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重慶首座高海拔大型水庫工程建設
華龍網  2019-03-14 11:01:35

  原標題:揭秘重慶首座高海拔大型水庫工程建設:300萬方石料從何而來、日涌水量3.5萬方如何解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f889cbb8-6449-4fab-a2cc-538420a5875a

金佛山水利工程效果圖。照片由重慶水投集團提供 華龍網發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9a8773f-3752-42c4-b821-4721cc6f8cd3

大壩左岸邊坡治理工程施工難度大。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3日17時15分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張靜)在重慶市南川區綦江河一級支流柏枝溪上游,正在修建的金佛山水利樞紐工程是重慶市第一座高海拔大型水庫工程,整個工程以地質條件複雜而著稱。2019年2月18日,金佛山水庫工程大壩樞紐填築圓滿完成,象徵著工程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這背後則是眾多建設者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日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前往施工現場,揭秘該水庫工程建設究竟“難”在哪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f42456c-9fba-446f-8b0f-2f881cfb54fc

工人們正在金佛山水庫大壩上施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迎難而上 建成後將為多省市提供水源保障

  早上八點從重慶主城出發,經過三個多小時顛簸的車程,華龍網-客戶端記者才抵達了目的地——金佛山水庫工程大壩壩頂。站在836.5米的海拔高度提示牌,入眼的便是兩旁陡峭的山壁,而金佛山水庫工程便坐落其中。

  金佛山水庫工程是全國172項重點水利工程之一,項目總投資203732萬元。“這是一個公益性的項目,主要用於農業灌溉和供水,還具有調節功能。”金佛山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何強介紹説。

  修大型水庫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金佛山水庫工程則又有遇到更多的困難。“這是重慶市第一座高海拔大型水庫工程,其地質條件極為複雜,困難重重。”何強透露,例如水庫大壩所在位置的左岸邊坡高且陡,高差達180米,傳統施工方式不可行,而由於岩石破碎裂隙發育,陡崖內出現了兩條寬張裂縫,距離外坡僅10至20米,施工過程中會有邊坡失控,垮塌風險,直接危及下面施工作業人員、機械的安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63cf435-a9f2-423a-a7b3-fe5cf0538c6d

金佛山水庫工程大壩樞紐填築(836m高程)目前已經圓滿完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但這個水庫大壩總庫容達1.01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0.59萬畝,設計水庫多年平均供水量為8680萬立方米。項目建設完工後,將惠及重慶南川區、萬盛經開區和貴州省桐梓縣的3個區縣,18個鄉鎮,為這些地區解決農業灌溉及城市工業用水問題。”何強指著腳下的土地説道。因此,即便修建過程再艱難,建設者們也選擇逆流而上,攻克路上的每一個“攔路虎”,把大壩修建起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6c605a-79a7-4fb7-baa6-d9e7135be11b

金佛山水庫工程目前正在進行下一階段施工。照片由重慶水投集團提供 華龍網發

  直面困難 科技創新解決3.5萬方日用水量難題

  面對工程修建中的困難,建設者們通過多方探討、專家研究,多次的模擬分析,最終對高邊坡採用分區、分段開挖的方式,並通過嚴格控制爆破震動和不斷的爆破試驗等方式,確保了開挖和支護工序銜接科學合理。最後對模擬技術分析後制定方案,採取了裂隙國內領先的高自密實特性混凝土材料填充等一系列措施,確保工程建設保質保量。

  困難不僅於此,在渠係工程的馬鞍山隧洞工程進口段撐子面掘進施工中,曾出現大量涌水,日涌水量高達3.5萬方,大量涌水阻止了隧洞掘進,致使施工安全風險急劇上升,工程投資不斷增加,工期嚴重滯後。

  建設者們會同參建各方,通過專家進行技術諮詢,制訂了一套完美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採用TSP、地質CT、瞬變電磁法等物探技術進行地質預報和超前探孔等手段,提前判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情況,及時採取堵排相接合、繞道施工等措施,參建各方同心勠力,攻堅克難,隧洞掘進順利穿越富水層,進入正常的施工進度。

  建設者們無懼困難,用科技創新手段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使得金佛山水庫工程大壩樞紐填築在今年2月18日圓滿完成,實現了年度“開門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e1ab6e6-048e-4c52-95f2-61cce3ec73c5

金佛山主體工程目前正在進行面板澆築施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難中求變 如何將300萬方石料變廢為寶

  位於南川區國家5A級風景區金佛山南坡的金佛山水庫大壩,其填築料源一直困擾著工程建設者們。最初方案是採用燒炭灣堆石料場和響灘子骨料場,但工程進入實施階段後,逐漸暴露出問題:大規模石料開採對庫區生態、景觀破壞十分嚴重,對金佛山水利工程建成後旅遊開發將造成重大影響。   

  那麼要如何切實解決大壩填築所需的近300萬方石料呢?建設者們幾經商討,提出採用國家特大型地質災害甑子岩危岩在治理清除時産生的廢棄石料用做大壩的填築用料,使其變廢為寶。此方案一舉三得,既解決工程潛在的重大地災隱患問題,又滿足大壩建設用料需求,既實現工程挖方和填方相結合,又有效節約建設成本,還保護了生態環境。“其實甑子岩屬灰岩,用它代替了砂岩,強度更高。這一次的工程裏,用了286萬方的甑子岩,同時節約投資上億元,確實是實現了互利多贏。”何強道。

  目前,危岩治理處已全面完成,347棵古野生杜鵑花移栽,已經填築完畢的金佛山水庫工程大壩此時看起來格外的雄偉壯觀。工程預計4月底完成一期混凝土面板澆築,6月底大壩二期面板混凝土施工完成,12月底大壩下閘蓄水。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