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2024-04-17 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每當提及那些火出圈的影視劇,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扣人心弦的劇情和演員們的精湛演技。然而,在這些作品的背後,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亮點——它們獨特而富有創意的空間美學設計。這些影視作品中平行時空般真實絢麗的場景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更在無形中傳遞了深層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共鳴,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經典之作。 

  從創意城市的諸多實踐不難看出,影視作品不僅是發揮創意巧思的畫板,也是構築想像空間的藍圖。今天創意中心就帶著大家一同走進這些火出圈的影視劇,感受影視劇的創意魅力與美學設計!

《繁花》

  要説2024年最受關注的電視劇,《繁花》必是其一。該劇改編自金宇澄榮膺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原著小説,由王家衛執導、監製,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遊本昌等演員領銜主演,歷經三年的籌備、打磨,于2023年年底首播。

  《繁花》播出後受到觀眾們紛紛點讚,認為這部劇不僅是商戰題材的佳作,更是文藝美學的一場盛宴。那麼《繁花》究竟美在哪呢?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繁花》場景美術設定 圖源網絡

  場景美術設定完美復刻。《繁花》熱播後,劇組公佈了該劇的場景美術設定,展現了從模型到實景的細緻打造。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和挑選,精準還原了上海90年代的時代風貌與地域特色,讓觀眾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韻味的年代,深刻感受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例如劇中的至真園,黃河路上的“珠穆朗瑪峰”。《繁花》美術總監屠楠介紹,至真園的樣式一部分來自苔聖園,另一部分來自澳門葡京酒店。除了雄偉的外立面,劇組還給它設計了一個頂層包廂,頂層包廂可以俯瞰整個黃河路,就再次強調至真園的地位。“至真園,我們用了豐富的玻璃材料,你看李李的時候,她永遠在玻璃後面,身處玻璃反光製造的各種璀璨的光芒和鏡像之中,她是一個看不清楚的人,黃河路也是一個為大家帶來幻覺的水晶宮,美術的語言要跟著這些設定來。”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繁花》劇照 圖源網絡

  此外,黃河路上的霓虹燈,劇組也參考了大量1990年代黃河路的照片,霓虹燈牌除了大小尺寸還有顏色上進行了微調外,大部分燈牌是復原的。屠楠指出,這些霓虹燈雖然看起來璀璨奪目,其實每個霓虹燈都做舊了。除了至真園做舊程度比較輕以外,其他店的霓虹燈做舊程度很高,每個霓虹燈管都有半透明的噴漆,讓它變得更不均勻一些,尤其在白天的時候,會看得更明顯。屠楠説,“霓虹燈上有灰塵的印記,因為上海是一個多雨的地方,燈牌上沉積的灰塵、金屬部分的銹痕,全都統統要有。”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繁花》劇照 圖源網絡

  燈光、色彩設計出挑。很多看過《繁花》的觀眾表示:“隨便暫停截一幀,都能拿來當壁紙。”王家衛的一大標誌性風格就是“抽幀”,劇中存在很多抽幀畫面。出場人物的特寫鏡頭,總是若即若離、若隱若現。或是用鏡面製造出虛化的重影,或是通過虛焦的前景來挑弄曖昧氛圍。加之極其濃郁的復古色彩美學、鮮艷明麗的燈光效果,使得劇中的每一幀、每一個鏡頭,都魅力四射。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繁花》劇照 圖源網絡

  構圖設計別出心裁。在《繁花》中,構圖技巧精妙地捕捉了幾何美學的精髓。畫面中的人物與線條、形狀、空間等元素相互交織,經過匠心獨運的設計,形成了一種別致的視覺效果。這種對幾何美學的精準把握,不僅讓畫面更加賞心悅目,更通過巧妙的構圖,深刻揭示了人物的情感世界與故事內核,為觀眾帶來了極具沉浸感的觀影體驗。

