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萬高鐵“遇上”南水北調

2017-08-25 13:56:18|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萬慶麗

  【豫見國際列表】當鄭萬高鐵“遇上”南水北調

  8月24日,鄭萬高鐵方城段趙河鎮跨南水北調特大橋工程建設正酣。⑨7馬麗君攝

  橋下是已經通水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泓清水送京津;橋上是在建的高鐵,承載著沿線群眾的熱切期盼。保水質是硬任務,保進度是嚴要求,兩者如何兼顧?鄭萬高鐵方城段趙河鎮跨南水北調特大橋工程,考驗著建設人員的智慧。

  8月24日中午,雖已過處暑節氣,中原大地仍是烈日炎炎。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離地面20米高的橋上澆築混凝土,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7月剛接到這個任務時,説實話,壓力特別大,一連幾天都沒睡好。”中鐵十五局集團鄭萬高鐵河南段項目部二分部項目經理李合亮説,水質保護單位給他們的要求是“一滴污水都不能掉到河裏”。幾天后,他終於想通了:“都是國家工程,不能因為高鐵建設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質‘添堵’。”

  李合亮給施工人員上了一堂保水質的課,該項目段安全負責人王寶興説,“就是要讓100多位施工人員認識到,‘高鐵施工與水質保護,一個也不能少’。”

  為實現這個目標,施工人員也是蠻拼的。記者在現場看到,橋面施工部分設置了兩道擋水墻,第一道墻高30釐米,第二道墻高50釐米,避免施工中的水發生漏滲。“一般的水這兩道擋水墻都能擋住,但在靠近橋梁的邊緣作業或發生特大暴雨時,就不一定能擋得住了。”該項目段總工程師謝建民説,他們模擬了可能發生的滴水情況,自製了活動式的懸臂集水車,“集水車可以自由移動,施工到哪,集水車就可以跟到哪。”

  高鐵施工,橋墩必不可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幹渠兩側的生態保護區內不能建橋墩,這對水渠兩側外的橋墩拱度要求很高:兩個橋墩的邊跨是74米,中跨是160米,“這裡橋梁跨度是鄭萬高鐵河南段跨度最長的。”謝建民言語中既有驕傲,又有擔憂。

  為建好這個“第一跨”,施工方採用了獨特的挂籃懸臂施工法,現場澆築橋梁,先進行兩邊邊跨的合龍,最後進行中跨的合龍。“橋梁跨度太長,預製梁根本運不過去,必須要現場架梁,這對最後的合龍要求很高。如果兩塊梁的水準高度不一樣,或者左右有偏差,那合龍就不成功了。”謝建民最近一直忙著在計算機上“模擬”合龍過程。

  “我們採用了建築施工領域先進的建築信息模型系統,提前對施工中可能産生的安全隱患進行模擬,進一步提升建築信息模型系統在高鐵建設領域的實踐水準。”該項目段試驗負責人趙來告訴記者,在建設工程中,該項目段和石家莊鐵道大學開展合作,確保“第一跨”的合龍和工程建設安全無偏差。

  施工現場,56歲的鄭理正在橋樑上拆鋼模板,鋼模板附近的溫度高達50℃~60℃,讓記者幾次想靠前都望而卻步。“我們拆鋼模板都是幹幾分鐘就得後退,不然熱得受不了。我這一天到晚,衣服上的汗就沒幹過。”説完,鄭理猛灌了一大口礦泉水。

  來自四川的鄭理,曾參與多個河南重大工程的建設。他告訴記者:“期待鄭萬高鐵能早日建成通車,到時候我也能坐高鐵回家了!”

  臨近下午6點,李合亮仍在工地現場督促施工進度。這位曾參與過鄭開城際鐵路建設的河南老鄉説,他忘不了沿線群眾對高鐵早日建成的期待,“每次有附近村莊的老百姓來問建設進度,我都在心裏提醒自己,要幹就要把工程幹好,既要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又能讓老百姓安全快捷出行!”□本報記者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