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青金佛山 呦呦福南川
重慶日報  2019-03-28 17:52:5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2

深秋時節,山王坪萬畝水杉、柳杉便呈現“平分秋色”景觀。

  核心提示

  文化是詩,風景是遠方。

  重慶南川,從滿目蒼翠的金佛山走來,從尹子祠的琅琅讀書聲中走來,從龍岩城上的烽火歲月中走來,跨越千年曆史長河,朝著夢想的遠方努力奔跑。

  寒來暑往、山花爛漫,春夏秋冬、四季繽紛,這就是南川的景;三山聚首、三江匯流,山環水繞、小橋流水,這就是南川的城;十二金釵、月月花開,田園風光、美麗鄉愁,這就是南川的鄉。金佛山下南川城,南川城外大觀園,景、城、鄉如此渾然天成地聯繫在一起。

  南川因生態而美,因人文而美,因人們對這片綠水青山的堅守而美。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南川正擦亮金佛山“金”字招牌,著力提升旅遊含金量,讓“金佛山·福南川”給人們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努力在重慶“行千里·致廣大”中實現更大作為。

  山花爛漫叢中笑

  一座山能給人多少遐思?橫亙天地的巨大睡佛,是善緣,是庇祐。絕壁盛放的喬木杜鵑,是自信,是驚艷。而那些密布千溝萬壑的動植物,是自然的饋贈,是時間給南川人的寶藏。

  一座城能給人多少依戀?穿城而過的河流,兩岸隨風搖曳的垂柳,是靈氣,是格調。整潔乾淨的大街小巷,是品位,是態度。而點綴在城市高樓大廈中的雕塑、館藏,是文脈,是傳承。

  南川人愛金佛山,愛它的博大,愛它的包容,更愛它四季變換的美。南川人愛南川,愛它的精緻,愛它的寧靜,更愛它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胸懷理想、頑強拼搏的人。世世代代,南川人精讀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守護一方家園,也守護著中外遊客的詩和遠方。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3

隆冬時節,金佛山被皚皚白雪覆蓋,成了銀裝素裹的冰雪王國。

  青雲之志:山登絕頂人為峰

  10多年前,金山鎮藥農趙小明上山採藥,不慎摔下懸崖。生命垂危之際,一隻被當地人救治過的黑葉猴跑到十幾裏外,引來村民救下了趙小明。方圓1300平方公里的金佛山生活著上百隻黑葉猴,趙小明和村民們從不驚擾它們,它們也從未打擾他們,仿佛彼此都只是山的一部分。

  和趙小明一樣,養蜂人唐洪也常常覺得自己是山的一部分。曾經,他家徒四壁,外出打拼失敗後回鄉養蜂。每年七月,他背著上百斤蜂箱,一步一步攀上懸崖,爬到海拔2000多米的柏枝山採稀有的黃柏花蜜。幾年來,他上上下下柏枝山上百趟,背過蜂箱兩百多箱。腳、肩膀、背一次次磨破、癒合,直到結成厚厚的老繭。2017年,大山終於給他最甜蜜的回報——採蜜2600多斤,收入40多萬元。唐洪用他上百趟的攀爬,詮釋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內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4

位於鳳嘴江畔的尹子祠,是後人為紀念東漢大儒尹珍而修建的。

  景怡天下:中外遊客聞香來

  因為山在那裏,南川人依戀故土,守護家園。

  因為山在那裏,中外遊客紛至遝來,流連忘返。

  這裡有無數風景期待你的到來,更有無數故事需要你去發現。

  如果你幸運,你會在某個太陽初升的早晨,看到龍岩城南面洼地霧靄濃濃,蒸騰而上,在龍岩城北面巨大的豁口處奔涌而下,形成壯觀無比的金色雲瀑。

  如果你激情,你會在某個萬里無雲的夏日,深入金佛山曲折幽深的洞府,邂逅一萬隻遺世而居的金絲燕,或者踏進清澈冷冽的暗河,偶遇一隻通體透明的小魚。

  如果你爛漫,你會在某個暖陽當空的冬日,呼朋引伴,漫步花山山麓,來一碗麥耳朵,品一份方竹筍,嘗一嘗鹼灰粑,再來一碗濃稠的油茶,消膩解乏,讓你唇齒留香,幸福滿滿。

  如果你愜意,你會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次次來到“十二金釵大觀園”,溫軟柔媚的櫻花,接天映日的荷花,浪漫美麗的玫瑰,傲雪高潔的梅花……“十二金釵”各有風華,各有氣質,即使你來過一千次,還會有再來一次的理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5

