當局指明瞭道路,那就是“兩岸同胞都希望兩岸關係早日回到和平發展正確軌道上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健康的發展局面。”我們要問:台灣的民進黨當局聽懂了嗎?如果任由民進黨繼續執政,台灣人民自身的正當利益能有保障嗎?

沒有基礎和條件 暫停的也許將不只是赴臺個人遊

2019-08-02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週年的前一天,文化和旅遊部官網上一則不到一百字的公告在台灣島內引發震動:鋻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建軍節當天,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台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這句話,算是對公告中引發熱議的“鋻於當前兩岸關係”幾個字,進行了官方解釋。

 

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消息,還伴隨著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慶祝建軍92週年招待會上“任何分裂中國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任何對中國軍隊決心意志的低估都極其危險”的講話,再加上《解放軍報》的一篇重磅文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文中“當前反分裂鬥爭形勢更加嚴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捍衛祖國統一”“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和‘台獨’分裂分子,絕非針對台灣同胞”等內容……這一連串的言論與事件的背後有何深意?自然更加吸人眼球。

 

就如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新聞稿裏所説,“台灣人民並不等於民進黨”。這話的確沒錯,大陸就是因為一直以台灣人民為重,才始終未曾放棄哪怕只有一點點希望的“和平統一”的努力。但是這樣的良苦用心,卻不斷地被“台獨”勢力利用,他們認為大陸一定會“投鼠忌器”,一定會因為不忍傷害台灣人民而不會使用武力。這麼多年我們早就看透,“台獨”勢力正是利用了大陸不願放棄“和平統一”的心理,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兩岸間、國際間製造事端,胡作非為、氣焰囂張,如果大陸再對他們容忍下去,才是對台灣人民的不負責任,才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不負責任!

 

馬曉光的回應説得清楚明白,2011年啟動的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工作,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實施的積極舉措,其多年來對台灣旅遊及相關産業發展産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如今,因為民進黨當局的單方面惡行,已經讓這項舉措的基礎和條件不復存在。況且,台灣每到選舉,民進黨就會操控島內社會的“反中”氛圍一再升級,那些赴臺的大陸游客的安全也很難保證。就如台灣學者遊梓翔批評民進黨當局時説的那樣:“兩岸一家親”你們不要,非要製造“兩岸一家仇”,庶民百姓的正常交流想要不受波及,可能嗎?

 

民進黨當局上臺3年多,在與台灣主流民意作對、損害台灣民眾利益福祉的路上越行越遠。有臺媒已經預估,最嚴重今年下半年將減少70萬人次大陸旅客,將造成台灣觀光業者高達7.7億美元的鉅額損失。這樣的後果,均由民進黨當局一手造成。但是,很多“台獨”政客在看到暫停赴臺個人遊公告後的第一反應,不是業者將受多大損失,而是“這會對明年選舉帶來什麼影響”?

 

拜託!大陸真的沒空理會你們的選舉好嗎!當前兩岸關係的主動權,早已牢牢地掌握在了大陸的手中。我們在乎的是兩岸民眾的福祉,在乎的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業,而且這些“在乎”,也都是台灣主流民意在乎的事情。無論台灣明年選出來的領導人是藍的、綠的還是白的,如果都跟現在這些正在臺上胡作非為的“台獨”分子一樣,只顧一黨之私、一己之利,那這個人是誰,對於普通民眾來説,有差別嗎?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字至今未改,就是因為中國還有一個叫“台灣”的地方沒有得到解放。民進黨執政3年多,令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蕩然無存,兩岸關係日益緊張,是“台獨”勢力一手造成的,卻不該是身為台灣民眾“父母官”的臺當局所樂見的。“鋻於當前兩岸關係”,字很少,意很深。無論未來如何,“我相信,兩岸同胞都希望兩岸關係早日回到和平發展正確軌道上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健康的發展局面。”(中國台灣網首席評論員:趙靜)

展開全文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2019-08-01

有的怕衝擊台灣經濟盼還有迴旋餘地,有的打腫臉充胖子説台灣不虛。

 

