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來源:國家大劇院
關鍵詞:舞美資源數字化、數據庫
劇院作為人類發表情感、實現夢想的神聖舞臺,既是表演藝術不可或缺的有力載體,也是人們享受發展成果的重要空間。中國劇院文化從1909年中國最早的鏡框式舞臺劇場建成開始,到20 世紀80年代中國劇場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直到2007年12月22日中國國家大劇院正式投入運營,標誌著劇院發展逐漸趨向繁榮,並在21世紀進入到全盛階段。但是對這些舞美資源的高效管理使用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舞美行業缺乏藝術機構、舞美從業者、藝術院校專業學生、行業專家之間有影響力的行業專業溝通交流網絡平臺。二是舞美行業內的專業論壇、學術活動、獎項評選、展覽展會等缺乏數字化的傳播展示手段。三是隨著數字技術在舞美技術中的應用,與之相適應的規範化、標準化、體系化的舞美數字化管理能力還比較缺乏。四是舞美製作的産業鏈還不夠健全,大部分舞美設計製作生産還停留在作坊式或者小規模的企業,舞美資源盤活利用還存在不足,行業聚集優勢還不充分。
臺湖舞美藝術數字化資源共享及設計服務平臺是針對臺湖數字演藝小鎮舞美資源數字化、産業化和管理信息化新場景需求, 集成VR、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出的國內首個舞美資源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展示、數字化交流平臺。解決了舞美資源管理落後、盤活困難、價值浪費等難題,實現舞美資源管理、舞美藝術展示和交流的數字化,提高管理效率,盤活舞美資源價值,有效促進建舞美技術交流和舞美成果共享。
為了面向“數字臺湖”的應用場景建設,把臺湖演藝小鎮的舞美資源做大做強,國家大劇院利用自身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利用VR、大數據、雲計算、 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建設“臺湖舞美藝術數字化資源共享及設計服務平臺”,打造“一庫一平臺一中心”( 即舞臺布景、道具、服裝、化粧等舞美資源庫,舞美設計製作服務平臺,臺湖舞美數字化沉浸式體驗中心) 的舞美資源數字化路徑。
本項目通過搭建舞美資源數據庫,形成舞美資源數據標準規範文件,採集舞臺布景、道具、 服裝等三維模型超過1000件;通過搭建數字化舞美資源共享及設計服務平臺,實現超過 300 個用戶註冊;通過打造舞美數字化沉浸式體驗中心,利用舞美資源平臺數字化成果快速生成與演出相關的音視頻、圖文、3D 相結合的數字化展覽並落地臺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