馬嘴實驗學校編定了《小小李時珍》校本課程,教孩子們識別各類藥材。

  天人合一:奮力提升含金量

  大地無言獨自厚,高山不語絕非平。大山無言,上萬年來,金佛山默默守護、滋養,守護一方山水靈性,滋養萬物勃勃生機。南川人世世代代靠山吃山、愛山護山,與大山相互依存,與萬物和諧共生。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南川謀劃和推動景城鄉一體化發展,標定了南川旅遊高品質發展新坐標,努力交出一份全域旅遊發展的“南川答卷”。精讀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以金佛山景區為核心,以南川城區、生態大觀園區為重要功能區域,整體設計“金佛山—城區—大觀園”景城鄉一體化發展佈局,打造城區至金佛山“景城一體”旅遊經濟帶、大觀園“景村一體、農旅融合”鄉村振興試驗示範帶,推動景區、城區和鄉村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行銷、一體管理、一體服務。南川大地景區、城區、鄉村一體發展,處處皆景,滿目蒼翠的綠水青山正在變成沉甸甸的金山銀山。

  悠悠寸草報春暉

  仰望浩瀚蒼穹,無數星漢輝映,皎皎其質,用神秘和光芒吸引永恒探索。

  俯身南川大地,古今仁人志士,揮灑汗水,窮盡智慧,把夢想紮根在大山裏,把希望播種在荒蕪土地上,把奉獻傳承在血脈中,用青春和生命守護一方熱土。

  戰天鬥地:敢叫石漠換青山

  3月19日,山王坪林場護林員吳登燦、韋宗文、劉義學一大早就開始了一天的巡邏。這幾天天氣晴好,巡山既要檢查樹木的生長情況,還要提醒村民不要野外用火。

  山王坪是全國首個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每年夏天,都會吸引大批遊客來避暑,村民因此吃上了旅遊飯。2016年,一張“平分秋色”的照片讓山王坪更火了,鄉村旅遊從夏季一直旺到冬天。

  誰能想到,40年前,這裡還是石漠化嚴重的荒山,山上除了石頭就是雜草。

  談起這萬畝森林,當地村民總會想到石在良。出生在山王坪下魚泉河邊的石在良,1976年被聘為林業員,1980年調到山王坪工區,和成百上千造林人一道,在山王坪封山造林。

  封山造林,本就不是易事。在石漠化嚴重的山王坪造林,更是難上加難。

  第一難,封山。山上的雜草是村民的“天然牧場”,封了山,村民到哪放牛,去哪兒割草?

  第二難,造林。滿山的石頭,怎樣才能把樹種下去?

  第三難,樹種選擇。石漠化土地種什麼樹成活率才高?

  第四難,樹苗培育。萬畝荒山需要大量的樹苗,樹苗從哪來?

  ……

  石在良沒有退卻。他挨家挨戶做工作,不知道吃了多少“閉門羹”。他的種樹規範近乎苛刻,挖出的樹坑要精確到釐米。劉義學當年參與了種樹,他説,只要沒達標就必須返工,就是壯勞力一天也只能挖二三十個坑。

  為了選擇合適的樹種,石在良帶著技術人員在石漠化土壤中反復試種,最後確定了柳杉、水杉等適宜品種。他們自己培育樹苗,還撿來水杉樹枝搞扦插。

  種下的樹苗,他百般呵護。村民劉義雲家的牛跑到山上,損壞了一棵柳杉苗。石在良將牛扣下關了“禁閉”,劉義雲繳了10塊錢的罰款才將牛牽回家。“當時,一個勞動力一天能掙一角多錢,10塊錢相當於3個月的收入。”

  村民們不理解,都是鄉里鄉親,為什麼這樣“不近人情”?但自那以後,村民的牛不再“敞放”。

  在石在良的四個孩子看來,父親總是那麼忙。她們心中總是有謎一樣的問題:為什麼山王坪離家只有一小時腳程,卻總見不到父親回家?為什麼鄰居都説父親是林場“管事”的,可他的手卻總有厚厚的老繭?為什麼學校放農忙假了,舅舅舅媽都來幫忙,父親卻不回來?為什麼生病的父親頭一天住進醫院,第二天又悄悄回到了那片林子?

