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肖莉箜篌音樂會新聞通氣會現場 攝影 歐平淑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歐平淑):“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在課本教材中《孔雀東南飛》耳熟能詳,而詩句中提到的“箜篌”卻鮮有耳聞。初夏的五月,重慶市民有機會在家門口領略箜篌這一樂器的魅力。5月13日,“音樂點亮生活 茅臺伴你精彩”2019肖莉箜篌音樂會新聞通氣會在重慶市歌劇院舉行,會上宣佈本次音樂會將於5月31日晚亮相重慶市歌劇院。
箜篌作為中國古代的彈弦樂器,包括“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被人們譽為“絲綢之路上的遺珠”。最早的“臥箜篌”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曆史,隨著時間演變,箜篌逐漸被瑟、箏等樂器所取代,而箜篌這一樂器富有東方特色,含有獨特的韻味,具備了民族樂特有的輕力,相比二胡、豎琴等樂器聲音更加華美。
據箜篌演奏家肖莉介紹,本次音樂會所使用的箜篌是“現代箜篌”,結合了“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個箜篌樂器的音樂特點,音韻寬廣,該樂器也是中國樂器和西洋樂器結合的産物。
箜篌演奏家肖莉現場即興演奏 攝影 歐平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樂會除單純的演奏外,活動主辦方還邀請了中國音樂學院博士後、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胡曉東作為音樂會的鑒賞嘉賓,在演出期間進行知識講解,傳播音樂歷史,讓觀眾能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領悟更多的音樂內涵;同時,由肖莉發起成立一年的“箜篌娃娃團”,也將亮相本場音樂會,合奏《遊子吟》《天空之城》曲目。
重慶市歌劇院作為活動主辦方之一,本場音樂會也將納入劇院“周周演”品牌活動,同時還將邀請笛蕭演奏家趙蘭與箜篌演奏家肖莉共同合奏《清明上河圖》,“蕭與箜篌”的結合,用曼妙音樂再現當時的繁榮盛景。
目前,大麥網、重演票務已經開始對外售票,對箜篌音樂感興趣的市民們可前往進行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