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渝中區大溪溝地區,對於老重慶人來説,這裡是“母城”的核心地帶之一,承載了許多人的夢想和記憶;對於外地遊客來説,這裡有重慶人民大禮堂、張家花園山城步道等地標,是了解重慶的一個靚麗窗口;對於興業者來説,這裡有大溪溝文化創意區、在建的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創業氛圍濃厚。如何讓居民住得舒心、讓遊客玩得開心、讓興業者創業放心是大溪溝街道做好城市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整潔美觀的大溪溝街道山城步道 彭鏞 攝
項目帶動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大溪溝街道緊鄰市政府,老舊社區、餐飲門店、在建項目眾多,城市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城市管理要求高、難度大,為此,我們制定了‘以項目帶動,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品質’的管理方案,重點推進歷史建築修繕保護、社區文化展示、街巷肌裏梳理、便民設施完善、旅遊標識設置、環境景觀美化等內容,不斷提升轄區城市品質。”大溪溝街道相關負責人説道。
截至目前,大溪溝街道已經先後完成了人和街、紅球壩、張家花園特色老社區建設項目和棗子嵐埡正街管網下地一、二期工程。與此同時,巴教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張家花園老舊住宅管線綜合改造項目均在有序推進中。
街道還全面整改了市政基礎設施薄弱點,更換護欄扶手600米,更換落水管1000余米,更換透水磚500余平方米,安裝座椅、果皮箱等40余處,修復屋面防水1200余平方米,更換破損門楣店招25個,更換空調架及雨棚等65個,修復地面塌陷3處等,轄區面貌煥然一新。
馬路辦公 “頑疾”治理見實效
大溪溝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所謂“馬路辦公”就是城市管理部門將辦公室設在馬路上,這種“出門就是上班、工作就在路上”的城市管理新方式,已經成為了大溪溝地區城市管理的新常態。
據了解,為確保“馬路辦公”實效,該街道創新工作機制,將“馬路辦公”和“五長制”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了專人專班值守巡查制度,由街道黨政主要領導作為街長每日在轄區全面巡查,分管領導作為路長每日至少2次巡查責任片區,巷長、樓長全天定點巡查值守。對發現的簡單問題,根據職責分工,由路長、巷長第一時間處理;對涉及面較廣的問題,由街長組織路長、巷長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召開現場會處理解決。
在“馬路辦公”的帶動下,大溪溝街道積極開展環境衛生和“老大難”問題專項整治。2018年,街道共清理無主垃圾、樓道廢棄物、衛生死角、河道沿岸垃圾等325車,規範遊攤遊販、佔道經營等8800余次,拆除違章建築1200余平方米,排查整治學校周邊103家門店……轄區環境衛生變好了,道路通暢了,居民安全感更強了,居民紛紛拍手叫好。
齊抓共管 營造人人參與生態圈
餐飲門店積極參與“三保持五爭創”,爭當環保之星;社區居民爭當環保志願者,積極維護轄區出行安全;黨員自主認領崗位,參與各種治臟治亂活動……在大溪溝地區,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城市管理模式深入人心。
“城市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如何發揮居民和轄區單位的共建共管共治共享作用至關重要。”街道相關負責人説。為此,大溪溝街道始終堅持整合資源、全民參與的原則,從思想動員、氛圍營造、品牌打造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目前,大溪溝地區活躍著9支居民志願者隊伍,人數約450人,他們常年堅守在轄區的重要路段和關鍵節點,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清掃、文明勸導等志願服務,成為了轄區城市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據悉,2019年大溪溝街道將圍繞城市品質提升這一主線,大力實施治亂拆違、街凈巷潔、路平橋安、整墻修面、江清水暢、城美山青等工程,進一步提升轄區城市品質。(供稿 渝中區新聞信息中心 編輯 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