  現在,石家四姊妹的疑惑已經得解。她們終於明白,為什麼父親離世20多年後,山王坪周邊的村民還對他唸唸不忘。

  40年來,在一代一代造林人的共同努力下,山王坪萬畝荒山變成了景區,附近開起了50多家農家樂,帶動了1000余名村民就業。

  山王坪這片綠水青山,正在成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6

野生銀杉。

  兄弟接力:三十八載護銀杉

  銀杉,三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後遺留至今的稀世珍寶,中國獨有,全國僅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花坪兩個以保護銀杉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因其珍貴,被譽為“植物熊貓”;因其久遠,被奉為“植物活化石”。

  在南川區金山鎮龍山村,有三兄弟,用整整38年光陰,默默穿行于蒼莽的大山中,用汗水和生命守護銀杉,守護金佛山的綠水青山。

  3月19日早上7點多,李光華和弟弟李光明出門了。兩人身穿迷彩服,腳蹬解放鞋,背著泛白的背包,裏面是一壺水、一盒飯、一把長把彎刀,例行去巡山看護銀杉。

  李光華第一次見到銀杉,是1980年跟著大哥李光明巡山時。那次,他跟在大哥身後,在荊棘叢生的密林中爬了兩個小時,終於見到了傳説一株價值一架飛機的銀杉。

  然而,兩個小時,是他們從家到距離最近的一株銀杉要花的時間。甑子口、銀杉崗、老龍洞……每個生長銀杉的地方,都荊棘密布,陡峭無比。最遠的老龍洞,往返一趟要八九個小時。“上山腳發軟,下山腳打閃”,李光華第一次跟著大哥巡山,回家後全身酸軟,三天下不了床。他們平均每月巡一次山,摸黑出門,摸黑回家,一個月有10多天都在荒無人煙的山裏跋涉。

  林子裏沒有路,他們就隨身帶著彎刀,自己開路。路上沒有伴,他們就和鳥兒、野雞、麂子、黑葉猴説話。遇到蛇,他們會撿根樹枝拂一拂:你還不走啊?蛇看看他們,慢慢再見。時間久了,偶爾在林子裏聽到人聲,他們總是拖長聲音“哦—”“哦—”相互呼應,仿佛是山裏的兩隻動物。

  到了採種季,他們化身為最敏捷的猿猴,攀爬上樹採銀杉果。野生銀杉大都長在懸崖邊的山脊上,一邊是尖利的石頭,一邊是筆直的萬丈懸崖,很多人連靠近都不敢。李光華、李光祿背著尼龍口袋剪成的背包,穿著解放鞋,雙手抱樹,青筋突出,雙腳一寸一寸往上移動。

  “摔下去就把命都丟了,怎麼不怕?”李光華淡淡地笑著,“但是周圍鄰居都不敢爬,我們不爬,哪來的銀杉果,怎麼人工育苗?”他們和科研人員一起繁育的3000多株銀杉苗,最大的已經碗口粗。

  38年,大哥李光明已經長眠青山,李光華和李光祿還在堅持。38年,從少年到白頭,從生聚到死別,李家三兄弟在金佛山裏守護著野生銀杉和3000多株人工繁育苗。每年,他們每人穿壞10多雙解放鞋,走路2000多公里。38年行走的路程,可以繞地球兩圈多。

       悠悠青山裏,愛山人長存。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7

金佛山喬木杜鵑。

  綠韻韆鞦綻芬芳

  生態文化:綠水青山金銀山

  200萬年前地球迎來第四紀冰川,南川因大巴山脈和婁山山脈如屏障一般滯緩侵襲,加之四川盆地內陸與雲貴高原氣候影響,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為植物遷移與保存提供了有利環境。金佛山成為世界古植物區係的重要避難所,保存了8000多種動植物資源。

  守護綠水青山,南川人一直在接力。已有的資源,南川人盡力保護利用;無數的荒山,南川人敢叫它披上綠裝。

  3月16日,金佛山東坡,林農汪啟祿很早就上山。種樹、守山,他20多年大部分時間就幹這兩件事。

  1994年,汪啟祿承包了集體荒山1160畝,成立全區首家農民股份制林場——啟祿林場,走出了他植樹造林的第一步。

  造林的辛酸難以言喻。為了不誤植樹的黃金時間,每年春秋二季,他把家搬到林子旁邊;為了追趕偷樹人,他摔成腰骨撕裂;為了補足資金缺口,他悄悄賣了妻子辛辛苦苦餵養的20隻羊。

