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長壽首屆農民豐收節啟動 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22 16:51:03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陳昕):三合大米、白合米酒、黃草山糯米、有機甲魚、長壽薄脆……9月21日,以“擁抱新時代 喜慶豐收年”為主題的重慶長壽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龍河鎮秀才灣開幕,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當地村民以多種形式共同喜慶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據了解,自2018年起,每年農曆秋分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重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堅持從實際出發,系列活動充分結合當地民俗文化、農時農事,旨在突出了重慶農村的鄉味、農味、土味、趣味。

  長壽區委書記趙世慶在開幕式上表示,作為重慶“興調研轉作風促落實”活動的啟動站、市委書記陳敏爾鄉村振興蹲點調研的聯繫點、重慶鄉村振興6個綜合試驗示範區之一,長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穩紮穩打、有序有力,國家現代農業園區被納入重慶10個重點農業園區予以扶持打造,龍河鎮四坪村和鄰封鎮鄰封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上半年長壽農業總産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雙豐收”。

  趙世慶對豐收節成功開幕也提出了希望,他説,要以打造重慶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為契機,聚焦提振農業品種、品質、品牌,聚焦培育鄉風、家風、民風,聚焦改善農村生産、生活、生態,聚焦強化農村自治、法治、德治,紮實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文章,加快建設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大美鄉村。

  活動現場,擊鼓者鼓聲鏗鏘,舞者舞姿矯健,歌者樂聲悠揚,非遺展演《翻叉號子》更是讓當地村民大飽眼福,喜慶的氣氛感染了現場每一個人,豐富多彩的文娛表演同時向外界展示著長壽民間藝術傳承之美。

  此外,洪湖鎮帶來了大洪湖酒、有機甲魚、翠冠梨,萬順鎮帶來了白合米酒、楊柳高粱酒、松鶴香米,雲臺鎮帶來了胭脂紅薯、烏雞蛋······“沒想到,咱們長壽的農産品這麼多這麼豐富,今天這個豐收節飽了眼福!”龍河鎮堰塘村村民焦兵説。

  “第一個豐收節,第一次參加豐收節農産展,心裏激動之餘又為今年的收成感到高興!”在一張展桌前,長壽清風陽園負責人童家秋正忙著擺參展的生態龍蝦。參加豐收節,不僅讓他家的農産品得到展示,也讓他了解了長壽全區農業發展規劃,“對未來更有信心了。”

  據了解,長壽自古以來便有“天賦膏腴之地”“川東魚米之鄉”的美稱,擁有豐富的糧、油、麻、桑、茶、菜、果等農産資源,近年來逐步實現了現代農業“三園五區”全域佈局,構建起“1+5+2”特色效益農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獨具長壽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數據顯示,2017年,長壽實現農業總産值67.4億元,增長1.7%。長壽計劃到2020年,在重慶率先實現適農區域農業現代化,建成重慶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先行區,並全面建成現代農業“三園五區”,基本建成“1+5+2”特色效益農業體系,農業總産值實現75億元,五大特色産業鏈綜合産值提升到100億元以上。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