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瀉三個月一查患上直腸癌 只因他沒在意這件事
2018-01-18 14:58:05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原標題:腹瀉三個月一查竟患上直腸癌 注意!這些人是消化道癌高危人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bd0eba57e4bcc263c6b18b587c8a5f9_副本

  今年32歲的陸先生家住重慶渝中區較場口,有一個美滿的家庭,3歲的可愛女兒。最近3個月肚子經常隱隱作痛,他也不甚在意。沒想到到醫院一查,竟是中晚期直腸癌。“如果陸先生在出現腹瀉很短時間內就到醫院檢查,那麼很可能就不是癌症,或者説是早期癌症。”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陳偉慶説。

  男子腹瀉3個月 拖延錯過最佳就診時間

  前兩天,陸先生來到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稱最近3個月肚子經常隱隱作痛,排便也不規律,還持續腹瀉。經過相關的診斷和檢查,陸先生不幸患上中晚期直腸癌。

  最初,陸先生是沒有想到會有這樣嚴重的後果的。他説,自己工作較為特殊,忙的時候天昏地暗,閒的時候無事可做,所以經常不準時吃飯。和朋友聚餐也喜歡吃火鍋、江湖菜等重油重辣的食物。

  但陸先生沒有太重視,他知道自己生活習慣不健康,飲食習慣也不好,但想著自己年輕,偶爾出現腹瀉也正常。每當出現不適的時候,他只是忍忍就過了。實在惱火,就去藥店拿點藥。

  不過,長時間持續性的腹瀉還是嚇到了陸先生,“有時一天要上五六次廁所,排便也不正常。”陸先生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現問題,但迫於對疾病的恐懼,他還是沒有及時去醫院就醫。

  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陳偉慶説,“現在不少人都像陸先生這樣,一方面,知道自己生活習慣不健康,但一方面不願意去醫院看病,或者説早期篩查的意識不夠。很多都是等到病情嚴重了,實在拖不下去了才會就醫。”

  陳偉慶介紹,如果陸先生在出現腹瀉很短時間內就到醫院檢查,那麼很可能就不是癌症,或者説是早期癌症。

  根據統計,在我國,消化係(含食管、胃、腸、肝、胰)惡性腫瘤佔所有惡性腫瘤發病數的一半以上。重慶市2016年新發腫瘤登記數據顯示,結直腸癌發病率為29.17/10萬,食管癌發病率為22.95/10萬,胃癌發病率為19.62/10萬,分別排名所有癌症發病率第4、5、6位。

  消化道腫瘤發病率上升 早診早治能提高生存率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陳偉慶説,一方面,發病率在上升;另一方面,早期篩查卻始終沒有提升性的進展。有相關統計發現,早期胃癌的診斷比例在我國僅為7%~10%,而日本已達約70%。

  “由於不少市民缺乏對疾病早期預防的觀念,以及部分醫務人員對於消化係早期癌的重視不夠等諸多因素,多數消化係癌症患者就診時已處於中晚期,導致醫療費用高,疾病負擔重,治療效果差。”陳偉慶説。

  陳偉慶説,癌症的預後和分期密切相關,早期發現癌症,治療效果和5年生存率均較好、較高。以胃癌為例,相關臨床統計顯示,早期胃癌內鏡下治療5年生存率超過90%,進展期胃癌約85%的患者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但5年生存率卻低於30%。

  “在癌症進入進展期階段之前,及時發現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經過有效治療,可以阻斷病變的發展,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時間進而改善生存品質。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這將對人們的健康水準産生重大的影響。”陳偉慶表示。

  注意了!這些高危人群需早期篩查

  “消化內科內鏡中心現在每月要做胃腸鏡1000多例,能發現10~15例早癌患者。”陳偉慶説,消化內鏡是食道、胃腸道等消化道腫瘤早期診斷的主要手段。對它,很多人的記憶還只定格在傳統插管胃鏡檢查上,其實消化內鏡技術在近幾年已經有了諸多新的發展,尤其是在診治早癌方面。

  陳偉慶解釋,比如以前只是普通的白光檢查,現在已發展到了電子染色內鏡、化學劑染色、放大內鏡觀察等精細檢查。通過定期的精細檢查,內鏡醫師發現病變後,有目的地、精準地取活檢或內鏡切除標本送病理檢查,就更利於發現許多早期消化道腫瘤和癌前病變,並可以在內鏡下完整切除,獲得治愈。這種治療方式創傷小,效果好,費用也低。

  陳偉慶建議,這些高危人群可進行消化道早癌的診斷。

  1、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者;

  2、喜燙食、高熱、過辣、煙熏、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3、大量飲酒、大量抽煙,年齡40歲以上;

  4、持續腹瀉、便秘、甚至排便出血等。(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