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動畫作品《靈泉詩音》 作者 羅瑩瑩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高爽):近期,“重慶藝術大市場暨開放的六月——2018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隨著“重慶藝術大市場”的啟動,四川美術學院2018級1952名本科畢業生作品展也正式拉開帷幕。
在展覽現場,川美畢業生、靈泉詩音個性化工作室學員羅瑩瑩的影視動畫作品《靈泉詩音》,以新穎的方式展現了中國畫的筆墨意蘊,引起了眾多觀展者的關注。羅瑩瑩介紹,《靈泉詩音》是以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靈泉詩音個性化工作室導師黃越的同名作品為母體,通過第二次創作,對已有的中國畫進行解讀,組織畫面的點線面、黑白灰,讓筆墨線條按照自己的理念進行編織與創構,同時,選用古琴曲《流水》作為背景音樂,讓音樂與中國畫有機交融,産生視覺與聽覺的聯動。
羅瑩瑩曾以畫家黃原先生的作品《平江煙柳》為母本,進行過一次創作。“但是作為作品來講還缺少主動性。”羅瑩瑩説,“黃越教授告訴我創作需要加強能動性,不能只是簡單地再現作品的作畫過程。要猶如演奏家演繹樂曲,曲子一旦譜寫完成,就有待演奏家去演奏發揮。”
“在上海世博會看到《清明上河圖》‘動’了起來,如果把優秀傳統經典山水畫以這樣的方式重新解讀,讓中國畫走入更多人的視野,對於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我的心願。”羅瑩瑩的導師黃越教授説,他常常想進行一些學科交叉的嘗試,但是無從著手,當靈泉詩音個性化工作室建立的時候,黃越教授認為實施計劃的時機已經成熟。
黃越教授表示,影視動畫作品《靈泉詩音》實現了中國畫、影視動畫、設計藝術的學科交叉,為今後的創作帶來了無限的遐想。黃越教授希望中國畫的觀看方式能由靜態的觀賞,變為動態的解讀,音符、旋律、節奏與筆情墨趣、水韻墨章産生共鳴,從而使中國畫能夠走進去,動起來,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