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試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重慶日報  2018-10-29 10:46:19

  原標題:重慶試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大幅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 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難”

【要聞 摘要】重慶試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重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上月印發施行。重慶為什麼要推進這項改革?將給相關單位、群眾帶來怎樣影響?10月26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重慶日報記者就各方關注的熱點問題採訪了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

  重慶入圍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

  重慶日報:《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麼?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作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16個試點地區之一,我市按照國務院相關部署和要求印發了《實施方案》。這是我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本次改革主要內容突出了“3個全”,分別是——

  全流程,覆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全過程;

  全項目,包括市級、區縣級審批權限的所有房屋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的一般建設項目(不含應急、搶險、涉密等特殊工程);

  全事項,行政許可和技術審查、仲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所有審批及辦理事項都要納入改革範圍。

  社會投資項目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重慶日報:與原有的審批制度相比,此次改革有哪些亮點?

  答:在改革試點工作中,我市提出一系列針對重慶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舉措,切實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難”。

  比如,此次改革將社會投資項目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壓減一般社會投資、小型社會投資、帶方案出讓土地和一般工業項目的審批時間。

  與此同時,重慶市系統整合涉及規劃、發改、農業、生態等50余類專業專項規劃,通過“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協調解決“多規”之間的衝突差異,逐步實現規劃信息共享、規劃編制協同、項目生成策劃、規劃實施與城市運行監測等業務功能。

  大幅取消和下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通過改革,將原75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15項,下放5項,取消和下放比例達27%。

  提升市政公用服務水準,進一步明確服務環節、服務時限和服務標準,實行服務承諾制,將辦理時限壓縮50%以上。

  建立全市審批服務標準化體系,將每一項審批服務事項制定“三級四同”(市、區縣、鄉鎮三級事項同一名稱、類型、依據、編碼)辦事指南,並實現二維碼“掃碼辦事”,方便申請人查詢信息、在線申報。

  建立全市行政審批效能監管中心,對每一個工程項目實行全週期監察,按照“日掃描、周調度、月通報、季分析、年考評”的制度,把此次改革納入全市各級各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目標實績考核重要內容等。

  “清單管理”讓投資者對審批服務清楚明白

  重慶日報:此次改革的關鍵是基本形成“5+6”工作機制。其中6指的是“減、放、並、轉、調、諾”6張清單。為什麼要推行清單管理制度?

  答:實踐證明,只有實行“清單管理”,才能讓投資者對各項改革措施清楚明瞭、便於操作。為此,相關部門梳理確定了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的行政許可、技術審查、仲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等130個審批及服務事項,制定形成了“減、放、並、轉、調、諾”6張清單,也就是“精簡審批事項、下放審批權限、合併審批事項、轉變管理方式、調整審批時序、推行告知承諾”。

  比如“減”方面,一步到位取消了社會投資項目初步設計審批、消防方案設計技術審查、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施工合同備案等15個審批及服務事項(佔審批事項的20%),僅社會投資項目初步設計1項,就可為業主單位節約時間50天左右。

  “並”方面,推行聯合勘驗、聯合測繪、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將消防設計審核、人防設計審查等技術審查併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佔用城市綠地審批、佔用或挖掘城市道路審批、取水許可等23個審批事項合併為8項。

  再比如“諾”,我市積極探索創新,在辦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節能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21個審批事項時推行告知承諾辦理方式。

  提供多種配套服務 讓群眾跑審批更方便

  重慶日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如何做好服務工作,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

  答:為減少企業群眾“多頭跑、來回跑”,我市要求整合各部門和各市政公用單位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綜合服務窗口統一收件,各審批部門共享申報材料,同步辦理,再由綜合服務窗口統一齣件,真正實現一個窗口服務和管理。8月31日,全市首個市級審批服務綜合大廳——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各區縣也在加快建設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綜合大廳。

  此外,相關部門還推出了多項配套措施——

  一是建設網上“仲介超市”。依託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全市統一的網上仲介服務超市已初步上線,進駐仲介機構200余家。

  二是建立支付系統。已與財政非稅系統對接,實現在線支付功能,並借鑒先進省市經驗,採取對接第三方聚合支付平臺的方式,積極搭建統一的在線支付平臺。

  三是開展郵遞送達。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EMS)開展合作,將在市級和區縣工程建設審批服務大廳全面推廣政務服務結果郵寄送達。

  四是強化信用體系建設。依託“信用重慶”公共平臺,累計歸集工程建設領域信用信息近500萬條。建立工程建設領域“紅黑名單”制度,實現信用信息全網通查和“一處失信、全渝受限”。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