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打造"三城三都" 全方位推進音樂之都建設
2017-12-14 09:58:33  |  來源:成都商報  |  編輯:李勝蘭

  原標題:三城三都

  五位佈局 全方位推進音樂之都建設

  成都打造"三城三都" 全方位推進音樂之都建設

  製圖 李開紅

  □ 三城:

  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遊名城、世界賽事名城

  □ 三都:

  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

  關於成都名字的由來,目前公認的説法是《莊子》周成王遷歧説,即“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三年成都,但是打造一個公認的國際城市品牌卻要兩千多年的積澱、努力和愈加奮發昂揚的鬥志。成都,一座2500多年未曾更改過名字的城市,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在新的時代依然與時俱進、拔節生長。

  自燦爛輝煌的古蜀文明起,歷經秦漢“列備五都”、隋唐“揚一益二”的鼎盛繁華,從詩畫佐酒,絲竹伴餐,直至今天積極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高標準打造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通過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文化溝通能力和全球傳播能力。

  具體的思路,這座千年古都已經成竹在胸。成都商報記者日前從成都市商務委、成都市文廣新局、成都市旅遊局等部門獲悉,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發展空間已經規劃到位、路線圖業已制定成熟。未來,將在立足現有優勢的基礎上,精心部署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提升成都國際化水準。成都商報記者 李彥琴 胡敏娟 董馨 實習生 陳星宇 向蓮君

  國際美食之都

  “過節耍成都”升級為城市IP項目

  2010年,成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稱號,也是亞洲第一個獲此盛譽的城市。成都自古即物産盛饒,人氣興盛,當下更成了現代人嚮往美食、休閒遊玩的代名詞。成都將以美食為紐帶,以國際化為主題,助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發展戰略,傳承和發展天府文化,提升成都國際美食之都的品牌影響力。

  品牌 過節耍成都

  成都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美食是成都一張閃亮的名片。它不但擁有中國最早的釀酒工廠、最早的茶文化中心、第一個菜係産業基地和第一個菜係博物館,而且有高度發達的美食行業、專業美食機構、大量優秀廚師和傳統烹飪技巧,並通過舉辦美食節、烹飪比賽等活動推廣和保護傳統食品。對成都來説,美食就是“創意”的代名詞。

  今年9月29日,歷時10天的第十四屆成都美食旅遊節暨第七屆國際慢食全球大會在成都成功舉辦。全球嘉賓通過論壇、展覽、商務對話以及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與美食上下游企業、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展開了充分的交流,大會通過了《成都宣言》,為慢食運動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杆,也為成都留下了豐碩的成果。成都還借勢國慶超級黃金周和西成高鐵即將開通有利時機,緊扣成都天府文化底蘊、休閒慢食生活、互聯互通門戶和活力強勁市場的優勢,以“過節耍成都”為主題定向邀約以重慶、西安市民為重點的天下賓朋,用“熊貓護照”為紐帶聯通吃住行遊購娛消費全過程。此外,繼去年11月,成都市商務委在洛杉磯開出第二家川菜海外推廣中心後,他們又打算在矽谷推廣郫縣豆瓣醬等川菜原料。此外,他們還利用海外重點推廣活動,在歐洲等地新建2家“成都川菜海外推廣中心”。

  方向 美食國際化

  市商務委透露,接下來,成都為打造“國際美食之都”將會有一系列大動作:首先是舉辦“2018(第十五屆)成都美食旅遊節暨火鍋月活動”。在餐飲中強調美食的國際化以及參與者的國際化,並融入“過節耍成都”的理念,宣傳成都美食旅遊文化,提高成都國際影響力,吸引國內外遊客來蓉旅遊消費。成都還將策劃境外“2018成都美食文化周”活動。擬借助國際慢食協會平臺,以國際慢食協會舉辦的2018大地母親慢食博覽會活動為契機,在意大利都靈和米蘭舉辦“2018成都美食文化周”,以慢食和美食為媒,發揮雙方優勢和影響力,推動成都與意大利及歐洲在經濟貿易、藝術設計和文化創新等領域更廣泛和深入的合作”。

  對於“過節耍成都”活動,成都將在原有基礎上將其升級為城市IP項目,活動橫跨6個大小長假、持續13個月,針對全國超過11個城市開展定向邀請,並策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邀約,助力“成都造”品牌塑造和市場推廣。

  此外,成都還將深化國際美食之都合作。組織參加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會議,向各國創意城市代表宣傳推介成都美食創意文化。開展與美食之都城市交流系列活動,交流分享美食之都發展經驗。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開展“絲綢之路上的美食歷史文化”項目,推動提升成都在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地位及作用。

  國際音樂之都

  構建現代音樂産業鏈

  音樂人趙雷一首《成都》,以最生動的方式,詮釋著成都音樂文化氛圍和音樂城市形象。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進程中,成都將如何激活新的創造力?建設音樂演出匯聚地;搭建行業發展平臺,構築原創音樂生産地;助推重點企業項目,形成音樂器材集散地;聚焦音樂版權發展,創建音樂版權交易地……成都在全方位推進音樂之都的建設上充滿生機。

  優勢 文脈悠久

  成都是全國擁有國家音樂産業基地的四大城市之一,去年全市音樂産業市場總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演唱會票房市場長期穩居全國前三;市域內有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等音樂或設有音樂專業的院校10余所……這也是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底氣所在。

