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首個隧道式地下全智慧停車項目將亮相智博會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04 19:43:38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宋劍):8月2日,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從重慶市兩江新區了解到,中國首個隧道式地下全智慧停車項目亮相在重慶兩江新區。另外,重慶華博智慧停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在今年開建兩江新區民心佳園地下停車庫項目,並以此為樣板,在本次智博會上展示地下全智慧停車項目在節約土地、高效存取、智慧便捷等方面的特色,這也將是中國首個隧道式地下全智慧停車項目。

【智博會專題 “智”在重慶】【CRI專稿 列表】中國首個隧道式地下全智慧停車項目將亮相智博會

隧道式地下全智慧停車場示意圖 供圖 兩江新區宣傳部

  車主無需進入車庫 車輛自動存取

  據了解,民心佳園地下停車庫項目一期工程隧道全長111.6米,分採用“4+5”層佈置形式,共計佈置停車位376個,在有限的空間內最大量地存取儲放車。

  據重慶華博智慧停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民心佳園地下停車庫項目利用全地下多層土建隧道結構,採用智慧停車系統和智慧運營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全智慧數控進出、升降、搬運、監測、預警等,還預留了智慧充電樁介面,可對新能源車實現自動充電。

  該負責人舉例,存車時,車主將車輛駛入路面的停車崗亭,系統識別車牌標記車輛。車主熄火後離開車輛,車庫內穿越式轉盤、搬運器將車輛自動運入車庫空位停好。取車時,車主提前預約時間並繳費,車輛被自動搬運至停車崗,車主可直接開走。存取過程中,車主無需進入地下車庫,汽車則像乘坐電梯一樣直接升降,整個過程實現全自動,最快只需要60秒,極大提升了停車的週轉率。    

  兩江新區企業掘金智慧車庫市場

  當前,“停車之痛”已成為城市通病,因停車問題引發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並發癥”屢見不鮮。據重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末重慶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567.50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2%。在醫院、公園等人流密集場所,停車位更是捉襟見肘。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興建智慧車庫和引入互聯網停車管理技術,是提高單位土地面積“車容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有研究機構做過預測,2020年全國智慧車庫的銷售總額將超過250億元,市場將迎來爆發。

  當前,兩江新區從政府到企業,已有不少機構已經引入佔地面積小、空間利用率高、停車效率高的智慧車庫,以緩解“停車之痛”。

編輯: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