今天(7月31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官網上突然刊登了一則來自“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的重磅信息,稱“鋻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這一消息也立刻引起了台灣省內的震動,紛紛表示大陸的這一舉動很“罕見”。

 

其中,《中時電子報》等不希望與大陸關係搞僵的“藍營”媒體,在大陸將暫停47城市赴臺自由行的消息剛剛傳出時,一度在報道中流露出希望這僅僅只是傳言,否則會給台灣旅遊業和經濟帶來很大衝擊的情緒。該報採訪的相關專家也流露出一種希望“問題不會太嚴重”和希望大陸不要這麼做的態度。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隨後,在確認大陸官方確實發佈了這一消息後,《中時電子報》又發文多篇談到了這一情況會給台灣旅遊業造成多大的打擊,引用民宿從業者的説法稱“等於是一夜之間多年努力歸零”。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但支持台灣民進黨政府乃至台獨勢力的台灣“綠營”媒體及其支持者,則對大陸的做法擺出了兩種面孔。其中一種面孔是“不以為然”,即認為大陸人不來台灣傷不到台灣經濟,反而還會因為人少提升台灣的旅遊品質,吸引更多其他地方的遊客來。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另一種面孔則是炒作“大陸又在欺負打壓台灣”,挑動島內的民粹情緒: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不過,大陸這邊會宣佈暫停47城市台灣自由行,問題其實全在台灣的民進黨當局身上。畢竟,在過去幾個月裏,民進黨方面為了一己之私,一直在持續不斷地給兩岸正常的人文學術交流製造障礙,甚至通過政治恐嚇的方式橫加阻攔。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所以,民進黨與其此刻跳出來宣稱什麼“盼兩岸人民可進行交流”,不妨還是先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惡臭嘴臉吧。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展開全文

國臺辦:民進黨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條件

2019-08-0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42815xcevpvj2xvlbexrv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 資料圖

 

針對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日前公告,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日應詢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工作于2011年啟動,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背景下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的積極舉措。多年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對台灣旅遊及相關産業發展産生了積極促進作用。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台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我相信,兩岸同胞都希望兩岸關係早日回到和平發展正確軌道上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能夠儘快回復正常、健康的發展局面。

展開全文

日照出臺33條措施促進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2019-08-05

中國台灣網8月5日訊 為進一步促進日照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為台灣同胞在日照投資、創業、就業、學習和生活提供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近日,日照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日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日照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包括全面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日照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措施和強化政策落實服務保障3個部分,共33條措施。

 

措施要求各有關部門、單位採取有力措施,全面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關於促進魯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推進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同等適用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出臺的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享受同等待遇。同時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真正讓政策落到實處,惠及臺胞臺企。

 

在促進日照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方面,一是支持日照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台灣同胞在日照投資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等産業領域投資創業,對重點項目採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辦法,同等享受在投資、財稅、土地、金融及人才建設等方面的政策;二是推動日照與台灣文化教育領域交流,鼓勵支持臺胞參加醫師資格、導遊資格等職業資格考試,參評日照市的特聘專家,申報文化基金項目和兩岸交流基金項目;三是鼓勵台灣青年人才來日照創新創業,可參評勞動模範、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並統籌安排臺胞子女就學,給予適當照顧;四是臺胞可參加社會社會保險,在日照購買商品房,在購房資格、首付比例、按揭貸款、住房公積金等方面與日照市職工同等待遇。

 

措施同時提到採取多項措施強化政策落地服務保障,幫助臺企解決實際問題,依法保護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人身財産安全等。(中國台灣網、日照市委統戰部聯合報道)

 

關於進一步促進日照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出臺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促進我市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為台灣同胞在日照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日照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市臺辦、市發改委經商市委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政法委、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政府辦公室、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信訪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仲裁辦、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市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日照市中心支行、日照銀保監分局,研究出臺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全面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

 

1.全面貫徹落實各項專門惠臺政策。2018年,國臺辦、國家發改委和省臺港澳辦、省發改委先後出臺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國臺發〔2018〕1號)和《關於促進魯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魯臺辦〔2018〕18號)文件,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各自實際,採取有力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貫徹落實。(責任單位: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

 

