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縣作樣板合作社挑大梁 河南推廣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

2017-08-10 11:15:17|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萬慶麗

  立秋已過,秋作物收穫臨近。今年,河南省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選擇新密市、伊川縣等20個縣(市)作示範推廣。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如何實施?給河南省農業生産又將帶來哪些變化?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全程機械化如何實施

  “建設現代農業強省,離不開農業機械化。”8月9日,省農機局管理處副處長王秋生説,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在重點區域建設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旨在提高薄弱環節機械化水準,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産模式。

  今年,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在全省18個省轄市及長垣縣、永城市實施。每個省轄市建立1個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優先安排全省首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的11個示範縣及部分貧困縣,全省共建立20個示範縣(市)。

  “今年項目向貧困縣傾斜,盧氏縣、伊川縣、光山縣等貧困縣被列入示範縣(市)。”省農機局科教處副處長白雲利説。

  在主要農作物選擇上,我省提出圍繞小麥、玉米、水稻、花生等主要農作物生産,每個示範縣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主要農作物開展全程機械化示範,重點開展深松整地、保護性耕作、精量播種、水稻育(插)秧、玉米收穫和花生收穫等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示範推廣,著力解決高效植保、産地烘乾、秸稈處理等薄弱環節,突破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瓶頸”。

  “20個示範縣(市)要當好樣板,以耕地、整地、種植、植保、收穫、烘乾、秸稈處理等環節為重點,形成適合當地的全程機械化生産模式,帶動周邊地區機械化水準不斷提高。”王秋生説。

  為推動項目落地取得實效,每個示範縣(市)可獲省財政補助資金20萬元。

  全程機械化,帶來農業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大變革

  推進全程機械化,合作社“挑大梁”。我省提出培育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作業補貼、購買服務、培訓指導等方式,鼓勵引導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擔示範區域的農機作業任務,不斷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新密是全省首批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今年實施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全市有農機專業合作社46家,承擔著全市80%以上農田作業服務。”新密市農機局負責人介紹,全市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已流轉土地3萬多畝,代耕代種、聯耕聯種、託管土地超過15萬畝。“機械化讓種地越來越輕鬆,推動種植規模化。”

  “有了新農機,種糧一身輕。”唐河縣上屯鎮種糧大戶丁懷中説,“搞全程機械化就得敢買新農機,敢用新技術,把土地‘攏’起來、把産量增上去、把品質提上來。”

  在唐河縣,全縣發展農機合作社200多家,實現了鄉鎮全覆蓋,催生出土地流轉、土地託管、跨區作業、秸稈綜合利用、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服務特色農業、聯合經營、機械化“一條龍”服務等八種特色“服務套餐”,託管和流轉土地70多萬畝。

  省農機局局長淩中南表示,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圍繞我省主要農作物産業發展,依託20個示範縣(市),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産模式,將實現農業高産高效與資源生態永續利用,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建設現代農業強省開足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