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加快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産業發展

2018-01-30 09:47:15|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萬慶麗

【企業資訊列表】安陽市加快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産業發展

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模組化機房

【企業資訊列表】安陽市加快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産業發展

安陽方塊鍋爐有限公司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平臺實時傳輸客戶鍋爐監控數據

【企業資訊列表】安陽市加快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産業發展

安陽市公安局、安陽市便民服務中心等十家單位首批接入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信息系統資源

【企業資訊列表】安陽市加快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産業發展

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模組化機房

  當前,以大數據雲計算為主導的信息化浪潮正席捲全球。在技術的推動下,大數據雲計算已不僅是一種應用工具,而是撬動經濟增長的“生産力”,催生了體量巨大的新興産業,成為全球範圍內加速企業技術創新、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引領社會管理變革的利器。

  身處大數據時代,如何將數據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從而服務經濟社會?

  對一個“老字號”工業城市而言,發展大數據雲計算應用,不僅是在新一輪圍繞信息産業資源配置的區域競爭中搶佔制高點的奮進之舉,更是轉型發展的務實之選。早在2014年年末,安陽市委、市政府就瞄準大數據雲計算産業這一信息技術前沿領域,整合資源優勢,于2015年2月3日,正式啟動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項目建設。

  三年來,在這片國內地市級規模最大、安全級別最高、運算速度最快的“雲”上,安陽市委、市政府通過大數據、雲計算驅動創新發展,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應用水準迅速提升,從根本上解決了電子政務應用部署靈活性不高、運行維護困難等問題。安陽市圍繞電子政務、交通、旅遊、工業、農業、環保、電子商務等方面,全面建設政務雲、民生雲、企業雲、物聯網雲、農業雲、平安雲等。在政務方面,利用大數據幫助政府進行決策、管理和服務;在民生方面,做交通管理、旅遊服務等;在企業方面,幫助企業改造、發展“數字經濟”等。大數據雲計算的發展,不僅為安陽産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而且讓政府管理更加高效,群眾也享受到了更精準更便捷的公共服務。

  如今,這幾朵“雲”建設到了哪一步,圍繞這朵朵“祥雲”已形成或即將形成哪些大數據産業?大數據基礎設施初具能力,大數據應用初步展開,大數據産業初顯雛形……記者從市信息中心了解到的信息顯示,發展大數據産業,安陽底氣十足。

  優勢凸顯硬體發展底氣十足

  1月6日,記者走進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機房,立即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一排排高大的存貯設備,嚴密的指紋驗證系統,智慧化的監管平臺,很多是在電影中才能見到的。一位工作人員通過指紋驗證,打開兩排存貯設備間的玻璃門後,進入一個模組,只覺涼風徐徐從頭頂吹來,不同用戶單位的存貯設備一一排列,走道兩端各有一個監控設備。類似這樣的模組在這個機房還有很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可以提供140台高性能伺服器、80萬億次計算能力、13PBNAS存儲和507TB高端存儲,並增加了一套雲資源運營支撐系統,實現對雲資源的管理和調度,有效支撐基礎設施雲服務的運營,同時新增漏洞掃描設備、準入設備、日誌安全管理中心、容災備份系統等安全設備,提供更專業、更安全的保護。

  對大數據雲計算中心來説,安全等級至關重要,而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擁有國內一流的防火牆,擁有強大的攻擊防護能力與系統級並行數據處理能力,採取雙路供電、獨立UPS電源和後備發電機組,讓動力永不間斷。同時,雲計算中心網絡設備和線路全部採用最先進的冗余備份配置措施。

  “對溫度的管控上,冷空氣向下走,主機運行産生的熱量從背後散出,使內部溫度不會太高,可以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且監控設備與外部的電腦連接,可以讓管理員及時知道機房內的環境是否安全。”工作人員指著玻璃墻上的小電腦對記者説。

  除了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指揮中心也很重要,這裡能為市委、市政府規劃決策提供翔實依據。在指揮中心,記者看到,340平方米的大廳內分設大屏顯示區、會議區和50個席位的聯動成員區,可以同時實現96路音視頻監控信號接入顯示,具備指揮調度、電子政務網絡管理、視頻會議三大功能,實現接入信息資源的實時呈現、靈活調度、及時預警和匯總分析等功能。

  “不管哪個運營商的用戶,網絡速度與畫面品質我們都可以保證。我們還特別兼顧了公安部門視頻監控專用接入區域的雲業務,充分考慮了視頻攝像頭廠家和視頻接入軟體廠家的多樣性,從技術角度可以支撐業界主流廠家,如華為、海康、大華等,滿足不同技術需求,切實發揮指揮中心應有作用。”市信息中心負責人説。