2.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同等適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出臺的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的政策。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十條意見》《關於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若干財政政策》《關於支持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我市也陸續出臺了《關於加快工業強市建設的意見》《關於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同等適用,享受同等待遇。(責任單位: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

 

3.加強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做到臺胞臺企全覆蓋;採取送政策上門、舉辦專題輔導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強政策解讀和輔導,指導企業學懂、用好政策,真正讓政策落到實處,惠及臺胞臺企。(責任單位: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

 

二、促進日照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措施

 

4.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日照企業同等政策。支持台灣同胞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等産業領域投資創業,對重點項目採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辦法。支持在日照台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享受同等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區縣政府(管委)〕

 

5.支持台資企業在日照設立總部、金融機構、營運中心、採購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經商務部門或地方金融監管等部門審核認定為新設台資企業區域總部或職能型總部的,在省財政一次性獎勵500萬元基礎上,再給予20%的配套獎勵,由市、區縣按現行財政體制分擔。〔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縣政府(管委)〕

 

6.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在日照台資企業,依法享受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研發投入後補助等優惠政策。台資企業設在日照的研發中心採購大陸設備享受全額退還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

 

7.支持台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引導台資企業參與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對資源保障、科研合作、産業鏈佈局、銷售網絡建設等有利於提升技術水準、優化産業結構、擴大出口的重點項目,在省財政按相關支出的5%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獎勵的基礎上,給予20%的配套獎勵,由市、區縣按現行體制分擔。〔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區縣政府(管委)〕

 

8.支持台資企業在日照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公路、軌道交通、港口運輸、垃圾污水處理、水利工程、燃氣供應、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局)

 

9.台資企業與國有企業在準入、資金、用地、手續辦理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符合資質要求的台資企業可以依法公平參與日照市的政府採購。在煤、電、油、運、水、氣等生産要素使用上,與國有經濟同等待遇。〔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區縣政府(管委)〕

 

10.支持台資企業通過出資入股、認購可轉債、股權置換等方式參與日照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發改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1.台資企業與日照企業同等適用相關用地政策。對集約用地的鼓勵類臺商投資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在不低於土地取得成本的前提下,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台資企業取得土地,可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一年,特殊項目經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可在兩年內全部繳清。台資企業通過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等方式,可以使用經依法批准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依法自願的基礎上,日照市台資農漁業企業實施土地流轉合同到期後優先續租政策。(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

 

12.鼓勵台灣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在日照設立研發中心、孵化器等各類創新平臺。對國家級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在省獎勵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20%的配套獎勵,由市、區縣按現行體制分擔;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在3年孵化期內,每成功培育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省財政獎勵補助的基礎,再給予20%的配套獎勵,每年最高不超過50萬元,由市、區縣按現行體制分擔。受聘于日照市內單位的台灣地區科研人員可享受與日照科研人員同等政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縣政府(管委)〕

 

13.鼓勵支持台灣同胞在農業優良品種、先進栽培技術和農産品加工、儲藏、保鮮技術等方面的投資合作,同等適用日照各項惠農政策。在日照從事農業生産的台資企業,同等享受農機購置補貼、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農業支持政策和優惠措施。(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

 

14.支持本市徵信機構按照規定與台灣徵信機構開展業務合作,為兩岸企業融資貸款提供便利。鼓勵日照市金融機構加大對台資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為台資企業提供專項授信,對符合産業導向的台資企業,在貸款利率、擔保方式、合同簽訂等貸款條件上給予靈活、優惠的政策和無還本續貸政策。要落實好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管理政策,加強臺賬管理,靈活運用“先貸後借”或“先借後貸”模式,支持台資企業發展。(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日照市中心支行、日照銀保監分局)

 

15.支持台資企業上市掛牌。台資企業在境內外主要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分別給予補助500萬元、300萬元;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公告後給予補助120萬元;在省內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給予補助20萬元。(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16.支持台灣地區投資者在日照合資(合作)設立醫療、養老機構,享受所在地公立醫療、養老機構同等政策待遇。(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

 

