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流湖“蝶變”記

2017-07-27 10:44:20|來源:大河網|編輯:萬慶麗

  【豫見國際列表】西流湖“蝶變”記

  【豫見國際列表】西流湖“蝶變”記

  如今美麗的西流湖網友minshengcorp攝

  【豫見國際列表】西流湖“蝶變”記

  以前被污染的西流湖。資料圖片

  【豫見國際列表】西流湖“蝶變”記

  西流湖公園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網友茶博士攝

  提起西流湖,鄭州人大都記憶猶新。10年前,站在中原西路大橋處向北望去,橋下是一條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黑水溝”;2011年,鄭州市政府將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列入為民辦理的十件實事之一,是鄭州市的重點工程、民心工程。經過六年時間打造,昔日的一條臭水溝變成了如今鮮花盛開、鳥語花香的生態長廊公園。7月25日,大河網推出專題報道《西流湖“蝶變”記》,通過西流湖的蛻變,展現鄭州這幾年生態保護的進程。

  網友感嘆

  昔日臭水溝今日生態廊

  7月13日,大河網網友吳賢德發佈的西流湖近年發展變化的帖子引起網友關注。這條臭水溝,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變成了市民們強身健體和休閒遊樂的生態長廊,甚至,他還在公園裏拍攝到了不常見的戴勝鳥(上圖)。

  “從2012年開始,我每天都會堅持到西流湖拍照,就是為了記錄西流湖的美麗變遷之路。到現在已經拍了4000余張。”吳賢德告訴大河網記者,每天他都會沿著西流湖北園(化工路至建設西路)至南園(建設西路至中原西路),一邊沿湖步行,一邊舉起相機,用鏡頭記錄鄭州西流湖生態公園的真實美景。

  吳賢德的記錄也喚起了網友對鄭州西流湖的記憶。大河網網友“瑜”:夏日的傍晚,西流湖公園讓人頓覺神清氣爽,滿塘荷花繁茂,湖邊散步溜娃跳舞的人們正享受著這城市裏少有的清涼。孩子正開心地四處奔跑,害怕有水還拉著大人的手。就是公園附近停車不方便。臨近公路的地方還比較悶熱。希望城市的公園多一些。

  大河網網友“鄭州丁丁”:小時候的西流湖公園水清魚多,夏季的時候很多人來這兒游泳。後來這裡變成了垃圾場,湖邊到處都是垃圾。這幾年,鄭州市政府決定改造西流湖公園,不僅擴大了公園面積,而且對裏面的景觀、設施大量投資,新栽植了大量的樹木,面積擴大了好幾倍,西流湖公園再次成為鄭州人的花園。

  市民記憶

  從兩艘遊艇看西流湖前世今生

  數千畝西流湖上那一片生機的水岸美景,早已烙在了鄭州人的骨子裏,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曾退減,越發濃厚。在鄭州,關於湖岸生活的故事有很多,但真正伴隨“老鄭州”傳承至今的湖岸生活唯有——西流湖。而在那些斑駁歲月裏,西流湖是如何一個存在?我們要從兩艘遊艇説起。

  當年,鄭州鍋爐廠(現鄭州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工廠的工人日夜加班加點建造了轟動一時的兩艘遊艇——鄭州51號和鄭州71號,分別在五一勞動節和七一建黨節成功下水,票價每站僅為5分錢,給廣大市民增添了乘船遊湖觀美景的精神享受。據説現在還能看到西流湖北碼頭和柿園中碼頭的痕跡。

  今年五十齣頭的劉華娜也在鄭州生活了大半輩子,家就在西三環建設路附近,在她的記憶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裏還未經開發,算是鄭州周圍的農村。

  “西流湖就是流經人們家門口的一個湖,人們就在湖的周圍種地,沒有灰土揚塵。那時候也沒有專門清潔湖水的部門,但即便這樣湖水也十分清澈,一望到底。”

  劉華娜回憶説,夏天到時,西流湖就成了住在周邊人們的解暑好去處,帶點吃的,卷著涼席就去了,離得遠的就騎著自行車結伴去。把涼蓆鋪在岸上,脫了衣服就跳下水玩了,不會游泳的小孩就把布纏在厚泡沫上抱著遊,也玩得不亦樂乎。後來水質變差,市政府就開始整治開發,2000年左右就圍起來不讓亂下水了。

  2011年,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西流湖建成生態公園並列為向市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與此同時,對沿湖規劃範圍內的建築物和違章亂搭亂建的房屋進行拆除,對違章經營的生産企業、養殖戶進行清理。

  劉華娜對此也印象深刻,“2011年開始,在政府的干預及村民的自覺維護下,西流湖的水越來越清,樹也長得越來越高,到公園裏遊玩的市民越來越多。特別是到了夏天晚上,吃過飯,一家人來到這兒散步納涼,嗅嗅花香,再也沒有刺鼻的臭味兒了。”

