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期,重慶市涪陵區水務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從行政審批、事後監管、對接企業三方面進行多舉措優化。目前,涪陵區水務局水務行政審批標準化體系初步建成。
做好行政審批事項的“權力減法”
國務院取消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批”“壩頂兼做公路審批”“水利工程啟閉機使用許可證核發”“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審批”“利用堤頂、戧臺兼做公路審批”等5項行政審批事項,區水務局全力承接取消事項,按規定取消與之相對應的初審、復審、審核等事項及相關事項流程圖、仲介服務,加強改革後的事中事後監管,確保承接事項真正落實到位。
做好行政審批事後監管的“責任加法”
根據市編辦、市質監局聯合印發的《區縣行政許可通用參考目錄(2017年版)》規定,區水務局在現行行政審批項目庫的基礎上,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調整,保留水利部門通用目錄行政審批事項20項,新增市政部門行政審批事項2項,並依據《行政許可法》,逐項制定了服務指南、審查細則、收費依據,完善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登記表和流程圖等“兩單一表一圖”,形成了新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以新清單為監管導向,逐項明確監管責任,細化監管措施,對新增審批事項做到銜接落實、有效監管,監管亦做到人性化柔性執法,不再以罰代管、剛性懲戒,既防止出現“監管真空”,又避免濫用處罰權力。
做好對接聯繫服務企業的“效能乘法”
嚴格落實“一窗受理、抄告相關、同步審批、限時辦結”制度,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在窗口辦理,提供由窗口統一受理申請和行政許可上門送達的“一站式”服務,實現服務方式惠企、服務環境便企,打通便民利企的“綠色通道”。同時,簡化涉水事項前置審批,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的前移試點,穩妥推進實施並聯審批,全面提高審批效率。
目前,水務行政審批標準化體系初步建成,水務部門行政審批時限由以往20個—45個工作日縮短至現今5個工作日,涉水行政審批的透明度和辦結效率大為提高;嚴格把好涉水項目的行政審批關口,對新、擴、改建、改造的各類取水、退水、水土保持及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逐一進行科學論證,論證率達到100%;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條件、申請材料、收費文件、服務指南、流程圖等內容均通過在線審批網站實時公開,行政相對人可以查閱、下載,水務部門行政審批權力運行更加透明,審批環節和流程更加優化、簡化。(文 彭柯諫 編輯 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