17.推動日照與台灣在太陽文化、堯王文化、莒文化、媽祖文化等領域研究和成果應用,鼓勵台灣同胞和台灣高校、民間社團以及相關機構參與日照有關文化工程項目、文化活動和學術研究。支持台資企業參與日照文化旅遊、産業特色小鎮項目建設,符合條件的享受相關專項資金和産業基金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文化和旅遊局)

 

18.台灣文藝工作者可以進入日照的文藝院團、研究機構任職或研學。鼓勵臺胞參與日照市相關文學藝術評獎活動。鼓勵台灣文化藝術界團體和人士參與日照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開展文化産品進出口業務。(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9.支持台灣機構在日照開展廣播電視、電影電視劇等方面的合作。開展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鼓勵支持台灣新聞媒體界人士來日照采風、參觀、體驗,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推介宣傳日照。鼓勵台灣青少年來日照開展研學旅行,參加各類夏令營及青少年交流活動,各相關部門(單位)提供相應的接待便利服務。(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臺辦、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教育局)

 

20.鼓勵台灣優質職業院校與日照職業院校、職業教育機構合作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合作培訓專業人才。(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21.支持台灣同胞在日照參加醫師資格、衛生專業技術資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導遊資格等《向台灣居民開放的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目錄》中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併為其在日照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提供便利條件。簡化職稱評審手續,台灣同胞沒有個人履歷檔案的,可以用臺胞證或其他證明文件代替。台灣專業技術人員在台灣地區取得的學術成果可以納入工作評價體系。(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文化和旅遊局)

 

22.積極協助推薦在日照工作的台灣專業人才申報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泰山學者、泰山産業領軍人才、日照英才等重大人才工程。鼓勵台灣同胞參評日照市的特聘專家或特聘專業人才。(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23.鼓勵支持在日照工作的台灣同胞申報國家和山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等方面的基金項目。協助台灣地區從事兩岸文化、教育等民間交流的機構申請兩岸交流基金項目。(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臺辦、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遊局)

 

24.台灣學生在市、區縣教育部門的指導下統籌安排入學,與所在地學生享有同等待遇,並給予適當照顧。(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25.對台灣青年開展創業培訓,實施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創業場所租賃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政策。(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人民銀行日照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26.在日照工作的台灣同胞可參評非公有制經濟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巾幗建功獎、青年崗位能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責任單位:市委統戰部、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27.鼓勵台灣同胞加入日照經濟、科技、文化、藝術類專業性社會組織、行業協會,並參加相關活動。鼓勵台灣同胞參與日照扶貧、支教、公益、社區建設等基層工作,參與志願日照活動。支持台灣地區商協會、社團、行業協會等在日照設立辦事機構。(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團市委)

 

28.在日照長期居住的台灣同胞在公共交通、景點門票、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可以辦理日照公交卡、旅遊一卡通、圖書借閱卡等。(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和旅遊局)

 

29.台灣同胞在日照就業居住期間參照日照市居民標準,可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保險。在日照的台灣同胞及其家屬享有與本地居民同等的醫療衛生服務待遇。醫療機構應為台灣同胞回臺報銷健保費用提供符合要求的醫療文書。台灣同胞子女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預防接種服務。(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

 

30.在日照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台灣同胞,按照政策規定購買自住商品房,在購房資格、首付比例、按揭貸款等方面享受日照市居民同等待遇。台灣同胞使用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享受與日照市職工同等待遇,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並離開大陸的,經個人申請可以一次性支取。(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人民銀行日照市中心支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三、強化政策落地服務保障

 

31.健全完善領導幹部聯繫企業制度和“三聯三送”服務機制,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各聯繫2家台資企業,每年至少帶領有關部門到台資企業走訪調研一次,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促進惠臺政策落地落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責任單位: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臺辦)

 

32.在涉及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的矛盾糾紛調處過程中,吸收市臺企協會參與。鼓勵台灣同胞在日照擔任調解員、陪審員、仲裁員、法律顧問等。(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市司法局、市仲裁辦、市信訪局)

 

33.依法保護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人身財産安全。嚴格規範涉台資企業、台灣同胞案件處置法律程式,依法慎用拘留、逮捕和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産權主體合法權益和正常經營活動的損害及影響。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防範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

展開全文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施滿一年 金門民眾設紀念雕塑盼望早日“四通”