  20年間,汪啟祿種植水杉、柳杉、楓香等樹木100多萬株。2014年,汪啟祿將自己撫育的8560畝林地流轉給一家園林綠化公司,獲得轉讓收益1130萬元。

  荒山變青山,青山成金山。綠水青山,正引領著南川人一步步幸福向前。

  前不久,南川區大有鎮石良村5組村民馮光成將自家30多畝林地作為股份,交給專業合作社統一打理,從一個地道的農民搖身一變成為股東。按照入股協議,他不僅能領到林地流轉保底收益金,還能按股分紅。

  老馮生活的變化,得益於該區在村裏進行的林業“三變”改革試點——村民將閒置的林地等固定資産量化成股份交給村集體,村集體再聯合村民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共同開發經營山林。同時,引入社會資本進行統一管理,並將各種涉林資金、扶貧資金在不改變資金性質的情況下為村民配股,達到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目的。

  通過林業“三變”改革,該區已有1700多畝林地量化折股,新培育森林人家40家、家庭林場10個,林農已獲取林地流轉保底收益金36.9萬元,真正實現了山林盤活、農家增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8

野生古樹茶。

  本草文化:風過南川聞藥香

  3月15日清晨,南川區水江鎮山水村村醫向雲林不到六點就起床。他包了一碗冷飯,出門往山王坪一個叫野豬圈的地方走去。野豬圈現在人跡罕至,植被生長得非常好。他要去那裏尋一味藥。

  向雲林今年七十二歲,身板硬朗,是南川有名的老中醫。他的醫術由老一輩行醫人言傳身教,而後成為自己一生的謀生技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南川,很多中醫都和向雲林一樣,他們的藥大多是自己去森林中採集。南川的山,藥用植物達到4000多種,佔全國已知藥用植物的38%,是個名副其實的天然大藥庫,滋養出一輩輩的行醫人。

  中醫藥學在南川的傳承,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東漢時期,儒學家尹珍來到南川,帶來了許多醫學寶典,其中最重要的是《黃帝內經》。中醫藥文化從此在南川生根。

  明代時期,南川中醫藥得到極大發展。清朝光緒元年,南川發掘出圖章一枚,上刻“南川縣醫學記”,背刻“洪武三十五年禮部造”,這表明明代南川已有醫館。清朝時期,南川名醫輩出,咸豐八年,南川即開辦學堂培養中醫人才。

  抗戰期間,瘧疾肆虐,歐美生産的特效藥奎寧難以進入國內,奎寧替代品成為全國醫療機構的一項重大課題。於是,金佛山道地中藥黃常山進入政府視野。在金佛山種植黃常山被列入抗戰國策,由國民政府中央農林部直轄的南川金佛山墾殖實驗區負責黃常山種植,軍政部軍醫署負責黃常山藥丸的研製生産。經過兩年的努力,金佛山黃常山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為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後來,南川金佛山墾殖實驗區幾經改革,成為今天的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

  現在,南川區把中藥材種植作為特色産業進行培育,並建成了全市首個中醫藥科技産業園。2018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5萬畝,僅玄參就佔了全國産量的60%。

  風過南川聞藥香。南川,在“兩化路”上動力強勁,步履堅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9

金佛山方竹。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410

野生銀杏群落。

  金佛山五絕

  銀杉

  “植物活化石”銀杉最先被世人發現是在金佛山。第四紀冰川後,銀杉在國外絕跡。1938年,森林植物學家楊銜晉在金佛山發現了活生生的銀杉,這一消息轟動了海內外。迄今,金佛山發現野生銀杉1997株,是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銀杉群落,為世界科學工作者研究冰河時期植物生長提供了活標本。為了延續“植物熊貓”銀杉的生命,南川區已率先實現了銀杉的人工繁育。

  杜鵑

  杜鵑花被譽為“花中西施”,彎尖杜鵑、麻葉杜鵑、闊柄杜鵑、金山杜鵑、黃花杜鵑、喇叭杜鵑等六種杜鵑為金佛山獨有,被稱為“世界六大杜鵑奇葩”。金佛山除了生長著世界獨有六大奇葩杜鵑,還有獲吉尼斯紀錄的千年“杜鵑王”,它是國內樹齡最古老、樹榦最雄壯、樹冠最寬闊的千年喬木杜鵑。

