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2017年9月,曾任職于重慶市物價局反壟斷分局的劉亞平來到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開始擔任全興村第一書記。履職以來,他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和使命,全面摸排掌握村情,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引領全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直至2018年9月,劉亞平始終紮根于一線促脫貧,他積極投身駐村幫扶工作的一幕幕,令人感動。
全力抓黨建 走穩脫貧路
劉亞平(右)了解群眾生活狀況
“大媽,我叫劉亞平,從現在開始要在您們村住幾年,以後有啥事隨時找我,您也是老黨員,以後還得進一步支持村支部的工作,我的手機號是……”“大哥,他説你多年在外地打工,現在返鄉和大家一道發展産業帶領更多的人脫貧致富,我是全興村第一書記,有你在脫貧就更容易了,我把你的手機號先存好,以後的工作還得讓你多多幫襯。”2017年9月14日劉亞平駐進全興村後,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調研,走訪全村所有黨員家庭,足跡遍佈全興村山山水水、村落院壩。
劉亞平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擴大會、黨員群眾代表會、村民小組會,針對全村個體老闆、種養能手、老黨員、困難戶等不同層次的代表,逐戶走訪摸底調查,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用最短的時間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況。
“黨建工作在全興村一直開展得很慢,甚至很多黨員幹部都不理解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劉亞平發現村裏黨組織生活品質不高、黨員管理不嚴、發展帶動力不強等,提出明確要求“黨員幹部的思想要走在工作前面,這樣才能將工作幹得實!”
摸清了癥結,劉亞平帶領村支部一班人規範村黨支部黨組織生活。每次開會,除了學習政策外,還要求黨員幹部對村裏的發展大膽提意見、談建議,對於全村産業發展、扶貧開發等方面的提出思路和想法。同時,劉亞平帶頭並要求全村黨員幹部亮明身份,提高黨員幹部的榮譽感和責任意識。
扶貧先扶志 精準為目標
劉亞平在走訪中發現,貧困戶黃玉成是一個單身漢,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為激發黃玉成的內生動力,劉亞平立馬入戶進行政策宣講,當發現黃玉成未解決生活用電的時候,劉亞平多次聯繫供電公司幫助黃玉成解決生活用電問題。
通過劉亞平以心換心的積極幫助,黃玉成一改過去“等、靠、要”的思想。現在,黃玉成積極發展産業,動手致富,極力脫貧。“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永遠脫貧!”貧困戶黃玉成説。
劉亞平(右三)在院壩宣講扶貧政策
為了確保扶貧“有效”,劉亞平組織村幹部因地制宜制定了“扶貧夜校”“十九大講習所”等活動方案,召開院壩會宣講政策,播放《十八洞村》《第一書記》等優秀勵志電影,來全面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為了確保扶貧“精準”, 劉亞平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積極規劃項目,解決全興村群眾的出行難、飲水難、通訊難等問題。並根據精準幫扶“一戶一策”的幫扶原則,分析貧困戶家庭收入來源、貧困程度狀況、致貧原因、脫貧致富需求。
“多虧了劉書記,他幫我制定了産業扶持脫貧鞏固計劃,讓我對脫貧有了更大的信心。”貧困戶黃玉成激動地説。
不僅如此,劉亞平還幫助貧困戶馬世林規劃優勢産業;鼓勵患有大病的貧困戶周承孝積極配合就醫,幫助一般戶文德勇家的孩子文波申請教育資助,減輕農戶的負擔。
脫貧不返貧 增收是關鍵
為了産業發展,劉亞平通過召開院壩會宣傳政策、入戶走訪、算賬對比等,引領全村群眾最大限度解放思想。於此同時,劉亞平還對接本縣“澤泰”“萬壽山”等很多實力派企業入駐全興村,實施“土地入股+訂單收購”的計劃,從根本上打消群眾疑慮,短時間將全村糧經作物比例由原來1:9調整為現在的9:1。
2017年11月10日,是全興村廣大幹部群眾難忘的日子。這天,通過劉亞平和村“兩委”的努力,村集體經濟組織“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益民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掛牌成立。為了不讓集體經濟公司成為“空殼”,劉亞平在全興村的尖山坪規劃了200多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農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分紅,尖山坪的群眾佔股20%。同時,劉亞平還同“譚妹子”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全興村開辦了扶貧車間“土家陰米作坊”。就這樣,全興村走出了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窘境。
“自進駐全興村的第一天以來,劉亞平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用更多的時間為村民服務,哪有需要,他就衝鋒在哪。”談及劉亞平,石柱縣中益鄉組織委員胥方貴很有感觸地説,劉亞平沒有豪言壯語,務實擔當、勤政為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全力奮戰在深度脫貧攻堅最前線,用實際行動抒寫著無悔的人生,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文/圖 譚華祥 編輯 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