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4月3日,以“孝寄先祖、詩意清明”為主題的清明傳統文化活動在重慶福果山生命紀念園內舉行。此次活動是在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指導下,圍繞“祭祖、掃墓、踏青、親聚、文化、家風家訓”等內容開展的系列傳統文化體驗活動,旨在傳遞對家族祖先的孝思情懷,傳承、推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突出“祭祖、踏青”的清明主題,為市民帶來詩情畫意的清明體驗。
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彭友誼、副調研員杜斌,重慶市銅梁區民政局局長田華,重慶市銅梁區福果鎮黨委書記李祖建及行業協會有關人員出席了本次活動。
現場活動極其豐富,有莊嚴的華夏始祖祭祀儀式、典雅的川劇藝術表演,重慶曆史名人家風家訓展,“詩意清明”扇面書法國粹體驗,放風箏、錦鯉放生、放荷燈等祈福活動,充滿江南風情的油紙傘大道、草坪風車展、清明粑搗練等文化體驗活動,吸引了數百名市民前往參與。
重慶市老年大學團隊帶來《扇舞春韻》《俏花旦》等川劇藝術舞蹈
當天上午,在上百面迎風飛舞的旌旗陣中,由重慶市老年大學團隊帶來的《扇舞春韻》《俏花旦》等川劇藝術舞蹈依次上演,讓現場市民連聲讚嘆,掌聲不斷。
活動現場,身著中國傳統服飾唐裝的五位重慶知名書法家,各自施展精湛的書法才藝,在宣紙折扇上演繹傳統的書法藝術,為現場市民們展示了“家和萬事興”“儉以養德”“百善孝為先”“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等經典的家風家訓,帶給市民一場心靈的洗禮。
放風箏是古時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在活動現場有數十隻風箏翱翔福果山的上空,十分賞心悅目,惹得市民爭相拍照。
在福果山孝德文化公園的祈福橋處不時能看見參加錦鯉放生、花燈祈福活動的市民。據介紹,開展放生祈福活動是為了引導人們向善、慈悲、感恩生活。
福果山園區工作人員和市民一起製作清明粑
活動當天,人們還品嘗到專屬清明節的傳統小吃——清明粑。由福果山園區工作人員親手到野外採摘鮮嫩的清明菜,手工製作,精心烹製成色香味俱全的原生態健康美食,為傳統節日平添了一份樂趣。市民們一邊品嘗美食,一邊互相交流製作經驗,現場其樂融融。(文/圖 李信 編輯 張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