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把河南冷鏈物流的優勢化為機遇

2017-06-26 08:58:21|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萬慶麗

  在經濟轉型發展、消費升級換代的今天,冷鏈物流已處於市場的爆發期,市場上不但涌現出了一大批龍頭企業,同時,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市場、區位、平臺等優勢突出的河南,如何把這一物流優勢變成産業動力,我們就這一問題採訪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請其進行解答。

  記者:焦廳長,對於大數人來説,冷鏈物流仍然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請您先給大家做一個科普,並談一下河南在冷鏈物流産業所具有的優勢。

  焦錦淼: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産、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品質,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冷鏈物流的適用範圍包括:初級農産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産品、花卉産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産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製品,巧克力。特殊商品:藥品。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複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首先我省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果蔬産量居全國第二位,肉類産量居全國第三位,奶類産量居全國第四位,速凍食品、鮮肉及肉製品分別約佔全國産量的72%和13%,向省外輸出量比例達60%和50%以上。巨大的市場培育了雙匯、眾品、三全、科迪、華英、大用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速凍冷藏食品龍頭企業,強大的産業基礎將推動冷鏈物流快速發展。

  其次,區位交通優勢突出。我省地處中原,區位優越,陸空銜接的綜合運輸體系不斷完善,多式聯運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物流匯集能力逐步增強,集散、分撥、配送成本進一步降低,為我省冷鏈物流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運力基礎。

  再者,冷鏈物流需求市場龐大。據初步測算,我省易腐食品的總消費量約7800萬噸/年,目前已應用冷鏈的消費量約700萬噸/年。需要冷鏈服務的消費量約3500萬噸/年,約佔全國的8%,食品冷鏈物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華英、大用、三全、思念、科迪等食品行業龍頭企業為增強核心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越來越傾向於外包冷鏈業務。

  另外,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促進冷鏈新業務發展。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建設全面推開,為我省冷鏈物流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河南的冷鏈進口口岸更是領先內陸地區,有肉類、活牛、水果、冰鮮水産品等5個與冷鏈物流相關的進口商品指定口岸。鄭州機場等已率先開展冷鏈佈局,不少冷鏈企業擬入駐自貿試驗區。

  記者:既然您談了我們河南發展冷鏈物流具有這麼多的優勢,那麼現在我們的發展情況如何?

  焦錦淼:一句話:發展迅速、初具規模。

  我省在冷鏈裝備製造方面擁有雄厚的産業基礎,民權縣製冷工業園冷藏車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2016年河南冷藏車保有量5865輛,僅次於上海(7865輛);冷庫保有量192.5萬噸,居全國第5位。漯河雙匯物流、河南鮮易供應鏈、眾榮物流、河南大用等6家企業入選全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名單,前十強中我省佔三席(漯河雙匯物流、河南鮮易供應鏈、眾榮物流)。

  河南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也初具規模。河南萬邦國際農産品物流城擁有大型低溫冷庫和專業冷鏈配送網絡,通過冷鏈運輸農産品的數量不斷增加。雙匯、眾品等食品生産加工企業,組建了獨立核算的專業冷鏈物流公司,積極完善冷鏈網絡,拓展增值服務。一批大型肉製品、速凍食品生産企業在分割加工、儲藏運輸、終端銷售等環節實現了全程低溫控制,一批商業連鎖企業自建生鮮産品配送中心,為多個零售店進行生鮮産品的統一配送。“鮮易網”、“鮮來網”、“蓮菜網”、一日三餐網”等河南生鮮電商發展迅猛,市場運營模式越來越成熟。冷鏈物流配送企業通過與食品、商貿流通企業構建互動發展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全省冷鏈物流呈現出網絡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發展態勢。

  我省政策支持力度上也在不斷增強。我省將冷鏈物流作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在財稅、土地、投融資、交通運輸等方面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了由財政、商務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制定了冷鏈物流發展工作方案。為推動我省冷鏈物流業發展,我廳多次到商務部彙報,在努力爭取下,2016年6月,財政部、商務部將我省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十個省份之一,該政策實施時限為兩年,每年支持我省1億元,重點推進冷鏈物流信息化體系、標準化體系、硬體支撐體系建設等,著力解決冷鏈不冷和斷鏈的問題。

  記者:關於冷鏈物流,省長陳潤兒曾經做過專題調研,並提出要積極發展,搶佔這一現代物流業的制高點。那麼,下一步河南的冷鏈物流該如何提質增效?

  焦錦淼:正如陳省長上次調研所説:當前冷鏈物流業正面臨大發展、大變革的關鍵時期,河南要搶抓機遇,將其作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新興業態、重要抓手,強力推進。

  省長談話也給我們指明瞭方向:立足綜合交通優勢和産業基礎優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規模化、標準化、智慧化、專業化”為方向,著力在五個方面抓緊研究、加快步伐。

  這五個方麵包括:一要健全冷鏈物流標準體系。著力解決目前因為標準體系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斷鏈”現象,龍頭企業要積極作為,借鑒和參考國際、國內先進標準示範帶動,主動實行達標生産和提標創新。二要加快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優化資源配置、運力整合,尤其是要加快“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信息追溯系統建設。三要積極發展冷鏈多式聯運。推動交通與冷鏈物流融合發展,切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四要大力培養物流專業人才。從大學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設置“源頭”抓起,以人才結構的轉型發展推動物流業轉型發展。五要支持建設冷鏈物流基地。加快構建以鄭州為中心、擁有多個區域冷鏈物流基地的全省冷鏈物流發展新格局。

  具體到我們的工作,我們要抓好示範帶動和典型引領,通過股權投資方式,支持培育一批骨幹冷鏈物流企業。促進産地市場、銷地市場、集散地市場一體性發展。支持冷鏈物流企業、農産品批發市場、大型商業連鎖企業,加快預冷保鮮、冷藏冷凍、低溫分揀加工等冷鏈設施建設;支持企業加強産地預冷集配中心,低溫加工倉儲配送、冷鏈集散中心、低溫加工配送倉儲設施建設,積極發展冷鏈共同配送;加快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通過政府投資入股或公私合營等方式建設“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引導扶持平臺社會化公益性運營,實現交易撮合、在線交易、車聯網服務、保險金融等服務,實現社會物流資源整合;鼓勵物流企業推進信息化建設或信息系統的升級再造,並規範統一各信息系統之間標準介面,鼓勵企業間信息資源共享,實現信息資源對稱。(本報記者 趙振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