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智慧製造合作示範區

2017-04-27 16:37:38|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董健雄

打造國際智慧製造合作示範區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綜合服務中心外景 曾憲平攝

  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正式掛牌成立,令人矚目。洛陽片區將走出怎樣一條極具內陸特色的自貿試驗區發展之路?

  根據《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洛陽片區正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提升産業發展水準、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提升政府監管能力和服務水準、構建政策激勵和法律保障體系等六個方面,醞釀著突破性的改革新舉措,力爭將洛陽打造成國際智慧製造合作示範區,推進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

  搶抓機遇探索自貿試驗區建設新路徑

  洛陽作為河南自貿試驗區的三大片區之一,這既是國家賦予洛陽的重大使命,也是洛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

  按照《總體方案》,洛陽片區實施範圍位於洛陽市區核心區,涵蓋洛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全部和澗西區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6.6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區面積18.88平方公里,澗西區面積7.78平方公里。

  片區功能是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機器人等高端製造業以及研發設計、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國際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文化貿易、文化展示等現代服務業,提升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能力和國際産能合作能力,打造國際智慧製造合作示範區,推進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

  發展目標是經過3至5年的改革與探索,洛陽片區將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便利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培育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將洛陽片區建設成為制度創新新高地、轉型升級新引擎、開放經濟新動力、區域協同新平臺、“一帶一路”新支點,打造極具洛陽特色的産業轉型升級開放發展新模式和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建設新典範,探索具有洛陽特色的自貿試驗區建設新路徑。

打造國際智慧製造合作示範區

  發揮優勢放大國家戰略效應

  洛陽片區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洛陽的資源和優勢。洛陽的優勢也是洛陽片區的優勢,洛陽片區的發展也將帶動洛陽的發展。

  洛陽片區的建設和發展,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

  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洛陽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1500多年建都史,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此外,洛陽現有國家5A級景區5家、4A級景區18家、世界文化遺産6處。

  雄厚的産業基礎——“一五”時期國家156項重點工程有7項在洛陽建設,鑄就了一拖、洛礦、洛軸等一批“共和國工業長子”。洛陽現已形成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等五大主導産業,機器人及智慧製造、新能源等六大新興産業蓄勢崛起,文化産業、科技服務等五大特色産業蓬勃發展。

  突出的科技實力——洛陽現有部省級科研院所1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各類研發機構1100余家,高等院校8所,專業技術人員已達18萬餘人。

  優越的區位優勢——洛陽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交通區位優勢明顯。隴海、焦柳、鄭西高鐵三大鐵路幹線和連霍、二廣、寧洛等國家幹線高速公路在此交會。洛陽機場是國內凈空條件最好的二級機場。同時,洛陽將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個擁有地鐵的非省會城市。

  多措並舉實施六大領域創新性改革

  按照“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總體要求,根據《總體方案》,結合洛陽實際,洛陽重點在投資管理、貿易管理、金融監管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進行制度創新,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實現對市場“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的目標。

  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完善一類航空口岸功能,加快申建一類鐵路口岸,打造中西部地區交通物流樞紐;積極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申建,創新海關、檢驗檢疫監管制度,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在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方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政府主要精力從現在由企業成立前審批轉向對企業成立後與經營過程中的審查與監管,讓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在負面清單之外發揮創造力,創新商業和服務模式;對一般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制為主的境外投資管理制度;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探索“網上並聯審批”,實現“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同步審核、信息互認、多證合一”。

  在提升産業發展水準方面,堅持“雙自聯動”,加強自貿試驗區與自主創新示範區政策聯動支持、機構聯動協作、平臺聯動共享、資本聯動增效、人才聯動培養、科技聯動創新;實施“雙合驅動”,借助産融合作和軍民融合平臺,探索産融信息共享、財政資金引導、投融資等機制創新,以“軍轉民”和“民參軍”為突破口,構建軍民産業縱深融合機制;做大做強高端製造業,建設全國重要的智慧裝備製造、新材料、機器人産業基地;積極培育研發設計、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有洛陽特色的旅遊和文化産業,加強國際交流,提升洛陽國際化水準。

  在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方面,允許境內企業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使用外幣結算,鼓勵區內銀行開展項目融資、土地融資等與洛陽片區開發、建設、運營相關新業務;積極發展離岸貿易,推進以人民幣離岸業務為重點的離岸金融業務發展;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有序開放,允許本地法人銀行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進一步推進內資融資租賃企業試點;支持跨境投融資業務;允許洛陽片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金融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從境外自主融入本外幣資金、拓寬境外資金回流渠道。

  在提高政府監管能力和服務水準方面,深化政府職能轉變,探索建立綜合統一的行政審批機構,實施“一口受理、多評合一、統一評審”新模式;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互聯網+稅務”;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建立“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著力構建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相適應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提高政府監管效率,建立集中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體系。

  在構建政策激勵和法律保障體系方面,創新高級人才引進政策,實施“河洛英才計劃”;落實土地優惠政策;提升知識産權服務水準,建立高效的知識産權綜合管理體制;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健全司法機構,受理和審理與洛陽片區內註冊的企業相關的民商事、行政及刑事案件。(記者田宜龍 李宗寬 通訊員 孫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