2019-08-05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施滿一年 金門民眾設紀念雕塑盼望早日“四通”

 

2018年8月5日,來自福建的清水流進金門田埔水庫旁的受水池。 (資料圖)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施滿一年 金門民眾設紀念雕塑盼望早日“四通”

 

福建向金門供水紀念酒雕塑設立在圍頭村月亮灣。 記者 潘薇 攝

 

據海西晨報報道 去年8月5日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完成後,福建水源源不斷地注入金門田埔水庫,解決了困擾金門20多年的缺水問題。該工程由晉江龍湖取水泵站、陸地輸水管道和跨海輸水管道三部分組成,線路總長約27.935公里,設計流量3.4萬立方米/日,水費按9.86元新台幣/立方米計價。

 

時隔一年,去年見證兩岸通水的福建與金門的民眾向晨報記者講述了通水的難忘經歷以及這一年的交往趣事。他們紛紛感慨道:“水通了以後,更加深了兩岸同胞的感情,交流活動也越加頻繁,希望接下來還能推進通電、通氣和通橋,進一步促進兩岸産業融合發展。”

 

廈金直航推進工程發展

 

今天,在晉江龍湖水庫取水泵站,特別打造的福建向金門供水一週年紀念館正式開放,兩岸嘉賓在紀念館裏可以了解到這23年來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背後的點點滴滴。

 

福建省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金良感慨頗多,作為供水工程項目的親歷者,他表示兩岸廈金直航起到了關鍵作用。“供水工程項目歷經了23年,這裡面最難的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兩岸往來交流溝通的問題。1995年金門縣政府就提出了缺水問題,希望福建能夠提供幫助,那時候我們就已經關注了,但由於沒有直接往來的通道,福建與金門要溝通相關通水問題、大陸工程師要過去金門了解情況都十分困難。直到廈門與金門試點直航以後,兩岸關係也變得融洽了,福建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才得以到達金門順利溝通。”

 

2014年,朱金良來到金門實地了解缺水情況,他發現金門缺水的問題確實比他想像中的嚴重。“那時候金門用水很不穩定,有可能今天這戶人家有水用,明天就停水了;而且田埔水庫的存水品質也一般,當地處理水的成本又高,若是長期用水的話必然會成為嚴峻的問題。金門民眾看到我們來了都非常高興,他們內心都十分渴求能解決缺水的問題,我們也十分用心,一直在想如何解決金門同胞的用水問題,讓他們也用上優質水。”

 

朱金良表示,那時候金門酒廠也十分重視福建向金門供水的事情。“金門酒廠釀造金門高粱酒長期以抽取地下水為主,他們也擔心長期抽地下水,容易引起海水倒灌的問題,還會影響高粱酒的品質,而金門高粱酒是金門一大經濟支柱,工廠方面甚至表示工程項目由他們酒廠出資都行,只要能用上優質水源。”

 

如今,福建向金門供水迎來一週年,朱金良説,福建與金門二十多年共同推進了項目的落成,從最初願景的提出到實現,可以用三個“心”來概括。“第一個是初心,我們初心就是想解決金門同胞用水的問題,讓他們用上放心水和優質水;第二個是恒心,23年來無論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經手多少人員,大家都在盡力促成此事,工作小組從來沒斷過工作,歷經多輪商談及技術研討,最終簽訂好合作協議並動工;第三個是信心,當初開展工程項目,我們解決完了陸上及海底的通路問題,資金也到位了,兩岸都做好準備後,我們信心十足,高品質地完成工程項目,其實真正施工的時間才兩年多,前面有我們20多年的儲備經驗。”

 

福建向金門供水成功後,這一年來,取水泵站對龍湖水庫的水質進行24小時監測,在控管室施行自動化監控,提升水庫周邊的生態體系,同時在周邊設立圍欄,防控污水流入等,保證金門民眾用水安全和水質穩定。

 

金胞飲水思源設紀念雕塑

 

在晉江圍頭村,一座刻有“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福建向金門供水紀念酒雕塑豎立在月亮灣景區,直對著金門。晉江圍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洪水準表示,這是金門民眾飲水思源,向大陸表示感謝之情,也承載著兩岸深厚的友誼。“我感覺通水後兩地居民的情感更進一步,日常走親訪友非常密切。”