《夢華錄》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夢華錄》劇照 圖源網絡

  如果你是一個宋朝文化愛好者,那應該很難拒絕《夢華錄》。該劇改編自關漢卿的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講述了北宋三女趙盼兒(劉亦菲飾)、宋引章(林允飾)、孫三娘(柳岩飾)一起歷經生活艱辛,結伴闖東京的故事。《夢華錄》在《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簡單的故事基礎上,疊加了更為複雜的故事線索,輔以宋代文人筆下的汴京盛景,打造了一幅有風骨不媚俗、藏風雅于市井的美好圖卷。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夢華錄》劇照 圖源網絡

  《夢華錄》不僅在宏觀層面上展現了古典與現代審美的完美結合,更在細節之處流露出匠心獨運的美學追求。以劇中的場景設計為例,無論是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還是繁華熱鬧的東京汴梁,每一處場景都經過精心設計,從佈局到色調,再到光影效果,都呈現出一種古樸典雅的美感。

  特別是東京層層疊疊的建築和街道上交織錯落的商鋪,讓觀眾仿佛能夠穿越千年,親身體驗那個時代的繁華盛景。而街道的格局和形態,得益於宋朝發達的手工業經濟以及相對自由的城市佈局。與唐朝規整的街區相比,宋朝在規劃上並沒有那麼嚴格的等級劃分,街道從規整的裏坊制變成自由的坊巷制。在這樣的氛圍中,瓦子、酒樓和茶肆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娛樂場所。劇中重點刻畫的便是酒樓和茶肆的公共生活。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夢華錄》中的虹橋 圖源網絡

  這種城市業態甚至延伸到河道的橋樑上。虹橋也叫“飛梁”。用短小的縱梁和橫木組合而成,跨度大,而且沒有柱子,給足了橋下船隻穿行的空間。橋上的場景還原了《清明上河圖》中經典的虹橋畫面。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夢華錄》劇照 圖源網絡

  除此之外,《夢華錄》在道具的選擇與使用上也頗費心思。劇中的茶具、瓷器、傢具等道具都極具古典韻味,不僅為劇情增色添彩,更讓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彰顯出古代士人的儒雅與風度,領略到了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宋朝,傢具品類已經基本完善。在設計風格上,宋代傢具設計與隋唐的華麗風格截然不同。由於統治者推崇儒家的 “學而優則仕”思想、強調倫理道德,故而,宋代傢具的設計更偏向於簡約雅致、高度的秩序感,設計簡潔雅素,沒有多餘的曲線。 

《覺醒年代》

  除了《繁花》和《夢華錄》,前兩年熱播的《覺醒年代》,憑藉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極具年代質感的場景設計,也成功破圈,收穫了大批年輕粉絲的熱捧。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覺醒年代》宣傳海報 圖源網絡

  《覺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産黨機關刊物為貫穿,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産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的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通過重現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毛澤東、周恩來、魯迅、胡適、辜鴻銘等歷史人物,讓我們“對話”100年前的“新青年”。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陳獨秀(于和偉飾)圖源網絡

  該劇由張永新執導,張桐、于和偉、侯京健、馬少驊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出演。製片人劉國華介紹,劇中大到當時年代的建築,小到制服上的金屬紐扣;大到外交部的陳設,小到劇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無論是大小還是材質,都力求真實再現。為了拍攝出最佳效果,劇中的北大紅樓建築甚至按照1:1.2的比例復刻原版。

盤點那些火出圈影視劇中的美學場景

《覺醒年代》拍攝場景 圖源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為在陰雨連綿的拍攝地橫店還原老北京黃沙漫天的景象,劇組從河北專門運送沙土並配備鼓風機,每場街頭的戲都力求還原民國初年老北京的景象。張永新説:“沙子和駱駝的駝鈴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民國時期的北京印象。”

  創意是美學設計的靈魂,也是影視劇能夠火出圈的關鍵。這些極具創意和文化屬性的空間營造,不僅僅能夠讓影視作品獲得“流量密碼”,更是對城市風物的一次深刻再現。劇中的場景和故事,共同構建了一個個飽含情感和歷史意味的空間場景,這讓城市IP得以更新,也能讓觀眾更好體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和厚重。

  參考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MvDGbEjxtegVKH1__vTpMA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003627

  https://www.sohu.com/a/560072227_121124712

  https://www.sohu.com/a/567015860_121124796

  https://www.guanhai.com.cn/p/71606.html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