  以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創新了政府管理模式,必將為安陽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增添新引擎和新動力。

  搶抓機遇聚焦城市轉型升級

  “如果智慧城市是一部電影,政府就是導演。”安陽市市長王新偉風趣地説。這名“導演”通過智慧城市這一舞臺,能夠加強政務數據的獲取、組織、分析、決策,通過雲計算技術實現大數據對政務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開發和應用,而這些大數據也將進一步提高決策的效率,提高“導演”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對政府來説,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技術有利於節約政府投資、加強市場監管,從而提高政府的決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對企業來説,通過技術合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産業發展向集約、低碳、高效、多元、循環轉變提供平臺支撐和技術保障。這些都能對安陽經濟轉型升級起到帶動作用。

  長期以來,重復投資、重復建設、資源浪費一直是國內電子政務建設不可回避的問題。近年來,雖然安陽市電子政務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信息化水準也得到了全面提高,但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的情況依然難以避免,推動電子政務建設、實現集約化建設,勢在必行。為此,王新偉要求,政府信息中心負責統籌協調政府部門信息系統資源蒐集整合工作,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將各單位信息資源逐步與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實現共享,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和政府管理水準。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6家企事業單位143個系統入駐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在安陽,全市醫療、交通、教育、公共安全、金融交易、食品安全和城市管理等信息化項目逐步入駐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進一步通過組織整合、集成優化各類資源,消除信息孤島,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礎設施、設備和信息數源,為用戶群體的公共需求提供統一的輔助解決方案,從而實現市政服務的便捷性、市政服務的統一指揮和統一調度,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和城市服務管理水準。

  與此同時,在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各種有關國計民生的數據能實現統一交換、統一身份認證,為整個城市的海量數據提供處理和存儲服務,這不僅為政府信息化資源整合、智慧應用等提供了強力支撐,同時還大大減少了項目投入、建設週期和後續維護成本。

  “如果説政府部門是一座城市的‘最強大腦’,那麼工業企業就是城市的‘血脈’,構建我市完整的雲計算、大數據産業鏈,必將推動我市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安陽市常務副市長陳志偉談到。在一座“智慧城市”流淌的血液中,工業企業的智慧化、信息化決定了其機能的健康運轉。當下,我國已經啟動實施了《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等戰略性改革。

  作為我省老工業基地,安陽市擁有數目龐大的工業企業。如何通過大數據這種信息化手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安陽市一直在探索。

  “以前由於時空距離,産品賣出去後很難維護,所以很多時候賣完鍋爐就完事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通過信息化手段,能在總部監控到每一台産品的實時運行情況,及時給予客戶遠程支持,真正變成服務型企業。”1月3日,在安陽方快鍋爐信息中心,負責人程利民告訴記者。

  “蒸汽壓力0.85MPa,本體排煙溫度214.8℃,PID輸出比例45.1……”記者看到,一台遠在杭州娃哈哈公司的鍋爐生産情況顯示在電子螢幕的“鍋爐燃燒監控終端”上。坐在工作臺上的兩三個工程師並沒有想像中的忙碌,只因為一切預警信息都會自動推送出來。

  程利民説,在進駐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之前,公司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就超過百萬元,監控中心的工程師需要六七個人連軸轉;而現在借助大數據雲計算中心的“保姆式”服務,只需投入幾十萬元和兩三名工作人員即可。整體信息化費用投資節約30%以上,而且運營商級的服務讓生産中斷、數據丟失和遭遇攻擊的風險大為降低。

  目前在安陽,像方快鍋爐這樣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助推企業轉型發展的企業不在少數。

  2015年以來,河南亞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永達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安陽市翔宇醫療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等數十家企業簽約或入駐,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技術,助推更多企業逐漸實現製造的個性化、服務的遠程化,通過服務增值化解了産品製造低利潤的壓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提速增效“七大工程”引領新跨越

  “人民受益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根本宗旨。只有更貼近百姓、關注民生,智慧城市建設才能惠及更多人、産生更大的社會效益。”王新偉認為。只有建設好智慧民生項目,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變化,才能給人民帶來獲得感和認可感。

