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將在兩江四岸新建109公里親水慢行道
重慶日報  2018-10-08 09:13:06

  10月7日,記者從市政府網獲悉,日前,市體育局發佈《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到2022年重慶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此外,在兩江四岸新建一批智慧健身長廊,新建109公里親水慢行道(騎行道)。

  計劃提出了到2022年,重慶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市、區縣兩級體育總會實現全覆蓋。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25萬人,實現每萬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6名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比率達到50%,國民體質監測抽樣合格率達到93%的工作目標。

  在完善全民健身組織體系方面,建立市級單項體育協會達到60個以上,培育市級體育俱樂部50個以上,100%的區縣、85%的鄉鎮(街道)、90%的城市社區建立健全體育組織。每年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500名。到2022年,全市全民健身志願服務累計惠民不少於100萬人次。

  在全民健身公共設施方面,未來3年,在主城區1800余畝邊角地上,建設92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在主城半島(江心島)建設一批體育運動休閒設施。在兩江四岸新建一批智慧健身長廊,新建109公里親水慢行道(騎行道)。在兩江四山建設山城步道50條,實現主城四山登山步道完善貫通。

  計劃提出,區縣及有關部門利用公園、綠地、廣場、旅遊景區、森林山地、江河湖岸等區域建設健身步道(登山道、健走道和騎行道)。到2022年,全市建成健身步道1萬公里。到2022年,實現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80%的鄉鎮建有鄉鎮體育健身廣場。

  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計劃提出,嚴格執行“在新建居住小區按照每戶1.5平方米配置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標準。到2020年,每年建設社區健身點300個,建設各類足球場地和全民健身中心30個。(重報集團中央廚房記者 何浩)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