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生長在大學裏的小學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1-16 14:46:33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坐落于重慶大學城的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自2014年至今,已經步入了建校的第六個年頭。六年來,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教職工用奮鬥和拼搏,書寫了一曲教育讚歌。

【科教 摘要】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一所”生長“在大學裏的小學

學校蜂巢結構佈局 供圖 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大學城裏迎小學

  2014年9月1日,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成立儀式暨開學典禮在重慶大學城舉行。建校之初,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校長鄭霖在心底立下了目標——要讓這所小學在未來成為重慶教育領域的一個標杆。

  “大學與小學在社會功能、辦學模式和教育教學活動方面有著巨大差異,如何共同發展,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建校以後,諸多實際困難考驗著鄭霖,鄭霖認為,學校新成立,沒有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但如果能把重師精神文化和智力資源活用起來,學校的精神世界和校園生態同樣足夠精彩。

  重慶師範大學深厚的歷史底蘊及大學城的文化氛圍,讓重師附屬實驗小學受益匪淺。鄭霖時常感恩于重慶師範大學賦予重師附屬實驗小學的精神文化氣質,他説,重師附屬實驗小學生於重慶師範大學,長于重慶師範大學,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生長“在大學裏的小學。

  在鄭霖看來,“自強不息,躬行師道”的重慶師範大學精神塑造了一代代重師人可貴的精神品質。正是基於此,“因生而動,順性揚才,讓每個孩子自由呼吸與生長”的辦學理念在重師附屬實驗小學應運而生,這也成為了歷代“附小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創造環境和空間  發掘學生最大潛能

  重師附屬實驗小學創立伊始,家長挑剔的目光就始終注視著重師附屬實驗小學,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作用,為學生創造學習、成長的最佳環境,實現學生最好地發展,考驗著重師附屬實驗小學,也考驗著鄭霖。

  依託環境創造空間,借用文化滋養學生,這是鄭霖給出的答案。“尊重學生成長的自然規律和個性生長需要,學校要力求實現學生發展的理想狀態。”鄭霖説。

  “校園建築多數呈現為‘六邊形’,這種蜂窩式建築風格和空間設計理念讓重師附屬實驗小學師生受益良多。”鄭霖談到,六邊形的設計把空間佈局發揮到了最佳,利用六邊形蜂巢建築設計,重師附屬實驗小學打造出了獨有的多維立體的教育空間。

  “莫言閱讀吧”“大千藝術廳”“牛頓夢工場”“鄧墾實踐園”……如今,重師附屬實驗小學已經打造出了諸多能釋放兒童天性的教育空間,為每個兒童提供了快樂生活的可能。依靠得天然而成的區位優勢,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的校園、博物館也成為師生增長知識、拓展視野的第二課堂。

【科教 摘要】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一所”生長“在大學裏的小學

鄭霖和學生交流 供圖 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發展成就“好教育”  

  建校六年來,重師附屬實驗小學在摸索中不斷前進,在繼承發揚中開拓創新。“好的教育一定是家踏實地做出來的。”鄭霖堅持身體力行,與師生打成一片,這樣的共處,也讓鄭霖能直觀地了解師生的想法。

  據了解,鄭霖每天在學校大校門迎接學生入學,深入一線課堂與師生交心,在一次次的交流接觸中,他發現,做好做精教學課程,是“附小人”共同的心聲。“好學校一定要有好的課程,只有這樣才能讓教育面向未來,才能創造未來。”鄭霖説,重師附屬實驗小學是集重師幾代人的附小夢和六十年師範教育成果之大成而適時興辦的,旨在“創造一些新的小學教育,實驗一些新的學校課程”。

  為此,學校創立了“激童趣、樂創造”的課程文化,人人爭做懂兒童的陪伴者,研究兒童的專業者,實現對小學生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全息關注。

  此外,重師附屬實驗小學還創造性地提出基於全景式的教育理念,將所有課程分為語言、數理、藝體、實踐四大門類,分別囊括語文、英語,數學、科學、音樂、美術、勞動、禮儀等若干個小課程。課堂教學也由固定40分鐘一堂課的教學模式改為長短不一、厚薄不均的若干個課程。

  因材施教、因興趣施教在重師附屬實驗小學成為了現實。如今,晨誦、暮省已成為學生們的習慣,書法天天練,體育、英語天天見,定期外教課程,浸入式英語教學,每天下午項目式學習課程、社團課程,豐富著學生的校園生活。(文 易瓊 編輯 朱明達)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