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代表團舉行團組開放日活動
重慶日報  2019-03-08 17:36:35

  原標題:重慶代表團舉行團組開放日活動 深入踐行“兩個維護” 精準落實中央部署 把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陳敏爾唐良智發言並回答記者提問 何毅亭張軒參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1c422884731deaa3105e

3月6日下午,重慶代表團全體會議向中外媒體開放。記者 熊明 攝

  3月6日,重慶代表團住地,獨具魅力的山水之城、美麗之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重慶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對中外媒體開放。

  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陳敏爾,全國人大代表、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參加審議,並與媒體交流互動。全國人大代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何毅亭,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參加。

  全體會議15時開始。為了搶佔有利位置,中外記者早早便來到會議大廳,在媒體區內架起“長槍短炮”。

  10位代表審議發言後,會議進入代表與媒體互動時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新社、經濟日報、大公報、香港商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法新社等境內外媒體近150位記者參加開放日活動。記者們紛紛舉手,聚焦重慶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等方面的新舉措、新進展爭相提問,了解和感受重慶蓬勃發展脈動。

  陳敏爾在發言時説,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十分關心、寄予厚望。2016年1月總書記到重慶視察,2018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對重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把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重整行裝再出發,團結一致向前行,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思想武裝,把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作為行動指南,把總書記關於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紮實”的重要指示要求作為具體落腳點。著力推動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徹底乾淨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加強法治、德治建設,形成了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自覺向總書記看齊的良好政治氛圍,形成了各級班子堅定清醒有為、各級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良好政治局面。著力推動幹部群眾精神狀態積極向上,注重強化思想武裝、正向激勵、領導示範、典型引領,匯聚起推動重慶發展的磅薄力量,全市上下工作信心越來越足,幹事氛圍越來越濃,發展環境越來越好。著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步向前,以山城人民的真抓實勁、敢抓狠勁、善抓巧勁、常抓韌勁,組織實施“三大攻堅戰”和“八項行動計劃”,努力推動既定的行動綱領、戰略決策、工作部署兌現落實,全市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改革開放有序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

  陳敏爾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踐行“兩個維護”,更加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精準地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紮實推動重慶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以實幹實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

  唐良智在發言中説,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重慶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總書記對重慶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謀劃實施“八項行動計劃”,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進、好”的態勢,“穩”的格局不斷鞏固,“進”的動力不斷增強,“好”的勢頭不斷顯現,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邁出新步伐。一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在風險防範、脫貧攻堅和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強化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有效防範各類風險隱患,12萬貧困人口脫貧,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二是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推動傳統産業升級,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協同發展智慧産業、智慧製造、智慧城市,一批軍民融合重大項目落地實施。三是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圍繞“破、立、降”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企業減負超過600億元;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加快建設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24家。四是抓好城鄉兩大基本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和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城鄉融合發展呈現新氣象。五是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六是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一批老百姓的身邊事、煩心事得到解決。

  圍繞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李春奎、張興海、劉桂平、陳金山、劉家奇、楊帆、譚建蘭、鄭向東等結合實際發言。(記者 楊帆 羅靜雯 張珺)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