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2018年11月8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應艷麗)時光荏苒,改革開放走過40年。40年來,重慶萬州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經歷了從少到多、從點到面,從量變到質變、從單一到多樣、從零星點綴到滿眼皆綠的美麗嬗變。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園林綠化品位明顯提升,各項綠化指標大幅提高,萬州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的華麗蝶變,也見證著城市的滄桑巨變。
萬州區園林部門在白岩支路後街金座街頭新添15棵桂花樹,美化了城區支路的人行道,美化了市民的生活。 通訊員 駱勇 攝
從三個公園到三十多個公園
説起萬州的城市綠化,不能不提城市公園。改革開放初期的上個世紀80年代,萬州的公園三個手指頭就能數完:西山公園、太白公園、山灣公園。其中太白公園摩崖石刻、寺觀清泉自古有之,1986年開始籌建,到上世紀90年代初才初具公園形態。山灣公園是1988年由萬縣市肉聯廠投資34萬元租賃建設的,上世紀90年代由於地質災害開始荒蕪。近年,萬州區城管部門正在規劃重建山灣公園,尤重文化設計,要讓山灣公園恢復昔日榮光。西山公園在改革開放後不斷調整佈局提升景觀,1998年被評為中國百佳名園,2013年,西山公園開始向茶花特色方面打造,連續舉辦茶花展、四季花展等,又重新打造了西山動物園。老公園煥發新生,至今仍是萬州市民最喜愛的公園之一。
隨著移民遷建,城市擴張,人們對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萬州的公園也越建越多。尤其進入新世紀後,各類特色主題公園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觀音岩公園、南濱公園、天子湖公園、沙龍公園、太白岩山頂公園、新興公園、南山公園、古城墻公園、翠屏山公園、龍寶河濱河公園、紅砂磧濱水生態公園、五橋立交橋頭公園、蓮花寺公園、獅子山公園………如今,萬州的公園已經超過30個,公園面積超過600公頃。
近年,萬州的公園越來越有特色,比如紅砂磧濱水生態公園和高峰濕地公園、天子湖公園等,就以生態為特色。紅砂磧濱水生態公園是萬州首個以海綿城市理念設計的公園,可隨蓄水、消落呈現彈性的自然生態景觀。佔地17公頃的高峰濕地公園有生態防護景觀區、河灣濕地休閒區、花田濕地休閒區,水影交融,格外自然。
打造一街一景 城市披上彩裝
今日的萬州,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轉角、每一個季節,都有不期而至的美麗。
春季,沙龍路一段迎春花一路金黃,紅葉李的繁華白若傅粉;天城大道櫻花成陣;夏天,周家壩福建大街廣玉蘭潔白碩大芬芳滿街頭;北濱大道三段紫色的藍花楹開得高貴典雅;從春秋兩季,24公里濱江環湖帶的三角梅紅艷似火映照平湖。
秋來,科龍路、火車站、協立路、棉花地、龍都大道等彩葉大道上,無患子、櫸樹、烏桕等彩葉樹種或金黃或橙紅,色彩鮮艷季相明顯。
一路一品、一街一景,萬州用30多年時光。
2003-2004年,萬州財政尚屬困難時期,但在公共環境整治中,萬州大手筆對城市行道樹進行了全面更換調整,形成了一街一樹一景,綠化頻寬闊的道路還有了各種植物造型。
此後,萬州的街景越來越精緻,除了綠樹,近年萬州更注重為城市添彩,採用各種彩色苗木、秋季彩葉來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
立體綠化 讓綠地率達32.2%
萬州背負九大山頭,面臨一江碧水,城市高差大,多邊坡堡坎,城市用地條件不佳。作為山城,萬州探索出一條立體綠化的道路,讓整個城市由高到低綠意流淌。
九大山頭公園,讓萬州周圍山頭都披上綠裝。在環湖帶上,大公園、小綠地、有綠化的城市廣場、環湖花池數不勝數。萬州大橋、萬安大橋、長江大橋、長江二橋等橋頭綠地,南北濱江路上玉帶串珠的廣場綠地,濱江大堤外的環湖花帶。今年秋,萬州又對濱江環湖區域的14.4萬平方米閒置地進行了綠化,其中大多數是邊坡地帶。
在城市建設留下來的堡坎、邊坡上,通過“上垂下爬”的方式,栽種迎春、月季、爬山虎、油麻藤等植物,讓冷硬的混凝土披上了綠色衣裳。
機場路、高鐵大道、天城入城大道、青杠塝大道,各窗口地區隔離花帶色彩繽紛,無處不美。
2018萬州區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目前萬州建成區綠地率已經達到32.2%,城市近三分之一的地方覆蓋上了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