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賈魯河上多了一座“箜篌橋”
形似箜篌,位於中牟縣的這座跨賈魯河大橋主體已經完工。
箜篌網絡圖
核心提示|賈魯河被稱為小黃河,是一條流淌了兩千多年的河流。如今,這條千年河流上又多了一座富含藝術特質的大橋——中牟縣人文路跨賈魯河大橋。昨天,大河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該座橋的主體已經合龍,從上空和遠處看,和中國古代樂器箜篌非常相似。
現場
賈魯河上多了一座形似箜篌的大橋
“箜篌,是中國古代傳統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劉社説,在中國盛唐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國。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樂唐書》記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
昨天,大河報記者驅車來到中牟縣綠博文化産業園區人文路與賈魯河交會處,看到了這座富含藝術特質的大橋。
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賈魯河大橋如絕美的箜篌,背景是湛藍光滑的天空,似乎在演奏著穿越千年的美妙樂曲。
項目工作人員説,現在該橋的主體已經合龍,施工基本完城,只剩收尾。據了解,這座橋總長890米、寬55米,鋼箱梁總重量3273噸。該橋主塔為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主塔高度78米。裝飾塔為鳳首箜篌造型,兼具景觀功能和配重功能,共佈置18根斜拉索。
劉社説,箜篌是中華文化歷史源遠流長的見證,以此為創意,建造一座大橋,兼具箜篌的柔美優雅與橋梁的現代時尚。
重點
治理賈魯河帶動城市生態水系全面提升
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説,鄭州正在以實施賈魯河和索須河治理為重點,引領帶動城市生態水系景觀形象全面提升。
他介紹,賈魯河綜合治理項目,作為鄭州市生態建設的頭號工程,統籌治理達96公里,跨越二七區、中原區、高新區、惠濟區、金水區、鄭東新區、中牟縣7個區(縣)。
該項目總投資139億元,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導入文化、體育、旅遊、商業等多種功能,努力打造安全河、生態河、幸福河、景觀河、文脈河,項目完成後將新增水面9200畝,新增綠化面積8200畝,進一步提升鄭州市區的生態環境、區位優勢和城市品位,帶動提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形象,弘揚鄭州城市文化,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目前,賈魯河綜合治理項目藍線內土方工程和兩岸護砌大頭落地,藍線外生態綠化工程前期工作也在穩步推進,2018年春季全面展開綠化工程建設。
索須河生態景觀提升工程分4段實施,北四環橋和天河路節點已完工,“一園、兩廊、三島”,“水闊、路暢、岸美”的生態景觀效果初步顯現。索須河全部治理完成後,將新增河道水面1396.5畝,新增綠化面積1588.5畝。
水系
優化供水結構鄭州建設“全域水系”
缺水,是很多人對鄭州的印象。今後,鄭州如何將河湖整治和水系連通,提升水量?
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説,鄭州將強化“生活用水以丹江水為主,生産生態用水以黃河水為主、再生水循環水為補充”的供水結構,利用黃河“錯峰蓄水”,利用濕地“存水凈水”,連網連庫“循環用水”,提升標準“多用中水”,努力實現城區河道生態景觀水量倍增的目標。
鄭州今後如何建設“全域水系”?據介紹,航空港區結合園博園建設,實施蘭河、梅河生態整治,完善園區水系;鄭東新區龍湖、龍子湖、象湖先後蓄水連通,魏河、七里河下游生態治理正在加快推進;經開區規劃建設“蝶湖、荷湖”,打造“龍渠、鳳河”系列景觀水系,構築“兩湖、兩橫、三縱”寬闊帶狀水綠交融的生態屏障;高新區治理須水河,實現天健湖蓄水;上街區大力推進“一河一庫五湖”工程;滎陽市圍繞“四庫一河”開展水系連通和生態提升;新鄭市著力構建“一軸、兩帶、四片區”的城市生態水系佈局;中牟縣連通雁鳴湖、鷺鳴湖、國家農業公園等生態水系,形成了“河、湖、濕地”相融合的生態水網。河渠暢通、岸綠景美、自然生態的都市區全域生態水系芳容初現。
省水利廳上述人士説,此次實施湖長制,箭頭主要指向天然河流,能達到湖泊水面效果的水庫不在範圍之內。受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湖泊成因等條件限制,我省境內的湖泊都較小,常年水面面積均在10平方千米以下。普查報告顯示,我省達到標準的湖泊一共有8個,所有湖泊都集中在淮河流域。
省水利廳上述人士説,此次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是指導性《意見》,水利部還將會出臺更細的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將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其實,去年我省開始實施河長制,涵蓋了河流、水庫、湖泊等不同的水體,上述湖泊也在河長制實施的範圍之內。根據我省去年出臺的《河南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含湖泊、水庫)將全部設立河長,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對當地生産生活有重要影響的,也要設立河長。□記者王磊文白周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