  銀杏

  金佛山擁有全球最古老基因的銀杏。因受第四紀冰川影響,古老的原生銀杏在世界上基本絕跡。1997年11月,科考隊在金佛山原始森林中發現了野生銀杏植株,這一發現填補了銀杏未發現原産地的空白。在金佛山南部銀杏村,有一大片野生銀杏群落,總體數量約3000株。據專家考證,這是迄今全世界發現年輪結構最完整、跨度最長、植株數量最多、單株樹齡最高的野生銀杏群落,最大植株樹齡在2000年左右。

  古樹茶

  明代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寫道:“涪州出三般茶:最上為賓化……”賓化即當時的南川。現金佛山僅存399株野生古樹茶,其中最大一株樹齡2700餘年,被茶業界視為“茶樹鼻祖”,被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譽為“天賜佛茶”。

  金佛山方竹

  上世紀40年代,植物分類學家耿伯介在金佛山古佛洞前發現方竹後,便以發現地命名為“金佛山方竹”。金佛山方竹中國獨有,“獨”在遠看竹身是圓,而近觸竹身卻是方;橫切竹身細看,空心部分是圓,竹體部分是方。方,是為人之本;圓,為處世之道,金佛山方竹的獨特形態暗合了幾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和合”內涵。而金佛山方竹筍不發于春,獨于秋季破土,傲然于高寒處先發的品格,更是與雨後春筍大為不同。

  名勝古跡

  龍岩城

  建於南宋時期,係渝黔咽喉要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城內遺存有南宋寶祐年抗蒙摩崖石刻碑,是宋蒙之戰中四川地區一座“全城卻敵”的城堡。與合川釣魚城互為犄角,並稱姊妹城,一南一北庇護著一方土地。

  尹子祠

  西元107年,東漢大儒尹珍自南川地區前往洛陽求學歸來後,在南川設帳講學,“南域始有學焉”。後人為紀念尹珍而設尹子祠,文人學士常聚會於此,研習講學,儒學文化在南川發揚光大。

  山王坪

  山王坪奇峰異石千姿百態,是國內首個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是中國首批森林氧吧。萬餘畝成片的水杉、柳杉依山成形,形成了“春秋同框、一半春天一半秋天”的獨特森林奇景。

  南國雪原

  金佛山擁有長江以南罕見的冰雪資源,冰雪期長達三個月之久,是名副其實的南國雪原,有“東方的阿爾卑斯山”之稱。隆冬時節,更有山上大雪飄、山下溫泉涌的“冰火兩重天”之趣。

  鹽井梯田

  明朝年間,一李姓村民偶得産鹽之井,便邀約聚居於此的李氏、王氏家族鑿井取水曬鹽,鹽井村由此得名。後因禁止私鹽,鹽井被封,但村民世代開田種糧、男耕女織,成就了萬畝梯田。暮春時節,層層疊疊的梯田水波盪漾,猶如銀絲帶盤繞而上,勾勒出“醉”美曲線。

  金佛山世界自然遺産

  地球生物基因庫

  金佛山擁有動植物資源80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6種。金佛山還保存了地球上眾多的孑遺植物,被國內外植物學家視為聖山和“地球生物基因庫”。

  中華藥庫

  金佛山擁有藥用植物4000多種,佔全國已知藥用植物的38%,其中玄參産量佔全國的60%,是名副其實的“中華藥庫”。目前,南川已建成重慶唯一的中醫藥科技産業園。

  天下第一桌山

  金佛山是典型的喀斯特桌山地貌,山頂平緩,如一張巨大的方桌,擺放在天地之間。金佛山桌山桌面面積超過60平方公里,桌山一級陡崖、二級陡崖周長均超過50公里,高差近500米,造就了雲瀑、雲海、佛光等氣象奇觀。山體內隱藏著以古佛洞為代表的世界最高海拔洞穴系統,探測長度大於25公里。洞內有面積上萬平方米的地下大廳,有玲瓏精緻的鐘乳石,還有古人留下的熬硝文化遺址。(本版圖文均由中共南川區委宣傳部、南川日報社提供)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