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李子壩輕軌站結構設計師講述網紅景點“背後的故事”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5-25 14:53:55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高爽):如今,來到重慶的大部分遊客都會特地趕往“網紅建築”——軌道交通2號線李子壩輕軌站,一睹“輕軌穿樓”的奇特景象。李子壩輕軌站為何有這樣的設計?5月24日下午,重慶大學B區校園內,李子壩輕軌站工程總負責人、結構設計師、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師葉天義向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講述了李子壩輕軌站“背後的故事”。

【CRI專稿 列表】設計師講述網紅景點李子壩輕軌站“背後的故事”【內容頁標題】重慶李子壩輕軌站結構設計師講述網紅景點“背後的故事”

葉天義回憶李子壩輕軌站的修建歷程  圖 趙森艷

  “1998年接到項目做設計方案時,沒有想到它能變成網紅。”葉天義回憶,1998年,作為重慶修建的第一條輕軌,輕軌二號線線路規劃在李子壩建站。而在當時,在李子壩輕軌站修建位置上,一棟居民樓建造計劃已經敲定。“究竟是車讓樓還是樓讓車?”軌道交通公司和房屋建築商討論再三後決定:樓和輕軌同時建。

  葉天義介紹,樓房與軌道交通的建築標準不同,審批程式也不一樣。當時設計團隊面臨著幾方面必須解決的難題,首先,要保證軌道能順利穿過樓棟;其次,軌道穿過樓棟時不能影響樓棟結構;最後,軌道站點交通轉換的功能佈局要合理,能疏導客流,滿足周邊居民出行。

【CRI專稿 列表】設計師講述網紅景點李子壩輕軌站“背後的故事”【內容頁標題】重慶李子壩輕軌站結構設計師講述網紅景點“背後的故事”

李子壩輕軌站“輕軌穿樓”奇特景象  高爽 攝

  “當時,這是一項全國都沒有先例的設計,這對於所有人來説是一項挑戰。”葉天義説,團隊從1998年5月受到房屋建築商委託進行設計,畫圖紙大稿至少改了6版,共花了2年時間,才最終確定設計方案。

  輕軌從樓棟中間穿越,對居民會不會帶來震動和噪聲的影響?“輕軌站並沒有借用樓房的承重結構,有6根專門的樁基,每根長22米左右,只是被房子擋住,大家無法看到而已。”葉天義説,輕軌站和樓棟看似合在一起,其實留有20釐米的安全距離,互不干擾,所以輕軌的運營不會帶來樓棟的震動。

  而關於噪聲的問題,葉天義介紹,輕軌採用低噪聲和低振動設備,車輪為充氣體橡膠輪胎,並由空氣彈簧支持整個車體,因此運行時噪聲遠遠低於城區交通幹線的噪聲平均聲級75.8分貝。

  葉天義還透露,由於李子壩輕軌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景點,旅遊接待功能並不完善。針對遊客大量集中在李子壩輕軌站下車,易造成擁堵的情況,目前,渝中區正配合市級相關部門,對李子壩輕軌站觀景平臺方案進行設計完善,並將儘快啟動該項目建設,方便遊客觀光體驗,同時,將新設置一批交通設施,以解決人車混流、旅遊大巴停放問題,並在觀景平臺對面的半坡岩壁上新栽植一批三角梅等觀賞植物。

編輯: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