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師範學院炎黃學研究院成立暨炎黃學學科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7-12-28 10:37:20|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萬慶麗

  大師雲集,群賢畢至,共啟炎黃學研究新篇章。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的文化自信精神,12月23日,信陽師範學院炎黃學研究院成立暨炎黃學學科研討會在北京中國國學中心舉行,搭建了炎黃學研究的新平臺,受到眾多學術名家好評。炎黃學研究院的成立是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的創造性舉措,是立足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自覺的務實性擔當。學術界認為,炎黃學研究院的成立不僅是信陽師範學院的大事,也是炎黃學研究史上的大事;把炎黃學上升到學科建設高度體現了信陽師範學院在學術研究上的首創精神,是繼首次提出研究“淮河文化”“根親文化”之後的再次創新之舉。

  在成立儀式上,信陽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宋爭輝代表學校發表了講話,向與會專家和媒體朋友表示感謝,介紹了信陽的風土人情和學校的發展成就。他説,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實現了豫南地區省級重點實驗室從突破到領跑的飛躍,國家級項目、獎勵和科研經費連年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全省同類高校前列;在各種大學排行榜中,綜合排名明顯躍進,社會認可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輻射力持續攀升。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面對新時代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們精心培育更加開放的大學治理模式,精心營造充滿活力的大學文化氛圍,精心構建勇於創新的大學牢固根基,以開放、創新、活力的姿態和務實、擔當、奮進的勇氣全面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在建設高水準師範大學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宋爭輝説,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陽師院決定在全國率先成立炎黃學研究院,意在把炎黃文化研究“升級”為“炎黃學”。建構“炎黃學”就是要用“學”來梳理出學界關於炎黃文化的基本脈絡,來凝聚幾代學人關於炎黃文化的研究共識;就是要用“學”來打造炎黃核心學術生産力;要依託“學”,推動炎黃文化研究于當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在“學”的旗幟下建立起文化自信與自覺。新時代,炎黃文化研究要有新樣態。要通過教學建設、教材建設、課程建設、科研建設、人才梯隊建設等,建構炎黃學學科體系,為國學的普及源源不斷地提供源頭活水和思想養分。宋爭輝最後表示,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信陽師院會以“釘釘子的精神”,堅持“一件件盯,一件件抓,一件件推進,一件件落實”的方法論,擼起袖子加油幹,用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努力,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做好這件嘉惠學林、澤被後世的事情。

  學校聘請河南省委原書記、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主任徐光春為炎黃學研究院院長、炎黃學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聘請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王震中為炎黃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在炎黃學學科研討會上,20多位專家學者聚焦炎黃學研究的必要性,炎黃學學科建設的重要性以及炎黃學的學科定位、學術規範等進行了集中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震中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説,“炎黃學”學科建設,既對提升炎黃文化研究是一件大事,也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創新性發展。作為時代的需求,建設炎黃學,有利於通過“文化自知”而達到“文化自信”,有利於改變當前炎黃文化研究中忽視學術性要求、不成系統、碎片化的現狀,有利於總結和提升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學術界對包括古史傳説在內的中國上古曆史與文化的研究,有利於把對炎黃文化研究與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結合起來,並以此整合包括古典文獻、考古學、人類學在內的多個學科,使中華早期文明的歷史畫卷多姿多彩,有血有肉,有利於在中華民族復興中加強民族凝聚,為“根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個堅實的學術平臺。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王宇信教授表示,信陽師範學院炎黃研究院的成立得天時、地利、人和,是時代的需要。目前炎黃學研究的瓶頸問題是沒有提升至學科的高度,如何得到國家的承認,成為一個學科,是努力的方向。炎黃文化內容豐富,包含面廣,有大量的資料,有相應的研究人員,作為一個學科應該可以確立起來。炎黃學院的成立正當其時,任重道遠。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就炎黃學的學科定位、學術規範發表了觀點,提出炎黃學研究要注重發現新資料、開拓新視野、採用新方法,強調學科建設的科學性,將馬克思主義和傳統優秀歷史文化結合起來,從形而下到形而上才有説服力。他還認為要構築炎黃學研究新的話語系統,立足文化自信,掌握炎黃文化話語權等。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強調炎黃學研究要合作共贏,要從學科建設的角度來深入研究炎黃學,以免流於一般化、空泛化,要更清醒、更自覺地開展學科建設。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學科建設的艱巨性,避免提出倡議時風風火火、聲勢浩大,熱潮一過,銷聲匿跡。炎黃學研究在理論上要深透。炎黃學研究要找到新的分析框架、新的學術話語,提出原創的理論觀點和學説。

  光明日報原副總編魯諄認為,炎黃學研究前途無量。信陽師範學院提出炎黃學科建設有遠見、有氣魄,炎黃學科的建設要注重可能性、必要性、重要性及主客觀條件,要深入論證。要把炎黃學研究的對象弄清楚,一定要給炎黃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在炎黃學科的建設上要制定一個中長期規劃。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新斌説,回顧學術史,信陽師範學院至少有三個里程碑式貢獻,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台灣同胞祖根、中原尋根首次根親文化研討會在信陽師院開啟;二是信陽師院首次提出淮河文明、淮河文化學術命題並舉辦研討會;三是在全國率先成立炎黃學研究院,舉起炎黃學學科建設大旗。

  徐光春總結指出,信陽師院炎黃學研究院成立大會和炎黃學學科研討會開得很成功,開啟了炎黃文化傳承、學習、弘揚新的一頁,強調了炎黃學研究的重要意義,要求做實、做新、做好,對炎黃學研究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徐光春對炎黃學研究院和炎黃學科建設充滿信心,對信陽師院做好這項工作更是充滿了信心。

  其他學者從界定炎黃學的內涵、外延和核心,研究思路與方法,設立學科建設的特區,期待炎黃文化研究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作出貢獻等方面發表了觀點。 □本報記者李樹華本報通訊員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