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
2023-05-22 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庫布其,中國第七大沙漠,總面積達1.86萬平方公里。如一條黃色巨龍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一度被稱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庫布其沙漠是距離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區三大風沙源之一,被稱為“懸在首都頭上的一壺沙”。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1

資料來源:庫布其沙漠景區

  經過30多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資源逐步恢復,沙區經濟不斷發展,形成獨特的沙漠治理模式,並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2014年,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區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2017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鄂爾多斯市成功召開,提煉總結的荒漠化治理鄂爾多斯模式,為世界其他荒漠化地區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有哪些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讓我們一探究竟。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2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3

庫布其沙漠前後對比圖

  一·、雙向碳中和模式

  在降碳減排和綜合治理層面,庫布其沙漠治理同步推進生態治沙增匯光伏治沙減排相結合的雙向碳中和模式:一方面持續推進沿黃河流域庫布其沙漠碳匯林種植、保護黃河生態,另一方面同步協調推進立體化新型産業模式,釋放更多綠色發展紅利。

  1、生態治沙增匯

  沙漠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水域治理。黃河流經杭錦旗249公里,是黃河流經長度最長的旗縣,處於黃河南岸的最北端。每年開河封河,上游大量流淩,淩塊堆集,易卡冰結壩,對防淩防汛造成壓力。與黃河比鄰並肩而行的庫布其沙漠因缺乏充足的水資源支撐,生態環境惡劣,農牧民陷入難以生存的困境,被迫轉移搬遷。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4

庫布其沙漠腹地 當地供圖

  為破解該流域防淩防汛壓力和庫布其沙漠生態水資源短缺的難題,杭錦旗開啟庫布其沙漠沿黃生態帶治理工程,建設分淩引水閘、引水渠和生態圍堤,形成從黃河引水、流經庫布其沙漠、再退還黃河的水循環格局。杭錦旗沿黃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項目的關鍵與核心是將黃河淩汛水引入庫布其沙漠腹地。淩水引至庫布其沙漠後,在沙漠腹地形成近100平方公里的生態濕地,20多種植物自然恢復生長,10多種水鳥長期棲息,形成沙水相連生態自然格局。同時,生態環境改善後農牧民在濕地周邊不斷拓展養殖業規模,為增收致富帶來契機。

  2、光伏治沙減排

  庫布其太陽能資源資源豐富,全年平均有效光照小時數達3180小時以上,為發展光伏産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是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治沙基地項目,可修復治理沙漠10萬畝,年均減少向黃河輸沙200萬噸,實現向蒙西電網年均供應綠色電力約40億千瓦時,相當於480萬人一年的用電量。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5

庫布其光伏治沙項目(攝影:國際在線記者楊亞東)

  光伏板組件能夠有效擋風防風,阻止沙塵的飛揚與沙丘移動,還能吸收光照、降低土地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增加土壤水分累積,從而改善植被生長環境。同時,“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治沙改土、帶動鄉村振興”的多層次産業發展模式,將新能源發電産業與沙漠生態治理、現代農牧業有機結合,成為沙漠綜合治理的有效實踐。

  除創造生態和經濟效益外,光伏發電站的投建還帶動周邊農牧民實現脫貧致富。當地通過扶貧産業化合作機制,讓經過培訓的農牧民參與到電站運營之中。諸如億利集團啟動“光伏組件清洗+板下種植養護+板下養殖”工程,對杭錦旗獨貴塔拉鎮農牧民開展精準扶貧。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6

(攝影:武文斌)

  二、“四輪驅動”模式

  從主體和生産要素角度,庫布其模式的核心要義是形成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産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技術持續化創新的“四輪驅動”的整體閉環。

  1、政府政策性主導

  地方政府結合沙化土地類型和當地生態狀況,對庫布其沙漠制定分區治理規劃:在條件較好的區域發展林沙産業、生態旅遊産業等;將生態嚴重退化的區域劃定為禁止開發區,對區域範圍內的農牧民整體進行生態轉移,實行退耕、禁牧等休養生息政策,力求提高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此外,確立了“南圍北堵,中間切割”的科學治理方法:在南部採取喬灌草相結合的措施,建設生態安全屏障,有利於阻止沙漠蔓延;在北部採取建設鎖邊林帶的措施,以形成阻隔帶,阻止風沙侵入黃河。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7

位於庫布齊響沙灣的蓮花酒店 當地供圖

  2、企業産業化投資

  以企業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是沙漠治理的核心支撐。小規模治沙易被沙漠反噬,固沙治沙形成規模、形成系統才能有效遏制沙化。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庫布其沙漠治理推行産業生態化,讓企業在生態治理中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例如,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摸索出“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健康+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生態工業”六位一體産業體系,打造七星湖沙漠旅遊度假區等旅遊品牌,累計治理沙漠910多萬畝,創造出超過 5000 億元的生態財富。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8

