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賽路演現場 大賽組委會 供圖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歐平淑):歷時近3個月的激烈比拼,7月31日,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暨第四屆重慶市“高新杯”眾創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復賽在重慶市舉行,入圍復賽的285個參賽企業分別按照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先進製造、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電子信息、新材料六大行業劃分並接受評審考核,最終共有48個項目成功入圍決賽。其中初創組18個,成長組30個。
本次大賽由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家網信辦、全國工商聯等聯合擔任指導單位,由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和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和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府聯合主辦。
參賽選手風采展示 大賽組委會 供圖
質、量齊升 參賽項目迎來最強競爭
據了解,相比2017年,今年大賽的參賽項目面對的競爭更加激烈。
首先是報名的企業有所增加,今年共有582家企業報名參賽,在全國37個賽區排名13位;其次,從評審反饋來看,本屆大賽參賽項目的品質也較往年出現整體提升。
連續三年擔任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的評審,暴風數字科技産業基金合夥人舒展在現場表示:“今年絕大多數項目都屬於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並向高科技新興領域邁進。以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為例,該行業報名數量連續四年排名第一,但通過大賽可以看到,該行業的選手們開始更多聚焦于大數據、智慧化、VR等科技含量等技術含量更高的新興領域。”
“從大賽在新能源節能環保行業的項目來看,重慶在該領域又有不少亮點。”大賽評委之一,重慶貝信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焦一洋説,重慶工業的發展給新能源節能環保行業提供了不少機會,今年的一些項目,或許有助推重慶工業轉型升級的潛力。
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進一步保證和提升參賽項目的品質,今年除了主城九區主賽場外,主辦方還在區縣分別增設了三個分賽區,各分賽區認定的優秀項目可直接晉級重慶賽區決賽,參與下一輪角逐。
“這更大程度上激發了創業者熱情。”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表示,黔江、酉陽、潼南成功申辦成為本屆大賽分賽區,各分賽區積極助推大賽,針對大賽在當地組織開展了投融資對接會、項目招商會、大賽宣講會等活動,參賽積極性強,報名項目也具有區域特色。
精心準備 選手個個自帶“殺手锏”
“雖然緊張,但已經背好了演講詞,只等著待會路演的時候發揮就行。”其中一位參賽選手錶示,在復賽之前,他在大賽組委會提供的賽前培訓之外,特意報名學習了演講培訓課,並根據課程上學到的斷句停頓、肢體語言等演講技巧對路演進行了全面修改。
有選手在服飾上精心搭配,試圖給評審傳遞出自己職業的形象;有選手現場帶來了自己的産品,利用路演機會現場演示;還有選手叫來了核心技術人員陪同答辯,強調自身的專業。
創、投面對面 創業之路更需專業助力
回顧復賽賽程,“創客”們踴躍提問,評委們積極指點迷津,在指出選手不足的同時,不忘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建議,投資人和創業者思維碰撞、精彩萬分。
對此,本屆大賽新增評委之一,重慶中以基金高級投資經理滕劍表示,投資人與創業者其實是一種辯證關係,投資人通過投資創業者實現投資價值,創業者找投資人投資,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之間需要雙方都相互了解,可往往因為雙方所站角度不同,讓溝通不足,辯論能夠更好的打通信息壁壘,讓投資人更好的了解同一事件創業者的看法,創業者也能學到投資人不同的思維方式。”
重慶微軟孵化器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總經理唐傳奇認為,無論是辯論會,還是專家培訓會,多搭建創、投面對面的平臺,對於投資人和創業者都有益。“投資人多了了解新項目的機會,創業者也得到了中肯的建議,甚至是具體的做法。”
參賽産品展示 大賽組委會 供圖
據悉,在為期三個月的比賽過程中,大賽聯合主辦方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和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府助力大賽,給創業者提供了提升創業技能、對接創投資源、借力雙創政策的平臺和機會,助力重慶雙創環境的改善和優化。重慶今年首次獲批全國行業總決賽承辦資格,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總決賽將在重慶舉辦,這也標誌著大賽辦賽水準和賽事服務上的大幅提升。
接下來,重慶市科委和相關部門還將圍繞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和加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創新型創業企業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