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多萬元避暑房 兩年後成為擺設 小夫妻爆發家庭大戰
這幾年,避暑房行情一直很火爆。由於考慮不週等各種原因,極個別人買了避暑房卻感到不滿意——兩年前,許璐佳和丈夫彭先生花20多萬元喜滋滋購了一套避暑房,但是今年,丈夫説啥也不肯去避暑,因為那邊沒有WiFi,打掃清潔麻煩,蚊子多,做飯也不方便……
許璐佳非常氣憤。她認為,再不方便也要去住幾天,不然避暑房豈不是成了擺設。
兩年前不換車 買避暑房
許璐佳30歲,是重慶市一所小學的音樂老師,家住沙坪壩區諾丁陽光小區,丈夫也是教師。這幾天,正在休暑假的她愁眉不展,憂心著自家那套成了擺設的避暑房。
許璐佳説,2016年春天,寶寶2歲多,丈夫帶她去鄰省考察避暑房。丈夫稱,家裏與其換一台高檔車,不如買一套避暑房,每年夏天可以逃離酷熱和喧囂,來到自家專屬小天地。“你想一下,主城熱得不得了的時候,我們早晚出去散步還要加件外套,好安逸。”丈夫當時對她説。
最終,他們以20多萬元在那裏買了一套套內50多平方米的避暑房,由丈夫父母守著裝修大半個月。“就簡單裝修了,整個房子打通弄成開放式,像酒店那種。”許璐佳説。
如今各種藉口 不去享受
去年暑假剛至,彭先生立即驅車載著一家三口去了避暑房。但是,期盼了一年的避暑生活並不如意——確實涼快,但蚊子多,不敢在戶外多待;電視頻道少,看不到動畫片,兒子天天哭鬧;才住了幾天,一家三口便不歡而歸。當時他們商量,等來年兒子再大一歲再去。
轉眼到了今年暑假,許璐佳早早開始準備去避暑房,丈夫卻以需要做一些總結工作為由,要求推遲去。眼看拖到7月底,許璐佳再次催促,彭先生又稱和兄弟夥約著打籃球鍛鍊,過段日子再去。
丈夫承認買得 有點後悔
8月9日,暑假過去一大半,許璐佳忍無可忍,要求第二天必須收拾東西去避暑房。丈夫就是不肯動,最後兩人爆發爭吵。
彭先生説:“那邊網都沒得,電視又收不到幾個臺,蚊子也多,煮飯火小油煙排不走……還有,周邊吃的好少喲,還不如我們小區樓下多。乾脆就在屋頭吹空調嘛,小區還有游泳池,哪點不好嘛?”
許璐佳有點怒不可遏,當初還是丈夫主張要買避暑房的,如今房子閒置著實在太心疼。“平時租也不好租,賣又捨不得賣。”許璐佳説,已給丈夫下通牒,開學以前無論如何也要去住幾天,不然堅決不原諒他。
14日,彭先生接聽記者電話就嘆息:“為了這個避暑房,老婆已經慪氣好多天了。説實話,買得有點後悔。”
調查 只玩一兩天不划算
26歲的王川家住南岸區,從事銷售工作。“前兩年避暑房非常熱,同事先後入手,我也覺得特別划算,就在遠郊購置了一套。”王川説,買了兩年多,就剛買時去住過一兩次,如今一直閒置著。“開車過去三四個小時,只玩一兩天,太折騰了。”
王川説,他還處於事業奮鬥期,沒多少時間去避暑,“考慮出租,價格合適賣了算了”。
每次去都在修修修
最近,家住渝北區兩路的錢正芬正在籌備出售自己的避暑房。51歲的錢阿姨告訴記者,2015年和老伴以16萬元買了一套位於湖北省利川蘇馬蕩的避暑房,第二年去,墻壁很多地方受了潮,電熱水器無法正常運作。去年再去,又面對一堆問題,電冰箱故障,洗手池水管壞了,客廳燈泡壞了,一些木質傢具也受潮了。“感覺每次去都不是度假,而是解決各種問題。”錢阿姨説,上了年紀不願折騰,和老伴一致決定賣掉該房。
避暑房成了爛尾樓
2016年8月,重慶一家媒體以《女子湖北買避暑房成爛尾樓 一棟樓僅住一人》為題,報道56歲雷女士以15萬元購買湖北省利川市蘇馬蕩一套避暑房。沒有想到,樓盤意外爛尾,她成為一棟樓唯一住戶。該報道還稱,爛尾原因與大量避暑房倉促上市有關,而當時周邊還有多個避暑房項目處於停工狀態。
點評 買避暑房要考慮4點
重慶大學經濟管理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廖成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購買避暑房是為了改善生活,屬於改善性需求。在購買避暑房時,不單單只是考慮避暑、涼快等問題,還要從多方面考慮。首先要思考的是買不買,衡量的標準如資金是否充裕、是否有充足時間去享受該房、是否可以住酒店、民宿等替代、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等。如果決定要買避暑房,就要把消費、生活、投資等因素結合起來思考。
1、交通因素:自駕出行無疑是去避暑房的最佳方式,但車程不宜太遠,1至3小時最佳。要留意是否有客車、高鐵等交通體系。
2、生活配套:是否通水電氣、有線、寬頻等,周邊3公里內是否有菜市、超市、醫院等,安保和物管服務水準也非常關鍵。
3、自然因素:空氣情況、海拔情況(最佳海拔區間1100米至1400米)、天氣狀況、周邊自然環境等。
4、升值空間: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如果避暑房價格在高位,景區出現過度開發等狀況,升值空間會受到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