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走出自己的航空産業路
重慶日報  2019-01-07 09:59:53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1-07-0052

2018年5月17日7點33分,西部某發射基地,由中國民營企業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的OS-X型火箭“重慶兩江之星”號首發成功  記者 萬難 攝  

  截至目前,重慶市航空産業累計整合引進項目近20個,社會投資超過300億元,初步搭建了通航産業“製造+運營+服務”、運輸航空業動力“整機+零部件”、新型複合金屬材料“研發+製造+供應鏈”的全産業鏈發展格局,並在全國先後創下了5個“唯一”。

  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讓世界為之歡呼。

  這一系列月背探測活動的成功背後,也有“重慶造”的貢獻——中鋁西南鋁和重慶聲光電公司自主研製的元件成功裝備了“嫦娥四號”。

  1月5日,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渝揭牌,中科院院士李應紅助力重慶組建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重慶航空發動機零部件試驗檢測中心。

  重慶已逐漸走出自己的航空産業路。

  從通用航空破題

  實現産業從無到有

  李應紅説,重慶發展航空航天産業,走的是從無到有的路,這猶如創業早期的企業,缺乏資源,面臨著目標、市場、風險等種種不確定情況。於是在産業佈局上,重慶聰明地選擇了“效果邏輯”(Effectuation)的方式,即基於一系列既定的手段和資源,關注這些手段和資源的整合可以帶來的各種可能結果和效果,從中選擇滿意的結果。

  2010年11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決定逐步放開對1000米以下空域的管制,允許輕型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等小型飛機飛行,通用航空産業發展大幕徐徐拉開。放眼未來的天空,重慶市著手佈局通用航空産業。2012年,兩江航投集團成立,專事招商引資、産業投資和環境打造工作,從通用航空破題,實現産業從無到有。

  截至目前,重慶市航空産業累計整合引進項目近20個,社會投資超過300億元,初步搭建了通航産業“製造+運營+服務”、運輸航空業動力“整機+零部件”、新型複合金屬材料“研發+製造+供應鏈”的全産業鏈發展格局,並在全國先後創下了5個“唯一”:國家發改委指定的唯一通航全産業鏈試點,唯一擁有通航3個品牌6個機型和1個在研機型的園區,唯一組網運營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系統,唯一針對通航的融資租賃公司,唯一擁有覆蓋通航私商照培訓和在役航線飛行員復訓及培訓的省市。

  從航空到航天從火箭到衛星

  重慶屢獲投資者信任

  在嫦娥四號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的前一週,長二丁/遠征三火箭搭載一顆特殊的衛星升上太空。這顆取名“重慶號”的衛星是航天科技集團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

  2018年首屆“智博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的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攜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互聯網系統項目(鴻雁星座)落戶重慶,該項目首期投資200億元,落戶兩江新區打造全球總部。也就是説,這場以“溝通連接萬物、全球永不失聯”為目標的衛星網絡覆蓋率提升計劃將以重慶為圓心。

  “我們落戶重慶,是看重這裡航空航天産業的發展氛圍。”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雲説。

  “重慶航空航天産業,包括通用航空和運輸航空都有不錯的基礎,很多落戶企業都在國內具備唯一性,成長、發展都很好。”國內民營火箭領軍人物舒暢,兩年前帶領零壹空間落戶重慶時,説了幾乎相同的話。

  如今,作為全國首家民營自研商業火箭的重慶零壹空間項目已成功發射火箭2次。伴隨“重慶號”的升空,更讓人對重慶“商業火箭+商業衛星”的商業航天産業佈局充滿期待。

  重慶以“效果邏輯”發展航空航天産業,屢獲投資者信任。

  目前,重慶不僅吸引了鴻雁星座、零壹空間這樣的龍頭項目,還引進了航空關重件、航空鈦合金、商業火箭、發動機葉片、航空內飾等一批航空航天先進製造業項目。其中,由重慶金世利鈦業有限公司投資24億元打造的航空鈦合金研發製造基地,達産後産值約30億元,主要研製和生産航空及燃氣輪機用鈦合金材料、鍛件、其他金屬材料,保障我國高端航空航天和燃氣輪機用鈦合金的供應,並力爭在航空發動機、飛機結構和承力結構材料、航天用高溫和低溫鈦合金、燃氣輪機用鈦合金領域達到世界水準。

  “人才培養計劃”緊跟産業

  重慶航空航天後勁十足

  1月5日,中科院院士李應紅還被重慶交通大學正式聘為該校重慶航空學院名譽院長。

  李應紅表示,之所以接受邀請,一是因為他是重慶人,對家鄉懷有感情;二是對重慶以“效果邏輯”發展航空航天産業非常認同,稱這是“找對了路”。

  李應紅説:“航空航天産業是科技含量極高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必須聚焦人才培養。”

  重慶交通大學航空學院院長張銘也認為,重慶航空産業發展迅猛,前景光明,航空技術人才的需求將與日俱增。

  為此,2018年3月正式掛牌的重慶交通大學航空學院,已開始為重慶航空産業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2018年9月,該學院開設“飛行器製造工程”和“飛行器動力工程”兩個核心專業,招收132名本科生。張銘表示,今後,該學院還將陸續論證開設産業急需的“無人機應用技術”“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通用航空機場工程”等專業。

  2018年7月7日,兩江新區與西北工業大學簽約合作共建科創中心,將按照重慶産業特色,側重開展航空航天、汽車、高端裝備及軍民融合等領域的科技研發及項目孵化工作。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科創中心將在航空發動機、高端材料、無人機服務、通用航空、智慧製造、大數據、微小衛星等方面共建國家/省級科技及工程開發實驗平臺,開展科技研究、成果轉化和産業項目孵化等,並按地方産業需求開展繼續教育、研究生培養和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建立博士後流動站和院士工作站。

  科創中心建成後,將以西北工業大學航空、航天、航海、材料、機電、大數據等優勢學科為支撐,結合重慶産業需求,為汽車、航空航天、高端材料等一系列高端裝備産業提供産學研結合機會,加強本地高端研發能力,促進重慶産業提檔升級。(首席記者 陳鈞 記者 申曉佳 實習生 唐璨)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