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星為重慶打拐民警拍攝紀錄片
華龍網  2019-06-03 12:06:43

  原標題:明星為重慶打拐民警拍攝紀錄片 網友感動致敬“正能量”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3日6時訊(記者 闕影)日前,《致敬中國英雄(政法季)》第二集播出,由知名演藝明星林永健拍攝的重慶打拐民警樊勁松的紀錄片再次觸動了千千萬萬名觀眾和網友的心。熒幕裏的故事真實感人,這都是林永健扛著攝像機零距離跟隨民警樊勁松記錄的第一手畫面,沒有導演、沒有演員、沒有排練,鏡頭中的故事真真切切,這更是民警樊勁松為了每個家庭的團圓幸福而揮灑熱血和汗水的真實記錄。

  兩名未成年女孩失蹤 拍攝組跟隨民警連夜尋找

  今年4月中旬,《致敬中國英雄(政法季)》節目組來渝拍攝的第一天早上,樊勁松就接到群眾報案,稱兩個未成年女孩失蹤。

  由於事發地在長壽,拍攝組跟隨樊勁松立即從主城區奔赴案發現場,聯合當地警方進行摸排走訪,收集線索。

  歷經8個小時的艱辛工作,警方初步確定兩個女孩當時所在的大致區域是渝北區。於是,拍攝組跟隨樊勁松又馬不停蹄趕往渝北區尋查。

  “連續的偵辦案件、來回奔波,讓大家累得筋疲力盡,但一想到兩個孩子隨時可能面臨危險,大家又打起了精神,想盡力早點找到孩子。”拍攝組工作人員介紹,當他們跟隨民警到達初步鎖定的區域,再次摸排走訪深入調查兩個小時之後,發現兩個女孩所在的區域又發生了改變。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不知不覺已是深夜,這無疑對案件的偵破工作增加了不小難度。正當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打算趕回長壽繼續偵辦時,一條新線索顯示出兩個女孩的最新位置。大家頓時又像打了“雞血”一般。“因為這一刻,我們大家的心願只有一個——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儘快找到這兩個孩子。”樊勁松説。

  當大家趕到最新線索顯示的位置,推開門,果然看到了失蹤的兩個女孩。

  “你們來找我幹啥子,出去!”“我不想讀書了,想去看看社會!”沒想到,當大家好不容易找到兩名女孩時,她們卻情緒激動,拒絕回家。樊勁松一邊聯繫還在家焦急等待的女孩親人,一邊耐心給兩名女孩做思想工作,開導她們要珍惜學習機會。在他的悉心開導下,兩名女孩終於想通了,回到了父母身邊。

  “無論你身在何處,我們都要找到你,帶你回家!”樊勁松説,在打拐、防拐、解救工作上,他始終堅定這個信念。他還開設了“回家旅程”新浪微博,聯合“寶貝回家”志願者,盡一切可能編織更大的防拐防騙網。“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爭取早日實現天下無拐!”他説。

  幫助走失20多年的女孩尋親 親生父母激動得差點暈厥

  “女兒啊,你不是被我們拋棄的,是外婆帶你出去耍走掉了……”話音未落,一對中年夫婦緊緊抱著一名年輕女子失聲痛哭。這是今年4月,拍攝組跟隨民警樊勁松幫助一家人團圓時的一幕。

  “這家人時隔20多年後第一次相擁而泣的溫暖畫面,讓我們在場所有人無不動容。”拍攝組工作人員回憶。

  據介紹,年輕女子是小雨(化名),20多年前被外婆從合川老家帶到解放碑玩耍不小心走失。由於當時小雨只有兩歲多,通訊也不發達,小雨的家人四處尋找無果,只好到相關部門登記後繼續尋找。而小雨被好心人送到重慶李家沱福利院後被領養,但養父在她四歲時去世,養母獨自辛苦地將小雨養大。長大後,得知身世的小雨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樊勁松從“寶貝回家”志願者處獲悉此條線索後,四處聯繫尋找,終於幫助小雨匹配到了疑似親生父母的信息,最終經過DNA比對,找到了小雨的親生父母張權(化名)夫婦。

  為了給張權夫婦一個驚喜,樊勁松悄悄組織了一個認親儀式。在跟隨樊勁松前往小雨居住的璧山區時,張權夫婦不斷打探女兒的特徵“我女兒耳朵上有個小疙瘩,她有沒有嘛……”聽到民警描述了幾個特徵都跟女兒相似時,夫婦倆在車上激動得差點暈過去。

  認親現場,林永健當著雙方的面宣讀了DNA鑒定結果,張權夫婦看著眼前已經長成大姑娘的小雨,上前摸著女兒耳垂上的小疙瘩,頓時大哭起來:“女兒啊,你不是被我們拋棄的……”

  看著小雨一家人終於團聚,樊勁松也忍不住流下喜悅的淚水。

  紀錄片感動千萬網友 為“正能量”點讚致敬

  由林永健拍攝的樊勁松打拐紀錄片播出後,千千萬萬名觀眾和網友的心被觸動。

  “一個孩子的背後就是一個家,樊警官不僅幫孩子們找到家人,也拯救了無數個家庭,致敬!”

  “世上最催人淚下的莫過於這樣的大愛,感動!致敬!”

  “我們期待更多這樣的正能量,致敬!”

  觀眾和網友們紛紛留言,向打拐“英雄”樊勁松致敬。

  “頭頂國徽,身著警服,時刻提醒我們要弓著身子,為失散家庭搭建尋親之橋。要直起身子,為被拐婦女兒童做遮風擋雨之傘。要俯下身子,為每個破碎家庭延伸重圓之路。”樊勁松在《致敬中國英雄(政法季)》開播儀式上説,“我選擇的這份職業,是我繼承了‘父業’之光榮。我更選擇將這份光榮傳承給還在就讀警校的兒子,希望他也能為從事這份神聖職業而倍感驕傲!”

編輯:歐平淑