  管理者説

  6年努力西流湖重造鄭州“綠肺”

  2012年7月10日上午,中原西路中原大橋北側,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南區)建設開工。2010年我省確定的66個城市生態建設項目中,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是全省唯一一個在城市建成區內的城市生態公園,是鄭州市的重點工程、民心工程。

  西流湖公園管理處黨支部書記徐紅宇對此印象深刻:“上世紀80年代,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展,西流湖上游、賈魯河兩岸密布的工廠和民居,産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對西流湖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提起當時的心情,徐紅宇驕傲滿滿:“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北起化工路,南至中原西路,總佔地面積3.2平方公里。換算成畝的話,建成後的面積將達到4800畝,而人民公園目前的面積為425畝,也就是説鄭州市市區內將來將增加約11個人民公園。”。

  時任鄭州市園林局局長姜現釗介紹:“我們將通過地形修整、水岸梳理、種植綠化等手段對西流湖區域進行生態修復,努力將西流湖變成一個樹林茂密、水草豐盛的生態型遊憩綠地,為鄭州營造一個‘西部綠心’。”

  徐紅宇説,公園北區湖東岸為生態林帶與休憩觀賞相結合的景觀形式,西岸主要以生態密林、疏林草地等自然景觀為主,適當融入市民的休閒遊賞功能,南區則將賈魯文化融入建設中,有半島春蘇、綠嶼信步、雁舞灘等景點,建有太子灣橋等特色景觀橋。

  “咱園子大,負責清潔綠化的員工就有230人,再加上45名保衛人員,整個園區的安全維護和綠化清潔都要靠他們來完成。”在徐紅宇的帶領下,大河網記者見到了正在清潔公園路面的李蘭。李蘭剛來這裡上班兩個多月,但已經走遍了北區大大小小的地方。

  “這裡景美水美,幹活累也感到開心。”李蘭説,現在來園遊客很多,尤其是節假日和週末更是人流如織,“咱就應該把這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讓遊客們來這裡能有個舒服的環境。”

  一旁的保衛科李師傅接過話説:“現在天熱,很多遊客都來這裡游泳和釣魚。西流湖的水最深處可達10米,會給游泳者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也想借你們的平臺提醒一下游客,不要來西流湖游泳。”徐紅宇説,西流湖公園建成後,明令禁止在湖裏游泳,一些游泳愛好者會偷偷溜進湖裏,他們將進一步加強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西流湖生態公園在建設過程中,也做好了原有建築的保護。徐紅宇説:“西流湖公園北區有不少亭子,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有歷史的痕跡和氣息,能勾起人們的記憶。工程建設時將會把它們保存了下來。”

  專家點評

  好生態像加濕器滋潤著城市

  河南省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建國表示,西流湖在鄭州人的心目中名氣大、分量重。該地雖有黃河流經,但鄭州作為缺水城市,西流湖的水便成為人們生活用水的重要補給。然而垃圾日漸積累,成了一條臭水溝。這個湖變成了一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如今,人們生活水準提高,經濟發展優勢下“變廢為寶”,重新將它變成了資源,發展其環境潛力,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需要。“環境是一種生産力,把西流湖變成生態環境的支撐,對城市經濟發展很有好處,不僅可以吸引好的建設項目,為鄭州市的中心城市建設增磚添瓦,還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王建國説。

  “城市河流就像一台加濕器,時刻滋潤著城市的‘肺’,改善著鄭州的小氣候。”河南省科學院地理所所長、研究員馮德顯説,大面積的濕地往往離城市很遠,而河流卻提供了一條絕佳的城市生態走廊。黃河水流進城市河道之後,常年不斷流,寬闊的水面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阻擋灰塵、沙塵揚起,減少鄭州市風沙天氣的次數。另外,大量的水分進入空氣當中,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空氣中的粉塵數量。城市的水系是一個連續體,還能與濕地、城郊湖泊和山林形成一個完整的景觀體系,增加大氣的濕度,改變周邊小氣候,當水的熱容量大了,自然就會改善、減輕城市的熱島效應。

  “水通、水清”還能給鄭州帶來什麼?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説,除了居民能享受“清水戲鴛鴦,垂柳舞美人”的詩意環境,更拉動了河岸經濟,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城市形象,改善了投資環境,更會感染投資者,對招商引資更有説服力,“一條美麗的河流,甚至比市長吆喝半天都能吸引人。”

  “過去都是考慮生存,現在,更多的人考慮的是生活。”宋向清説,用經濟學上的“投資者偏好”理論來説,投資者在進行項目投資時,除了關注項目本身的投資價值外,對於投資項目所在地的人文和生態環境存在偏好,這包括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是否合理、水電氣暖等配套設施是否完善以及項目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是否優美等等。顯然,環境優美是投資者偏好的重要因素。

  統籌 郭俊華 孫華峰 大河網記者 宋向樂 實習生 張楠 程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