  不僅工業企業,安陽市政務大數據、視頻大數據、教育大數據、衛生大數據、便民大數據、環保大數據、産業(農業、工業、旅遊)大數據的“七大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中推進,大數據橫向貫穿城管、環衛、交通等各個部門,縱向連接各級政府部門、街道、社區等,因為數字化和可視化,發生在城市每個角落的事件,都將獲得及時處理。

  “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工作模式,提速提效,值!”2017年12月30日,安陽市環保局負責人在提及基於視頻大數據在各縣(市)區部署的“藍天衛士”系統時,其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該系統依託安陽移動公司“千里眼”監控平臺,利用農村豐富的基站鐵塔資源,通過在鐵塔頂端架設高清遠距數字攝像頭,使用專線將採集到的實時圖像傳送到視頻監控平臺和預警分析平臺,遠程操控攝像頭360°自動旋轉採錄,一旦發現火點,可以實時報警,並通過短信發送到責任人手機,還能夠實施圖像截圖、回放,進行反饋和快速處置,實現了對農村大範圍區域內7×24小時不間斷的“人防+技防”。有了“藍天衛士”的實時監督、高效監管,極大地節約了人力、物力,提升了秸稈禁燒工作效率。

  一輛犯罪嫌疑人駕駛的車輛疾馳在城市道路上,不出幾秒鐘的時間,一旦沿路的監控攝像頭捕捉到其車牌照和駕駛人的面部特寫,一行行詳盡的車輛信息與犯罪嫌疑人的個人信息就會出現在警務人員的電腦螢幕上……如此令人嘆服的一幕,不再僅僅出現于好萊塢犯罪大片中,在安陽市已經實現。

  2016年12月29日,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平安雲”正式上線開通。安陽市各縣(市)區政法委、綜治辦、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發改委以及司法、民政、人社、環保、交通、工商、消防等各級政法、綜治成員單位都參加了“平安雲”的啟動儀式,共同關注城市安全問題。這些相關單位也相繼入駐安陽市雲計算中心,支持信息共享,同步實現數據歸集和開放,利用創新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進行城市的智慧化改造,共同在週到、精細的服務中提升社會治理水準,打造更安全的城市。

  哪些景點票價有優惠活動?哪家酒店可以放心入住?附近的風味美食都有哪些?距離最近的洗手間、停車場在哪?這是遊客關注的熱點。為此,安陽市旅遊局借助大數據雲計算,打造“智慧旅遊雲”。

  “這是一台觸摸式一體機,上面的信息非常豐富,基本涵蓋了遊客的食、住、行、遊、購、娛。”在市旅遊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指著墻角一人高的大螢幕對記者説,這臺觸摸式一體機是“智慧旅遊”的體驗終端。

  據介紹,建設基於旅遊信息標準的安陽“智慧旅遊”雲計算中心,包括旅遊信息數據中心和數據交換系統。系統以智慧旅遊建設的信息為基礎,實現按照統一的規則獲取採集旅遊信息,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進行集中存儲,按照統一的交換標準通過各種平臺發佈,最終實現旅遊信息的智慧化,使得旅遊信息得到共享。同時,也有利於旅遊信息數據的集中管理,避免重復建設而造成的浪費,節約了財政資金。

  “就像家家戶戶用電用水一樣,大家不用自己建電廠、水廠,需要用了,打開開關就可以了。各個部門不用自己再建立一套系統和獨立的數據中心,花大量資金用於購買硬體設施。通過統籌規劃,可以把大量的應用和服務放在雲端,而政府、企業只需購買服務。”安陽市政府辦公室負責人説。近三年的時間,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已經成為安陽乃至豫北地區高科技的代名詞。

  安陽智慧城市建設也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肯定和稱讚。2018年1月14日,由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支持、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的“2018首屆中國智慧社會發展大會曁第二屆新型智慧城市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會上,《安陽市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榮獲“2017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優秀平臺案例獎”,並成功入編《2017新型智慧城市優秀應用案例彙編》。安陽市在城市轉型發展上探索出一條“居於全國前列、符合安陽實際”的智慧城市建設新路子。

  市委書記李公樂提出:“要在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推動生産、管理和行銷模式變革,實現互聯網與各個産業融合創新發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善謀者成,遠見者勝。這一點,在安陽大數據産業的發展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基礎設施初具能力,為大數據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政務大數據水準不斷提高,社會大數據應用穩步推進,大數據應用已初步展開;形成了一批企業、産業園區和大數據精準服務企業。當下,安陽市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正在擼起袖子加油幹,不忘建立平臺的初心,把功課做深,朝著這一發展目標挺進,力爭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雲上之城”。□本報記者 任國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