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在歷史紀念面前撒謊,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是對中華民族的背叛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5-07-07 17:05:33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週年,以及台灣光復80週年,今天(7月7日)更是“七七事變”88週年紀念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這些歷史節點不僅銘刻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捍衛國家尊嚴的集體記憶,也證實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日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高調推出所謂“團結十講”,這是他為民進黨撈取“大罷免”政治利益拋出的、凝聚其基本盤、催票固票的爛招數。為了選票,賴清德篡改史實、邏輯錯亂,避談抗戰、抹去光復、掏空一中原則,妄圖以“台獨”話術重塑島內民眾歷史認知。賴清德的講話刻意回避中華民族苦難與奮鬥的共同歷史,刻意回避台灣光復和一個中國原則,將所謂“憲政”“民主”當作遮羞布,妄圖為其“去中國化”“台獨”分裂行徑披上制度外衣。這種做法,不只是政治操弄,更是對中華民族情感與歷史正義的徹底背叛。
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洗雪恥辱的標誌。1937年7月7日,盧溝橋響起的第一聲槍響,標誌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在那場浩劫中,無數中華兒女流血犧牲,包括來自台灣的抗日誌士,共同譜寫了民族奮起的史詩。台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七七事變”銘刻國殤,賴清德卻妄想讓台灣民眾與中華民族整體記憶脫鉤。在賴清德的所謂“團結十講”中,聽不到一句關於台灣人民抗戰貢獻的正面表述。他完全回避“台灣抗戰”“島內抗日”的史實,甚至在講到所謂“憲政”沿革時,刻意避談台灣戰後地位來源、聯合國戰後秩序安排,把台灣描繪成沒有參與中國抗戰的歷史,製造所謂“台灣與中國相互分離”的虛假敘事。這不是“團結”,而是認同切割式的洗腦。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大轉捩點,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今年正值抗戰勝利80週年,理應全民族共同紀念。賴清德卻將1949年後的所謂“憲政體制”稱為“白色恐怖”“戒嚴統治”,將中國人民保衛國家統一、維持法治秩序的必要措施污名化,將戰後國家建設醜化為“政權壓迫”。這是對抗戰成果的蔑視,更是對光復正義的抹殺。
台灣光復揭示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台灣光復日曾是島內正式紀念日,是台灣與大陸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明證。賴清德卻故意遮蔽這段民族榮耀,不再提台灣光復,而是大講所謂“台灣自我主體性”、“台灣由自己修憲”。他完全無視台灣光復的法律基礎與國際合法性,這種否認歷史的手法,無異於再度將台灣從國家記憶中剝離,是政治上對歷史的“謀殺”。
聯合國成立80週年對紀念一中原則及台灣地位確定有重大意義。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的成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成果。1971年聯大通過第2758號決議,確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而賴清德卻歪曲國際法原則,攻擊聯合國體系,污衊大陸“錯用2758號文”,妄圖製造“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的輿論。他所謂“台灣自我決定”的“憲政精神”,本質上是對聯合國體系的挑戰,是赤裸裸的“法理台獨”。賴清德妄圖以島內所謂“法律”構建取代國際秩序安排,打著島內“民主”的旗號搞“台獨”,不得人心。
民族的歷史不能斷,國家的命脈不能裂,統一的大勢不可逆。中華民族的歷史不能被隨意切割,中華民族的抗戰勝利不能被隨意淡化,台灣光復的正義不能被賴清德等人任意否認。賴清德的所謂“團結十講”只是借話語之殼,行“台獨”分裂之實。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民心的歸屬。今年這一系列重大歷史紀念提醒我們,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賴清德如何粉飾其“台獨”分裂言行,其所謂“團結十講”就是對中華民族的背叛,註定成為歷史的笑柄,遭世人唾棄。(作者:北京聯合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台灣研究院教授 朱松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