 

作為離金門最近的大陸村子,圍頭村村民與金門民眾往來十分頻繁。洪水準表示,此前供水工程項目鋪設海底管道有一半長度的管道是經過圍頭村村民漁業養殖的海域,大家都自發先暫停漁業養殖,讓工程項目得以順利開展。“我們和金門自兩岸開始往來貿易時,時常互動聯繫,那時候就常聽金門同胞説缺水的問題。只有兩岸實現通水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我們把金胞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希望能盡一份力。”

 

洪水準笑稱,圍頭村與金門也是親如一家,現在已有137位新娘嫁到了金門,近幾年,又有10位金門姑娘嫁給了圍頭村村民,因此,他們村也被稱為“兩岸通婚第一村”。“去年福建向金門供水後,在金門的圍頭新娘喝上了娘家水,大家都十分激動,我們兩地的情感拉得更近了,特別是和金門田埔水庫所在的大洋裏有了更進一步的交流。”

 

今年元宵和婦女節,圍頭村還舉辦了系列慶祝活動,十余個來自金門大洋裏的圍頭新娘特意趕到圍頭參加活動。洪水準向記者介紹,這群圍頭新娘跨越了海峽,見證了兩岸的發展,成為圍頭與金門最堅實可靠的交流橋梁。如今,圍頭村還舉辦了不少兩岸交流活動,像是今年暑假舉辦的首屆“共同家園”兩岸(圍頭)青少年暑期夏令營吸引了兩岸30余名學生參與。

 

“從前是‘炮與炮對話’,現在是‘村與村交流’。”洪水準説,圍頭村和大洋裏的直線距離僅5.2海裏,在兩岸通水後,通電、通氣、通橋便成了兩岸人民的共同期盼。“我希望圍頭和大洋能成為兩岸的‘交流先行村’。”

 

通水後期盼兩岸産業融合

 

去年,金門旅遊業者楊紫玫親眼看到了福建水流到了金門,每每回想起那一幕,她都十分興奮。“自從通水後,我們對於發展金門觀光業更有信心了,畢竟作為基礎民生項目,民宿、餐廳及免稅商場等用水量都很大,水源有保證後,我們不用再擔心要是民宿、餐廳缺水了怎麼辦,是不是不能開發新的旅遊項目了。”

 

接下來,金門同胞更期盼著兩岸能通電、通氣和通橋。“我們相信,通電、通氣、通橋這些有助於金門飛躍發展的大好事都是指日可待的。”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副總會長蔡少雄説,通水已經達成,接下來應維持達標穩定水質;金門目前採用火力發電,通電後將有效緩解兩岸空氣污染問題;金門現在使用的是桶裝瓦斯,通氣後不但可以解決用氣安全問題,還可以滿足金門經濟特別是金門酒廠生産發展需求。

 

上個月,就讀于金門大學的臺生陳正沛拍攝了一部微電影《金廈通航嶄新未來》,這部微電影講述的就是廈金直航以來金門迎來的新變化,以及大陸向金門供水之後的情況。

 

陳正沛表示,大陸向金門供水緩解了當地用水問題,他也感受到了廈金交流合作為金門帶來的便利。“金門到廈門只需要30分鐘,我和同學們經常搭船到廈門吃麥當勞、逛街。”陳正沛説,他十分期待廈金在通電、通氣、通橋等方面有新的進展。“金門的機場很小,而且很容易受天氣影響。如果廈金通橋,交通更加便利,金門的旅客可以選擇廈門機場出發,生活將更加便利。”陳正沛説。臺海網8月5日訊 

 

建設歷程

 

1995年 金門縣政府請求從福建大陸供水。

 

2015年7月20日 雙方業主在金門縣成功簽約。

 

2015年10月12日 福建向金門地區供水工程大陸段正式開工。

 

2016年6月24日 海底管道正式開工。

 

2016年10月底 陸地輸水管道全線貫通,泵站完成調試並穩定試運行,大陸段率先具備通水條件。

 

