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孫三代10名警察 重慶一家庭接力服務百姓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3-28 16:25:00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重慶市渝中區公安分局法制支隊民警楊子一的一家,祖孫三代10口人都是共産黨員,他們都以警察為職業,他們都曾經或正工作在公安戰線的最基層。

  父親因公犧牲  他是改革初期的“標準警察”

  29年前,楊子一的父親趙佳在出警巡邏途中突然犧牲,對母親楊麗來説是一次無比沉重的打擊。“他是1978年加入渝中區公安隊伍的,是個大學生,會説英語、俄語,為人正直而溫和,是特別好學,業務能力也好的謙謙君子。”説到這裡楊麗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在她心中,丈夫可以説是完美的。

  楊麗説,當年的趙佳在領導和同事們眼中,就是改革開放時期的“標準警察”。剛進入警隊時,趙佳是張家花園派出所的民警,後調入渝中區公安分局內保支隊,他工作相當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內保警務工作多而雜,但趙佳總是能一件件耐心處理。他是內保支隊的“壓艙石”,把事情交給他,領導放心、群眾滿意。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難得去文化宮,本想帶1歲多的兒子玩一玩。可剛走到文化宮中門,就聽到有人喊:‘抓小偷!’趙佳聽到後,一把將孩子遞給我,轉身就追了出去。”楊麗説。

  警察母親堅強撫養兒子 曾腦記1000余戶戶籍信息

  丈夫的離世讓28歲的楊麗幾近精神崩潰。但家人的支持和渝中公安大家庭的關心與幫助,是她堅強的後盾,使她撐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將兒子撫養成人。

【法制安全】祖孫三代10名警察 重慶一家庭接力服務百姓

楊子一的母親楊麗

  現在已經57歲的楊麗,1979年剛剛加入望龍門派出所時,是管理片區的戶籍民警。性格爽朗、直率的楊麗,工作中非常幹練,短短幾年時間,她不分白晝黑夜,用雙腳將分管片區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挨家挨戶的走了一遍又一遍,腦子裏記下1000多戶、4000多人的戶籍信息。

  “當時只要提起片區內有某個人,我就能説出他多少歲、住哪、幹什麼工作,家裏什麼情況等等信息。”楊麗説,當年警隊裏的行話叫“背四知”,那時沒電腦,也沒互聯網,身為戶籍民警,這些信息都要靠腳來走、嘴來問、眼來看、腦來記。

  楊麗説,即便她還有3年就退休了,依然捨不得脫下這身光榮的警服。

  新中國第一代老民警 外公上下班心中都裝著百姓

  楊子一的家庭中,祖孫三代共出了10位警察,除了他和父母,還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二舅、二舅媽和表姐。

  全家都是警察,這讓楊子一一直倍感自豪,警察夢從小就紮根於心,從來不曾動搖 。楊子一説,他受外公的影響和熏陶最大,小時候外公經常給他講各種偵查破案的故事,他總是聽得津津有味。

【法制安全】祖孫三代10名警察 重慶一家庭接力服務百姓

楊子一的外公楊邦鑫

  外公楊邦鑫,今年88歲了,是渝中區原石板坡派出所的副所長,也是新中國的第一代老警察。楊子一説,外公是位很有經驗的基層民警,與老百姓走得很近,做事既有親和力,又講方式方法,分析力相當強。

  楊邦鑫還是一位熱心腸,同事遇到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忙,他都會義不容辭。即便是不在崗,碰到突發意外情況,楊邦鑫也常常會趕上前去履行警察職責。他常説,警察的職責是全天候24小時的,不分上班與下班。

 新時代法制民警 要與時俱進才能打勝仗

  2008年,楊子一重慶警察學院畢業後,順利通過考試,加入了重慶渝中區巡警四大隊,從此穿上了他夢寐以求的警服。

  幾年後,楊子一成為了交巡警,主要負責較場口片區,每天的工作就是與老百姓打交道。因為對工作認真負責,又是個熱心腸,在這個崗位上,他曾為10多個走失的幼童找到家人,甚至自掏腰包為孩子買衣服。遇到外地人到重慶迷了路,他也會親自去帶路。

【法制安全】祖孫三代10名警察 重慶一家庭接力服務百姓

工作中的楊子一

  2012年,楊子一加入分局法制支隊後,靠著自己的專業法律知識素養,成為協助同事破案的“幕後偵探”。

  身為一名法制民警,楊子一的工作就是要確保每一起案件都在公平的法制過程中完結,保證每一位涉案人員的合法權益,懲戒每一個違法亂紀的犯罪分子,讓案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身為新時代的警察,除了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還需要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才能打勝仗。”楊子一説。(供稿 文/圖 渝中區公安分局 編輯 張吟吟)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