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8月4日上午,雖然盛夏的烈日炙烤著田地,但置身於重慶銅梁區巴川街道西郊現代農業園區果苗育苗基地,鬱鬱蔥蔥的苗木讓人仿佛來到了一個清涼世界。
在一個覆蓋著遮陽網的大棚裏,一位中等身材、面色黝黑的漢子蹲在地頭查看雜交柑橘苗的長勢,他就是成王果業董事長陳貴虎。在他周圍的片片苗圃地裏,培育著15類100多個品種的果苗。
陳貴虎(右)在大棚查看苗木長勢
陳貴虎是農民出身的民營企業家,用10年時間創造了果苗業界的傳奇,他的綜合苗木培育場年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獲得兩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型專利,創新了3項國內果苗培育技術,在國家級和省級專業雜誌上發表50多篇科技論文和技術文章。
“一個只有高中文化的普通農民,怎樣在10年時間裏躍升為果樹高級農民技師,成為果苗培育行業的翹楚?成功之路在哪?”面對提問,陳貴虎沉思片刻後答道:“看準了的事堅持下去,信譽的立企之本,創新是發展之源。”
堅持 山重水復到柳岸花明
回顧陳貴虎的創業經歷,並非一帆風順。1966年,陳貴虎出生在銅梁安溪鎮的一個農民家庭。安溪鎮地處毓青山區,是一個山高路陡、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窮鄉僻壤。懷著脫貧致富的夢想,17歲的陳貴虎身背行囊,走出大山。1983年,陳貴虎考入銅梁縣安居職業中學(現銅梁區職業教育中心)果樹班學習,1987年參加中國農民大學果樹專業函授學習,1989年受聘到原縣農業局,任基層果樹技術員,隨後又到鄉鎮企業和郵政所工作。
一心想在果樹種植上有所作為的陳貴虎,于1999年辭去工作,到全國著名的水果之鄉成都龍泉驛一家農業企業從事果樹技術工作,學習果樹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那期間的學習和實踐讓陳貴虎眼界大開,他決心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在果樹種植上做出一番大作為。
2001年,陳貴虎回到重慶銅梁,在果苗企業從事果樹技術科研工作和企業管理工作,學到和掌握了企業經營管理知識。2006年,陳貴虎與人合作在銅梁成立超農園藝公司,走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創業之初,陳貴虎租地40畝,用原始落後的方法培育果苗。“當時最大的困難是缺資金,缺市場。”陳貴虎説,那時自己省衣節食打緊開支,幾年時間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沒有進過一次餐館,扳著指頭算收入帳、支出賬。
陳貴虎觀察晚熟桃生長情況
“在特別困難的時候,家人也曾有過放棄的想法。但我深信只要堅持下去,困難就會踩在腳下,就會贏來勝利的曙光。”經歷了創業之初的千辛萬苦,陳貴虎的育苗事業隨著市場的拓展有了生機。
2008年,陳貴虎退出超農園藝公司,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進行第二次創業。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他萌生了成立一家培育、推廣果樹優良品種,真正為農民利益著想的果樹種苗企業的想法。當年5月,“重慶果之王園藝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陳貴虎任執行董事,該公司主要從事果樹新品種引進、選育、繁育、及推廣工作。2013年,陳貴虎在巴川街道玉皇村成立子公司——重慶成王果業有限公司,企業通過滾雪球式方式發展成為國內大型科技型果苗生産企業。
信譽 為企業開闢了一條成功之路
當初,果苗市場魚目混珠,一些投機者利用市場需求量大的機會,推出假冒偽劣苗木,讓果農辛苦付之東流。“育苗跟做人一樣,誠信是立身之本。”陳貴虎從最初的育苗開始,給自己立下了“兩不”規矩:不育假苗木,不掙昧心錢。