2017年11月 海底管道全線貫通。

 

2018年5月10日至11日 雙方成功進行聯合測試,水量達到設計能力。

 

2018年8月5日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願景成為現實。

展開全文

民進黨當局升高對抗大陸致兩岸關係惡化 臺各界憂心

2019-08-05

台灣工業總會日前發表2019年白皮書,直指島內投資環境不斷惡化,告誡臺當局莫以對抗思維主導其大陸政策,必須審慎思考如何降低兩岸緊張與敵對,務實處理兩岸關係。連日來,該白皮書引起島內熱議,輿論認為民進黨當局近來瘋狂對抗大陸,升高兩岸對立,惡化兩岸關係,損害民眾與企業生存發展權益,令島內業界深感焦慮憂心。

 

台灣工業總會由島內150多個産業公會組成,共有10萬多家會員,是島內最具影響力的工商團體之一。2008年以來,該團體連續12年發表對臺當局政策的建言白皮書,集中反映島內産業界的呼聲。

 

今年的白皮書針對臺當局政策共提出211項建議。台灣工業總會指出,2015年的白皮書就特別提到台灣面臨“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困境,使台灣整體投資環境走向崩壞。然而四年過去,“五缺”未見改善,反而勞動法規日益僵化、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對外關係更加孤立,令島內企業界更加憂心。該團體質疑,臺當局面對每年的建言,“到底聽進去多少,又真正改善了幾多”?

 

白皮書就改變當局的大陸政策、強化兩岸交流等五個議題,向民進黨當局提出諸多政策建議。

 

白皮書指出,過去幾年,兩岸關係處於緊張狀態,不僅衝擊島內觀光、零售、飯店業及農漁蔬果産品的出口,也使來臺投資卻步。呼籲當局推動更務實、以經濟民生為主、不以意識形態對抗的大陸政策;積極思考如何強化與大陸溝通,建構穩定、和平、合作、共榮的兩岸關係,務實推動兩岸經貿交流。

 

該白皮書發表後,引起島內輿論熱議。資深媒體人呂志翔撰文指出,蔡英文競選連任的基調,實際做法就是瘋狂操作“反中”“仇中”策略,將一切歸罪于大陸,以掩蓋民進黨施政不力。這種操作使兩岸關係陷入空前敵對緊張局面,除了政治層面,經貿、教育、旅遊、文化、體育等都遭到波及,台灣成為真正輸家。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蔡英文當局今年以來動作頻頻,島內企業界憂心兩岸關係更形緊張確有其道理。不論綠營嘴巴上表現得多勇敢、多能對抗大陸,只要兩岸關係惡化、緊張情勢升高,台灣從金融市場到經濟必然受創,但綠營仍把勝選擺第一,企業界的憂心,蔡英文當局聽得進去嗎?

 

作家劉心月投書媒體指出,若沒有對大陸龐大的順差支應,去年台灣的全球貿易將呈現逆差且金額高達335.7億美元。不論民進黨當局如何刻意操作,都改變不了兩岸經貿關係的密切性及大陸市場對台灣的重要性。蔡英文當局上任後力拼所謂“新南向”,拼了命要壓抑明明是順差最大來源的對大陸經貿關係,不但愚昧而且極不負責。

 

海基會原經貿處處長鄧岱賢撰文指出,台灣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聯結紐帶。當前台灣企業最渴望兩岸維繫和平穩定關係,臺當局有必要維繫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兩岸關係,讓台灣能善用大陸經濟成長的動能。未來兩岸是否能維持和平,“九二共識”是關鍵因素,兩岸要恢復協商,雙方一定要有政治互信與協商基礎。民進黨當局若不承認,兩岸關係只會愈來愈惡化。

 

大華網絡報點評文章指出,台灣外銷市場的41%在大陸和香港,若非每年從大陸和香港賺取八九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將會形成數百億美元的逆差,這完全不是台灣執政者和民眾所能承受得起的。遺憾的是,蔡英文、民進黨竟認為升高兩岸對立對抗是延續執政的手段,不以台灣的安危和經濟的榮枯為首要考量,此乃愚民政策,實在是台灣的悲哀。新華社台北8月2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