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為什麼越來越流行“懷舊”了?

2019-03-19 08:10:14|來源:廣州日報|編輯:梁寧

  影視IP再現,老牌組合重逢……近來,“懷舊梗”在綜藝熒屏上頻刷存在感,引發了一波又一波“回憶殺”。

  不少網友感慨,綜藝節目為什麼越來越流行“懷舊”了?

  因為有需求。當“郭芙蓉”和“白展堂”唱起《武林外傳》的主題曲《俠客行》,不少觀眾感慨13年過去了;目睹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的主演們時隔22年再次重聚,不少網友表示被擊中淚點……近年來,從83版《西遊記》《紅樓夢》到《新白娘子傳奇》《炊事班的故事》《射雕英雄傳》,越來越多經典影視劇在綜藝節目的舞臺上“情景再現”,讓觀眾一邊感動得流下眼淚,一邊感慨自己逝去的青春。這背後,是經典IP的殺傷力,是觀眾對於情懷的強烈需求。

  而需求意味著生産力。經典影視劇承載著一代代觀眾的集體記憶,本身就自帶話題,自帶流量。環顧影視圈,懷舊早已從文化景觀轉化為一种經濟現象,從電影、小説到遊戲、歌曲,莫不如此。商家售賣情懷,以期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用戶購買回憶,獲得某種程度的心理滿足。綜藝節目,也是一樣。它們站在經典影視劇的“肩膀”上,用綜藝與懷舊碰撞,得出高收視率、高關注度的成果——這種形式直接、有效,也因此備受追捧。

  作為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綜藝傳播力強,輻射面廣,一直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綜藝節目流行“懷舊”,這屬於應需而生,能戳中觀眾的心理需求,在滿足群眾文化需要方面發揮著一定作用。但也必須承認,情懷從某種程度上説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懷舊梗”可以用一次,用兩次,但不可能屢試不爽。當觀眾的懷舊需求充分釋放,勢必對其産生審美疲勞,甚至産生“免疫力”,這是規律使然。比如,此前不少網友發現,搜索“某某劇組重聚”會發現一些劇組從未停止過重聚,今天在這個節目,明天在那個舞臺,所謂的“聚首”有了套路的味道,引來網友紛紛吐槽。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近年來,群眾對文化産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檔節目是否有新意、有創意,成了影響觀眾取捨的關鍵因素。從《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到《聲臨其境》《我就是演員》,近年來越來越多綜藝節目脫穎而出,以誠意和創意打動人心。對於綜藝流行“懷舊梗”,沒必要指責其“炒冷飯”、缺乏創新,但保持必要的警醒是應該的——少些套路,多些誠意和匠心,狠抓精品創作,才能夠打造出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 (夏振彬)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