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鄭州)變身“黃金列車”
2000多年前,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闢了連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如今,火車汽笛代替了曾經的悠悠駝鈴,新絲綢之路重新將中歐兩塊大陸緊密相連。中歐班列(鄭州)的開行,打通了中原至歐洲的鐵路物流通道,為內陸城市鄭州帶來了新機遇。
8月14日14時許,鄭州鐵路局圃田車站集裝箱貨場內,4座40噸級龍門吊車不停作業,工人們又開始了一天中最繁忙時段的工作。21時36分,總第450列中歐班列(鄭州)從這裡出發駛向萬里之遙的德國漢堡。
進入2017年,中歐班列(鄭州)開行頻次連續升級,由年初每週“四去四回”到六月份每週的“五去五回”,再到七月份每週的“六去六回”,最後到八月份每週的“七去七回”,頻次密度進一步升級,實現每日常態化開行。據悉,八月份計劃開行31列,到達27列。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這裡,他回憶起在德國杜伊斯堡港察看渝新歐貨運班列的情景時説‘希望班列越來越頻密’,我們一直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眾志成城、搶抓機遇,在組織班列開行上簡化辦理手續,優化工作流程,做好運力保障,為班列開闢綠色通道。”圃田車站貨運負責人陳哲説。
開行初期,鄭州鐵路局與地方部門密切協作,及時向中國鐵路總公司報送開行請示,局運輸處、貨運處、調度所、貨運行銷中心、鄭州機務段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確保中歐班列(鄭州)走得快,走得好。
4年多來,從每月1班到每日1班,從時速80公里到時速120公里,從500公里集貨範圍到1500公里集貨區域,目前中歐班列(鄭州)境內合作夥伴達1700余家,境外合作夥伴達780余家,網絡遍佈歐盟、俄羅斯及中亞地區的24個國家121個城市。
中歐班列(鄭州)運往歐洲的貨物從高檔衣帽、紡織品到汽車配件、醫療器械、飛機製造材料等共1300余種。“全程貨源直採、冷鏈運輸,保證了品質可控,銷售平價,讓中歐企業和當地百姓真正享受到了‘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實惠,成為貨真價實的‘黃金列車’。”陳哲説。
在國內,中歐班列“重去空回”現象十分普遍。為此,鄭州鐵路局聯合鄭州國際陸港公司實施“運貿一體化”戰略,創新“互聯網+”模式,建立“鄭歐商城”電商平臺和線下實體展銷體驗中心,引導50余家企業入駐,進口貨源可謂種類繁多、琳琅滿目。“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回程中歐班列(鄭州)趟趟滿載運行。
東聯西進,陸海相通。鄭州鐵路局在穩定“西進”通道中歐班列(鄭州)開行的同時,積極打通“東聯”通道,相繼開行了圃田至青島港、黃島港、連雲港等鐵海聯運班列,利用“一幹三支”鐵海公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通過空運與韓國、日本、台灣、香港等亞太國家和地區實現鐵空、鐵海聯運,促使以鄭州為中心的樞紐物流集疏便捷、班列運轉效率凸顯。
“目前,中歐班列(鄭州)全程運行時間已經從最初的18天壓縮到13天,比海運節省30天左右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貨物的運轉效率。”陳哲説,通過鐵公聯運、鐵海聯運等多式聯運方式,中歐班列(鄭州)的貨源已從2013年河南省內貨物佔60%轉變為現在的省外貨源佔80%。
“隨著班列密集化開行,依託‘一帶一路’建設和米字形高鐵建設,鄭州鐵路局在助力河南經濟發展、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鄭州鐵路局負責人表示,鄭州局將在開行和服務中歐班列(鄭州)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經驗、打造更多的精品、創造更大的財富。□本報記者董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