“自已育的苗木要經得起時間和市場檢驗,要讓農民培育種果摘掉貧帽,真正富起來,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陳貴虎堅持從國家科研育苗單位引進品種,價格雖然貴,但貨真價實,在石魚鎮建立了品種試驗基地,所有引進的品種都必須經過當地試種後,然後進行選優,選擇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進行繁育推廣。
陳貴虎(右一)研究容器育苗
為了把種子培育成壯苗,陳貴虎訂了10多種果樹專業雜誌進行自學,還聘請重慶果樹研究所、中國柑橘研究所專家當顧問,並建立了優質果品示範園,組建了果之王公司果苗研究中心,以果樹科研試驗、雜交育種、組織培養等為主要任務,培育出一批批具有國內領先水準和市場前景的苗木推向市場,受到客戶的青睞,在市場上樹立起了良好的信譽。
“有的地區的客戶參觀了示範園後致富心切,提出了並不適應當地發展的果苗品種,我都要誠懇地給他們提出反對的意見,建議選用最適合當地發展的品種,讓他們種有所獲。”陳貴虎説。苗木不能一賣了之,必須跟蹤服務。每年,陳貴虎都要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外出到苗木銷售的各個地區回訪,既指導技術,糾正購苗單位和業主在種植上的偏差,又了解整體生長情況。
陳貴虎還建起了多個果品網站和一個很大的一個客戶微信群和兩個微信公眾號,不時發佈把國內外果品動態、優良品種特性、科學種植技術等信息。誠信不僅贏得了口碑,也贏得了市場。新客戶紛至踏來,回頭客絡繹不絕。如今,成王果業公司先後註冊“果之王”“果知王”“成王”“果苗世界”“果花世界”等10余個商標,公司果苗成了市場的搶手貨,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
創新 企業做大做強的動力
陳貴虎時刻關注國內外果苗科技創新的動態,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成果,讓企業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重慶成王果業有限公司,物聯網智慧化大棚、容器育苗、智慧澆灌得到普遍利用,既提高了科技生産水準,增加了産品的科技含量。同時,公司試驗出品的黃金梨、夏黑葡萄、晚巨王李等10余個産品多次獲得重慶市園藝學會優秀獎。
物聯網大棚
如今,經過漸進式的發展,該公司現擁有生産基地達1000余畝,其中苗木生産基地600余畝,試驗基地200余畝,採穗圃200余畝,年出圃優質果苗500多萬株,2017年銷售收入實現4000多萬元。2015年,果之王公司被評為銅梁區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016年玉皇基地被市農委特經處命名為“重慶市伏淡季水果良種繁育基地”。
互聯網的興起之初,陳貴虎敏銳捕捉到將給企業帶來的劃時代的商機,順勢組建起了“果苗世界”“南方果業”“中國果苗”“南方葡萄”等網站及網上銷售平臺,形成了“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苗木網絡銷量佔總銷量的75%以上,果之王公司也于2016年被重慶市農委評選為農村電子商務先進企業。目前,該公司正在和京東商談合作事宜,利用京東物流發貨。
基地在不斷發展,也改變了當地村民的生活。如今,在基地務工的留守村民達到近200人,公司年支付的工資近400萬元,不少的村民在基地務工“摘掉了貧帽致了富”。
談到下一步的打算,身為重慶市園藝學會理事、銅梁區第17屆人大代表的陳貴虎表示,針對苗木供不應求的態勢,公司講在舊縣街道四龍村租地建起重慶頂創果業有限公司,計劃新建現代化苗圃300至500畝,同時計劃在兩年內再建一個新品種研發基地。
“我參加了重慶市民營經濟大會,大會的創新精神主題使我受到非常大的鼓舞!公司爭取再用5年時間將基地建設成一個集生産、科研、觀光、電子商務于一體的全國最大的果苗企業,帶動更多地區的村民種果致富過上全面小康生活。”談到未來,陳貴虎信心滿滿地説。(文/圖 趙武強 編輯 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