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發佈 重慶挺進全國數字城市十強
四月十二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騰訊研究院發佈了《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 記者 張錦輝 魏中元 攝
在4月12日舉行的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騰訊研究院發佈《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報告,直觀反映了2017年數字經濟在國內351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報告顯示,重慶多項數據表現亮眼,在全國數字城市十強中排名第七。
重慶居全國“互聯網+”城市十強第七
報告指出,中國數字經濟總量持續增長,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體量較2016年增長17.24%,為26.70萬億元。而且,數字經濟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佔比30.61%上升至2017年的佔比32.2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升。可見,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從“互聯網+”指數的城市分佈來看,在“數字中國總榜單”之2018中國“互聯網+”城市十強中,重慶以6.4946的成績,排名全國第七。深圳、廣州、北京市位列前三甲,第四至第十位依次為:上海、成都、武漢、重慶、東莞、杭州、長沙。
數字産業細分行業中重慶表現搶眼
從數字産業10大細分行業城市十強來看,在“數字零售”排行中,重慶居第六;在“數字金融”排行中,重慶居第八;在“數字交通物流”排行中,重慶居第七;在“數字醫療”方面,重慶居第九;在“數字教育”上,重慶居第六;在“數字文化娛樂”上,重慶居第六;在“數字餐飲住宿”上,重慶居第九;在“數字旅遊”上,重慶居第九;在“數字商業服務”上,重慶居第六;在“數字生活服務”上,重慶居第十。
成渝數字政務指數增長快
在各地區産業迅速實現數字化的同時,2017年“政府數字化”的舉措也在不斷豐富和強化。其中,廣州仍是全國數字政務指數值最高的城市,深圳、佛山、東莞緊隨其後。重慶、北京、成都、長沙、上海、武漢分列第五至第十位。
從城市群增速來看,成渝的增速最快,2017年數字政務指數同比增速達到40.52%,超過長三角的19.27%、京津冀的29.22%和珠三角的30.26%。
重慶社交指數位列全國第一
隨著互聯網融入到日常生活,報告還從數字生活和數字文化兩個維度全面描繪了國人的日常生活。
在衡量一個城市或地區在在線數字社交行為總量的“社交指數”方面,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為重慶、深圳、成都、廣州和上海,而深圳、杭州、東莞、長沙、廣州五座城市的“連接”密度最高,西雙版納、怒江、和田、臨滄、果洛等地居民則是“互動”頻率最高。
報告還匯總新聞客戶端、視頻、流媒體、在線文學、網遊等多種數字文化産品的使用總量數據,形成“數字文化”分指數,排在全國前五位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和廣州。
另外,交通物流産業也成為西部數字産業發展的明星行業。其中,重慶在交通物流指數中位列第七位,與前三名城市的差距也比較小。(記者 楊藝)
2018中國“互聯網+”城市十強
1 深圳
2 廣州
3 北京
4 上海
5 成都
6 武漢
7 重慶
8 東莞
9 杭州
10 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