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陳昕):10月16日,重慶渝中區“母城”文化發展座談會在渝中區舉行,來自政府、學界、企業等領域共計十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互動交流的形式,為渝中“母城”文化發展出言獻策。
渝中“母城”文化厚重
渝中,位於長江上游地區,是重慶主城九區之一,這裡也是重慶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流通中心,以及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岩精神發源地。
公開資料顯示,渝中區歷史文化遺産在全重慶數量最多、密度最大、價值最高,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等國家級重點文物18處,佔重慶32%,沈鈞儒舊居、新華日報總館舊址等市級重點文物47處,佔重慶17%,抗戰文物佔重慶26%。
渝中厚重的“母城”文化資源,便是渝中發展一張最亮的底牌。
近年來,圍繞渝中區“母城”文化保護與發展的相關議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渝中也始終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要求,在保護好、挖掘好、利用好文化資源的同時,打好“母城”文化牌,以文化大繁榮助推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母城”發展以文為魂
渝中分為上、下半城,十八梯則是連接上下半城的一條樞紐。
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科科長陳愷剛發言 曹永歡 攝
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科科長陳愷剛在當天的座談會上,引用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建設展開了話題,他介紹了渝中“下半城”的規劃、建設及未來發展路線。他認為,推動渝中的“下半城”發展,需要堅持以文為魂,深度打造“母城”文化。
“管委會也正在從文商旅城四個方面著力,最終要將下半城打造成為文商旅城融合發展的典範。” 陳愷剛説。
渝中未來值得期待
重慶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重慶曆史文化名城專委會主任委員何智亞發言 曹永歡 攝
“雖然過去一些年份裏,渝中為追求城市開發建設,對‘母城’文化的保護還稍顯不足,不過現在,這一情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重慶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重慶曆史文化名城專委會主任委員何智亞説。
何智亞提出,渝中之所以成為“網紅”,與其近年來對“母城”文化的保護息息相關。
“渝中歷史底蘊深厚,巴渝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等都能在渝中找到出處,這一點,重慶其他區域無出其右。”何智亞還談到,渝中豐富獨特的空間地形,也為其未來發展增添了堅實砝碼。
“發揚好地形地貌和歷史文化兩大基因,渝中未來發展充滿希望、值得期待。”何智亞説。
重慶市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羅銳華發言 曹永歡 攝
重慶市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羅銳華同樣對渝中未來的發展抱有很大的期望。
羅銳華立足於當下和熱點,對渝中未來走向給出了建議。在他看來,渝中“網紅”這塊招牌略顯單薄的同時,也顯得不夠高雅,缺乏厚度來支撐,需要逐漸去掉“網紅”的標簽。
而究竟該如何成功摘掉“網紅”標簽,實現新發展?羅銳華建議,整合相關資源,促使“母城”文化實現創新性發展,同時在發展進程中不斷梳理“母城”文化體系,利用山城文化的強健基因,從而使渝中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
城市建設者為“母城”發展助力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建設者們的參與,作為本次座談會企業代表,融創和萬科兩大商業巨頭的代表也對“母城”發展給出了建議。
位於渝中區的白象街,是重慶一條具有時代意義的老街,這裡見證了山城百年來的風雲變幻。當前,融創正在以白象街為核心,著力打造集商業街區、獨棟會館、豪宅于一體的重慶城市新地標。
融創西南商業推廣總監李萃發言 曹永歡 攝
融創西南商業推廣總監李萃在座談會上表示,融創始終積極致力於文創産業的發展,這與渝中力推的“母城”文化不謀而合。她透露,白象街項目是融創在重慶重點打造的項目,前後總共分三期建設,她深信,融創白象街建成投入運營以後,必將成為渝中又一張靚麗的名片。
萬科致力於做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創造更多的生活場景,做美好生活的場景師。萬科進入重慶已經有十年之久,旗下26個項目在重慶受到了廣泛認可,服務於近12萬業主。
以重慶天地項目為例,該項目對於渝中“母城”文化發展的意義重大。重慶天地位於重慶渝中區化龍橋片區,建成的部分投入運營以來,已經成功“圈粉”白領階層、外籍人士、文化精英。未來重慶萬科將整合全球頂級資源,將重慶天地打造成一個集TOD城市綜合體和微旅遊目的地為一體的重慶標誌性新名片。
重慶天地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山、有水、有歷史文化根源,目前,這裡還有兩棟標誌性大樓正在建設,其中,萬科重慶天地458米地標(在建中)未來還會引入國際頂級度假酒店悅榕莊,建成的超甲級寫字樓,將會吸引全球精英匯聚於此,這必將使渝中發展再次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