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駐紮一線 重慶市衛生計生扶貧集團扶貧金溪鎮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7-06 17:49:40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重慶市黔江金溪鎮是下轄8個村中有6個為貧困村的深度貧困鄉鎮。2017年8月以來,重慶市衛生計生扶貧集團從8個單位選派10名“第一書記”,到金溪鎮扶貧。“第一書記”們為當地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受到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74歲的金溪鎮村民聶恒洋家住清水村二組半山腰,以前出門交通不便。三個月之前,一條2公里長的産業路修到了他家門口。為表達感激之情,聶恒洋多次邀請駐村第一書記王雲川去家中吃飯。王雲川來自重慶市職業病防治院,53歲的他是駐村第一書記中年齡最大的。一天中午,王雲川受邀到村民家吃飯。一碗熱騰騰的麵條端了上來。碗不大,上面只有不多的幾根麵條,下面全是荷包蛋,王雲川感動不已,數了幾遍才數清楚,整整7個雞蛋。再看兩位老人的碗裏,只有麵條和蔬菜。

  王雲川內心翻騰,“土雞蛋,按當地市場價,可以賣到2元錢一個,14元,足以讓兩位老人坐車到鎮上趕集。而他們從來捨不得坐車,都是步行2個多小時,背著大包小包去賣紅薯。” 七個荷包蛋,成為了王雲川心頭最溫暖的記憶。

  為不辜負村民們的恩情,王雲川每天走村串戶,修産業路,挖基地,他忙碌的身影成了村裏一道亮麗的風景。

  33歲的時傑是重慶市衛生計生扶貧集團駐金溪社區的第一書記。2018年4月的一天,時傑突然接到村民易春濤從重慶主城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聲音有些急促,時傑以為他去重慶是為了給患病的女兒復查病情,便連忙説:“你不要著急,我馬上找朋友給你聯繫醫院。”“我女兒在家呢,病情已經穩定了,我是專程到重慶去你家的。”易春濤説道。

  “我現就在你家門口,我知道你不在家,請嫂子出來拿一下臘肉和土特産。”易春濤説道。原來,易春濤有一個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女兒,時傑了解後,上門走訪,聯繫醫院,申請減免等,為易春濤的事跑上跑下,週末回重慶時還帶著家屬一起去看望,並送上幾百元的慰問金。“那個時候,我真想先把他的東西收下,然後再把錢補給他,我不忍心讓他提著一個大麻袋,瓢潑大雨的又去趕車,火車往返要6個多小時。”時傑説道。

  2017年,村民田維仙在外務工,在金溪鎮山坳村第一書記劉昶的動員下,田維仙放棄高薪,回鄉走上創業之路。

  田維仙也曾陷入糾結,回鄉創業一直是她的夢想,可如果失敗了,她將怎樣去面對父老鄉親?田維仙回來了後。劉昶為其聯繫醫院、培訓學校、湊資金、租房子、辦執照、訂制服……手把手、腳跟腳一一牽頭。三個月時間裏,在劉昶和重慶市衛生計生扶貧集團的幫助下,康復護理公司成立了,目前,該公司已解決了30多人上崗,成為了黔江護工的一張名片。

  “我再也不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打工了,以後在家門口就可以上班了。” 27歲的護工王華勝非常感慨地説。在劉昶的幫助下,田維仙的成功創業不僅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也讓當地村民得以在家門口就業。(文 喻芳 編輯 朱明達)

編輯: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