  市文廣新局介紹,目前,成都已重點打造了武侯區“城市音樂坊”、青羊區“少城視聽産業園區”、成華區“東郊記憶”國家音樂産業基地和龍泉驛區“321梵木創藝區” 四個特色音樂産業園區。與此同時,以“音樂+旅遊”的發展模式,重點打造彭州市白鹿鎮、崇州市街子鎮、龍泉驛區洛帶鎮、大邑縣安仁鎮四個音樂特色小鎮。更令人興奮的是,成都城市音樂廳明年8月將正式首演;城市音樂坊將於2022年全面建成;“少城視聽産業園區”工程已于2017年9月底正式開園;“321梵木創藝區”一期工程(4萬平方米)已全部建成投用。這意味著明年,成都市民在家門口就將看到更多更好世界級的名家、名作音樂會。

  方向 五位佈局

  東部音樂創作生産區、南部高端音樂演出區、西部傳統音樂演藝區、北部音樂産業聚集區、中心專業演藝市場區——未來,一張五位佈局的城市音樂産業“網絡圖”正在成都徐徐鋪開。在這張“網絡圖”上,清晰地規劃出城市東部為音樂創作生産區,以國家音樂産業基地“東郊記憶”為重點,依託三聖花鄉、蔚然花海,重點發展音樂創作生産和數字音樂製作傳播;南部為高端音樂演出區,有序推進大魔方、省級文化藝術中心等演藝設施建設,重點發展高端音樂演出;西部為傳統音樂演藝區,依託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園和藝術院校,重點發展傳統音樂演藝和音樂培訓;北部為音樂産業聚集區,依託四川音樂學院(新都校區)、鳳凰山公園、保利198音樂公園,重點發展露天音樂廣場和城市音樂公園;中心為專業演藝市場區,依託現有演藝場館和市場,建設城市音樂廳和音樂坊,重點發展音樂演藝、樂器銷售等專業市場。

  相關報道

  “創業天府·菁蓉匯”舉行音樂産業專場

  運營商音樂聯盟成立 10位知名音樂人簽約落戶

  以“音領成都,川越夢想”為主題的“創業天府·菁蓉匯”音樂産業專場活動,昨日在成都市武侯區舉行。中國三大運營商音樂聯盟正式啟動、10家音樂人工作室及音樂人公司簽約入駐武侯區“音樂産業孵化器”。省市區相關部門,近百名著名音樂人、音樂家、音樂企業領軍人及投資機構代表參加了大會。

  現場,以中國移動咪咕音樂、中國電信愛音樂和中國聯通沃音樂為代表的三大無線音樂運營商達成合作關係,成立“運營商音樂聯盟”,共同推動數字音樂以及流媒體音樂的發展。該聯盟將依託武侯區發展音樂産業所營造的文態和業態以及良好的政策條件,在音樂版權、音樂活動、音樂發行、音樂製作、創新行銷等方向打造産業發展生態圈。孫楠、關曉彤……今年以來,一批知名音樂人工作室,音樂文化企業相繼落戶武侯區。在活動現場,劉黨慶、崔恕、宋秉洋等10位知名音樂人也與武侯區簽約,在“音樂産業孵化器”成立個人工作室及音樂公司。目前,武侯區以“兩核共振、四區聯動、多點支撐”的全域創新理念,形成了磨子橋創新創業街區、西部智谷創新創業園區等雙創基地。以此次菁蓉匯活動為契機,武侯音樂産業孵化器、娛樂工廠孵化器等攜手開啟了文化創意産業孵化的新篇章。

  國際會展之都

  一市兩館、全域多點

  會展業,從一定程度上來説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錶”和“風向標”,作為位列世界會展城市100強行列的成都,如何打造國際會展之都?

  優勢 領跑中西部

  會展綜合實力位列世界會展城市第89位;“全球會議目的地國家及城市”排行中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列中國城市第三;在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排行榜上,成都位居第四、中西部第一,繼續領跑中西部……

  王天剛表示,成都已具備建設會展經濟新高地的良好基礎。接下來,成都將重塑經濟地理,構建會展發展新空間,構建“一市兩館、全域多點”的會展發展空間。

  具體來講,將以西博城為支撐和引領,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規劃建設天府中心國際會展功能區,加快建設國際會議中心,打造側重承接特大型綜合性展會的國際會展中心。同時,優化改進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功能集聚區,提升中心城區會展功能品質,側重承接中小型專業性展會。

  依託天府空港新城和國際鐵路港建設,成都還將開闢會展“東進”新空間,規劃建設大型會展設施,主要以會議、航空、物流、科技類展會發展為主,最終形成以會議、旅遊、文化拉動為主的會展互動圈。依託“西控”區域生態自然資源,建設高端會議型酒店、小型展覽設施,以旅遊和會議、活動結合為主要發展導向,重點發展會展旅遊,同時加大與各類文化、傳媒、娛樂、影視産業的聯動,發揮其巨大的輻射效應,助力周邊會展産業集聚區發展。

  方向 會展産業生態圈

  除了硬體上的逐步完善,成都還將打造會展産業生態圈以提升會展業“軟實力”。“以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為核心,將天府中心國際會展功能區打造成為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的會展産業聚集區、中國會展經濟服務先行示範區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中心,加快形成中西部會展新地標。”王天剛介紹説,要把握全球知名展會向中國轉移的機遇,加強與國際會展企業合作,大力引進國際知名展會,“充分利用電子信息、汽車製造、食品飲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作為成都市五大支柱産業和五大優勢産業的産業基礎,推進核心産業的展會項目發展,引進相關會展項目,提升知名度,擴大核心産業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