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培育現場。 渝北區林業局供圖
人民網重慶3月12日電 在“3·12”植樹節來臨之際,渝北區開展主題義務植樹活動,植樹面積約40畝4000株,主要栽植香樟、美人梅、白玉蘭、銀杏。
為保護好長江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努力構築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渝北區切實把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鎮街從2月底開始, 已陸續開展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共約2萬人參加,植樹面積近2000畝,主要栽植樹種桂花、香樟、小葉榕、櫻花、紅葉石楠、楠木等20萬餘株 。“到2022年,渝北全區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55%。”渝北區林業局局長龍裕賢説道。
國土綠化,種苗是基礎。在統景林場同德苗圃基地,一株株苗木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工人們正忙著為新培育的種苗“裝袋”。不久將來,這些苗木將被移栽到渝北轄區國有林場進一步培植,以供社會造林所需。
據了解,為培育優質種苗,充分調動全社會造林積極性,渝北區在國土綠化工作中進行創新嘗試,率先開展了公益性育苗探索。所謂公益性育苗,即政府出資,林業部門牽頭,國有林場具體實施,採用新材料新技術,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全面培育優質良種壯苗,免費向全區實施植樹造林的鎮街、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發放。截至目前,全區公益性育苗共培育苗木近500萬株,免費送苗350萬株,提高了造林成效,促進了全區造林綠化事業發展。
龍裕賢表示,接下來,渝北區將緊密圍繞《重慶市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進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努力實現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建設山清水秀美麗渝北。(劉政寧 羅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