七星湖景區 當地供圖

  3、農牧民市場化參與

  農牧民是庫布其沙漠治理最廣泛的參與者,也是沙漠治理的最大受益者。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相繼推出“誰造誰有、合造共有”林業驅動機制和“以補代造”“以獎代投”激勵機制,既解決了當地農牧民的穿衣吃飯問題,又兼顧了生態環境。企業採取“公司+農戶”合作模式,農民通過出租土地或以沙地入股等形式,為企業發展提供土地資源,企業再通過包種到戶、包銷到戶的形式,獲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當地創新發展光伏産業、甘草等藥業産業、生態旅遊産業、沙産業等沙區綠色産業鏈,帶動超過 10萬農牧民脫貧致富,提供了 100多萬人(次)的就業機會。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9

來自庫布其沙漠杭錦旗的牧民敖特更花從97年至今帶領當地農牧民一起治沙共綠化沙地3萬餘畝(攝影:武文斌)

  4、持續創新治沙科技

  隨著治沙過程中不斷積累的豐富經驗,治沙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從最原始的種植,到規模化種植,再到科技化種植。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庫布其沙漠蛻變成眼前這個一望無際的綠洲。

  (1)沙漠大數據分析系統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10

工作人員在儀器前觀測氣候土壤條件 (攝影:新華社記者彭源)

  億利集團庫布其綠土地公司副總經理常朝暉表示,億利集團的治沙實踐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沙漠大數據分析系統,種質資源技術、種植技術和管護技術等。沙漠大數據分析系統可對沙漠的風向、風速、日照、水分蒸發量、現有植被的種類等各項數據進行分析,確定適合沙漠環境的樹種,然後利用種質資源庫篩選樹種,並根據樹種和土壤條件選擇相應的種植技術,最後進行管護,以改良土壤。

  (2)種質資源技術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11

科研人員在億利集團庫布其生態科技中心的種質資源庫內調取植物種質 (攝影:新華社記者彭源)

  種質資源是治沙之本、治沙利器。在國家林業局的重點支持下,庫布其建設了中國西部最大的種質資源庫,培育了1000多種耐寒、耐旱、耐鹽鹼植物,為庫布其沙漠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微創種植技術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12

工作人員用自製水氣槍植樹 (攝影:新華社記者鄒予)

  在庫布其沙漠,治沙人用兩種不同的植樹法,種下一棵樹的平均時間只需花費十秒左右。第一種“微創氣流植樹法”,用加壓水槍噴射的水氣流在沙地上衝出直徑幾釐米、深一米的小洞,然後將樹苗快速地種進去,挖坑、栽樹、回填、澆水,一氣呵成。水流瞬間衝擊在洞裏形成保水防滲層,種植每棵樹只需要3升水。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13

工作人員在庫布其沙漠中利用螺旋鑽孔植樹法種樹 (攝影:新華社記者彭源)

  第二種“螺旋鑽植樹法”,又稱“幹法種植”,用微動力帶動螺旋鑽打孔,插入樹苗,再夯實沙土,同樣迅速高效。這兩種方法都屬於“微創”植樹,又稱“十秒種樹法”,減少了對地表的干擾,解決了沙漠裏植樹缺少水源的問題;不但可以省去傳統沙漠植樹所需固沙的沙障的費用,還降低了種植成本,同時,樹苗成活率也大幅提升。

  (4)無人機飛播技術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14

技術人員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庫布其沙漠裏操控無人機飛播造林 (攝影:新華社記者彭源)

  按下遙控器上的“播撒”按鈕,無人機裝載的種倉出粒口便有種子飛灑而出。每一粒種子的表面都被裹上一層可降解的“包衣”材料,它既讓種子更好地固定在沙地裏,又能為種子提供營養和水分。一台無人機能裝10公斤樹種,飛播一畝只需1分鐘,最遠飛行距離達3公里,可預先設定航線,使其在空中自主飛行播種,並能緊急避障。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傳遞綠色治沙經驗_fororder_15

  荒漠化一直是嚴重的全球性生態問題,目前全球167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脅。土地的健康,決定著水、糧食和氣候的安全,關係到人類的未來,防沙治沙就是對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從精神內核到實踐經驗,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為國際社會治理環境生態、落實2030年議程提供了中國經驗,為全球範圍內實現聯合國“到2030年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走出一條先行之路。

  參考資料:

  [1]梁佩韻;那非丁.庫布其沙漠治理的時代價值與深遠意義[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8-09-10

  [2]劉海全.杭錦旗庫布其沙漠重點水生態綜合治理的探索與實踐[J].內蒙古水利,2017-07-25

  [3]周春曉.社會協同共治 助力共享共贏——以庫布其治沙模式為例[J].內蒙古水利,2022-06-11

  [4]新華網 庫布其治沙“黑科技”創新顯威力

  http://m.xinhuanet.com/2018-08/07/c_129928466.htm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