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鄭州分行與信陽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簽約暨信陽分行開業儀式隆重舉行

2017-11-16 15:28:5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萬慶麗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11月9日,伴隨著中信“一起火”和具有大別山革命老區特色的“八月桂花遍地開”的優美旋律,以及廣場舞蹈隊的精彩演出,中信銀行鄭州分行與信陽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簽約暨信陽分行開業儀式拉開了帷幕。

    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韓光聚在致辭中表示,中信集團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經濟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諸多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創新,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金融與實業並舉的大型跨國集團。中信銀行是中信集團旗下的國有商業銀行,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家資産實力雄厚、綜合服務能力強大、具有廣泛市場影響力的國際化和全功能商業銀行。近年來,信陽市社會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特別是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 信陽經濟發展全面提速,厚植優勢日益彰顯,成為倍受矚目的投資創業熱土。此次中信聯合艦隊與信陽市人民政府簽訂3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是中信集團與信陽市人民政府深化合作關係的里程碑,必將拓寬合作的新領域,開啟多方共贏的新局面。鄭州分行將以此為契機,緊緊依託中信集團“跨市場、全牌照、全流程”的綜合服務優勢及“金融+實業”的大協同優勢,深度融入信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信陽建成“一市一區三樞紐”、打造“五個信陽”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定有力保障。

    信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喬新江在致辭中説,儀式的舉行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具體行動,也是中信集團、中信銀行支持老區信陽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具體行動。喬新江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信陽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全力支持金融改革,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金融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引進了一批金融機構,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體系,營造了經濟與金融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金融已經成為支撐信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信銀行作為改革開放中民族金融業的一面重要旗幟,實力雄厚、資産優良、管理規範、效益良好,在中國現代金融發展史上敢為人先、屢獲佳績。長期以來,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始終秉承誠信創新、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厚植優勢、服務中原,為推進河南省産業發展、科技創新、脫貧攻堅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讚譽。這次戰略協議的簽署,標誌著雙方合作進入了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新階段,也掀開了信陽市金融産業發展和雙方戰略合作的新篇章。希望雙方以“信”為本、誠信合作,努力在互信共贏中實現共同發展。

    隨後,中信銀行鄭州分行攜手“中信艦隊”——中信建設、中信建投證券、中信金融租賃、中信環境、中信信託與信陽市人民政府簽署了3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三年,鄭州分行將依託中信集團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整合銀行、證券、信託、租賃、基金等各類金融資源,為信陽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提供包括貸款、債券、PPP融資及各類定制化産品在內的綜合融資服務。

    在中信銀行信陽分行開業儀式上,鄭州分行徐書禮行長助理在開業致辭中説,“近年來,信陽市經濟發展全面提速,厚植優勢日益彰顯,成為倍受矚目的投資創業熱土。一個共同的‘信’字,既是我們天然的紐帶,也堅定著我們‘共信共贏’的信念與信心。我們將緊緊依託中信集團‘跨市場、全牌照、全流程’的綜合服務優勢及‘金融+實業’的大協同優勢,深度融入信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信陽建成‘一市一區三樞紐’、打造‘五個信陽’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定有力保障。”

    胡亞才副市長在致辭中説,作為改革開放中民族金融業的一面重要旗幟,中信銀行已經走過了30年風雨兼程、自強不息的輝煌歷程,並成長為信譽卓越、實力雄厚的跨國銀行,中信銀行入駐信陽,必將為信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希望中信銀行依託集團協同優勢和綜合融資服務優勢,立足信陽實際,發揚光榮傳統,強化創新發展,為信陽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信陽銀監分局向中信銀行信陽分行頒發了《金融許可證》;人行信陽市中心支行宣讀了關於同意中信銀行信陽分行加入金融管理與服務體系的函;中信銀行信陽分行行長巴春玉致答謝辭;鄭州分行韓光聚行長、徐書禮行長助理與胡亞才副市長、程飛副局長共同注入財富金沙。最後,韓光聚行長鄭重宣佈,中信銀行信陽分行正式開業。

    信諾一方,紅動茶鄉!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及信陽分行隆重開業,深化了中信銀行鄭州分行與信陽市人民政府的合作關係,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積極服務推動地方經濟建設,讓中信品牌在信陽落地生根,為信陽市經濟跨越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儀式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信陽日報、信陽晚報、信陽廣播電視臺等地方主流媒體爭相作了宣傳報道。(文 張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