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高爽):只需按下專用老人手機上的SOS鍵,就可獲得緊急救援;通過互聯網點單,“助老員”就上門為老人服務……7月31日,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從重慶市民政局獲悉,一個新型的“互聯網+智慧養老雲平臺”率先在安康通·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目前,渝北區已為2000多名托底老人(殘疾、高齡、低保、特困、失能等)購買了居家養老線上信息和線下助老服務。
安康通·渝北區居家養老中心的智慧養老平臺 陽鑫 攝
線上線下融合 一鍵呼叫獲得助老服務
安康通·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一台具有定位功能的老人專用手機,老年人只要按下SOS鍵提出服務需求,指揮調度中心根據老人所需派出工單,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從服務確認到服務跟蹤、服務評價、品質回訪,整個工作流程都是通過網絡管理平臺完成的。
除了線上服務,安康通·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培訓出70名專業“助老員”,隨時準備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老人通過點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需求,這時,‘助老員’就會接單,上門為老人提供各類服務,包括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助行等。當他們完成服務後,我們會進行回訪評估,如果老人對服務表示滿意,才能結單。而這樣的方式也能保證較高的服務滿意度。”安康通·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今年5月的一天中午,家住渝北區古路鎮的伍茂華老人被雞啄傷,暈倒在路邊。“助老員”週全福及時發現情況之後,立即聯繫渝北區古路鎮工作人員、同德村村幹部,幾人輾轉兩個小時將伍茂華老人送到醫院。經診斷,伍茂華老人是被一隻雞啄傷大腿後中毒暈倒。“醫生説,如果老人晚一點送來,恐怕將截肢。”安康通·渝北區居家養老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
伍茂華老人平日裏獨居,古路鎮就為其申請了居家養老服務,還發放了老人手機。伍茂華老人不僅能享受到緊急救援、定位服務、主動關愛、生活信息諮詢、心理慰藉等服務,“助老員”還會定期上門對其進行探望。
“調研顯示,90%的老人更青睞居家養老模式。”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老人只要按下手機的SOS鍵,‘助老員’就會根據老人的需求提供服務。”對於居住在偏遠農村的分散特困老人,採取鄰裡互助的助老服務模式。“助老員”一般居住在老人附近,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就立即啟動緊急救援,大幅提升救援救助時效,讓這些特殊的老人享受到居家養老服務帶來的安全和便利。
政府購買部分居家養老服務 提升居民獲得感
居家養老服務,如何讓老人更有獲得感、幸福感?渝北區民政局出臺的《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方案》,對居家養老服務的享受人群、補貼標準、服務形式等了作出了更明確的界定。
按照“托底為主、普惠自願、培育市場”的原則,渝北區對試點區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或空巢老年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中的老年人、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購買100%比例的居家養老服務。而對於家庭條件沒有那麼困難的老年群體,即60周歲及以上空巢家庭中失能老年人、80周歲及以上的空巢家庭老年人或失能老年人,購買50%比例的居家養老服務。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範圍內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50元的信息服務和119.3元(4小時)的助老服務。”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信息服務包括借助定制老年手機為老人提供緊急救援、定位服務、主動關愛、生活信息諮詢、心理慰藉等服務;助老服務包括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助行等服務。
據統計,安康通·渝北區居家養老中心運營以來,已為老人提供線下服務5000余人次,發放老年手機1738部,為試點區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或空巢老年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中的老年人、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60周歲及以上空巢家庭中失能老年人和80周歲及以上的空巢家庭老年人或失能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227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