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生為居民測量血壓 攝影 彭鏞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年來,重慶市渝中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整合要素資源,優化發展環境,深入開展“健康中國戰略”渝中行動,全力推動健康醫療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為市民提供高品質全方位全週期的衛生健康服務。
優服務 創品牌 積極助推健康醫療服務業發展
近年來,渝中區積極支持社會辦醫向規模化、特色化、高水準方向發展,著力引入國際美容品牌、口腔健康等高端健康服務機構。2018年,全區就新增社會辦醫療機構40余家,新增投資1.5億元。
渝中區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渝中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0余家,其中三甲醫院8家(包括5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民營醫院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個,診所300余家,規模以上健康醫療服務業營業收入達300億元。今年,渝中區健康服務業規模還將繼續擴大。
渝中區衛健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渝中區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建立品牌化專科醫療集團,已培育了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專科醫療品牌,實現了健康服務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接下來,渝中區還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國際化、集聚化、特色化、高品質、高水準發展為方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多元化辦醫,支持企業擴大經營規模,主動聚集精準醫療、特色專科、健康管理、互聯網醫療等創新要素和服務資源,不斷助推健康醫療服務業發展壯大。
保特色 惠民生 不斷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綜合能力
近年來,渝中區積極推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活力,努力構建覆蓋居民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新模式,進一步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醫患之間的粘合度、信任度,為渝中百姓交出了一份社區衛生服務的溫暖的民生“答卷”。在南紀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家庭醫生接到獨居老人“滑倒後身體不適”的求助電話後,便立即趕往老人家中,為其提供醫療服務。在上清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們可以在“健康小屋”免費檢測骨密度、血壓、血糖、肺功能等身體健康狀況。
渝中區不斷探索個性化簽約服務,打造了以“重點病種+重點人群”為簽約對象,以“基礎包+個性包”為服務內容,以“線上+線下”為服務方式,以市級優質醫療資源共建醫聯體為技術支撐,以工作量、達標率、真實性、滿意度4個維度為核心考評指標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版本”,涌現了“全國優秀家庭醫生團隊”大溪溝劉露霞家庭醫生工作室,“重慶市十佳家庭醫生稱號”朝天門李勝家庭醫生、上清寺江玥婷家庭醫生等一批優秀家庭醫生工作室和優秀家庭醫生。
接下來,渝中區還將進一步優化“家庭醫生”服務,豐富醫聯體建設,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不斷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綜合能力,進一步滿足居民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文 李一 編輯 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